电子装置的散热结构和散热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0588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14
提供能够在实现屏蔽效果的同时将在内部基板上产生的热有效地散发到装置外部的电子装置的散热结构和散热方法。采用包括刚性部(1)和柔性部(2)的刚柔结合基板作为收纳在照相机(电子装置)(10)中的基板。第一刚性部(1A)和第二刚性部(1B)被布置成彼此相对并通过中间柔性部(2I)彼此连接。第一端柔性部(2EA)和第二端柔性部(2EB)分别设置在第一刚性部(1A)的端面和第二刚性部(1B)的端面。中间柔性部(2I)的长度被设定为当照相机(10)组装好时其中央部与金属屏蔽壳体(17)接触,第一端柔性部(2EA)的长度和第二端柔性部(2EB)的长度被设定为当照相机(10)组装好时其末端部与金属屏蔽壳体(17)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的散热结构和散热方法
本公开涉及诸如照相机等的电子装置中采用的散热结构和散热方法,用于将电子装置的主体内部产生的热散发到电子装置外部。
技术介绍
在机动车工业中,用于实现自动驾驶的感测技术正在积极发展。作为典型的图像信息输入装置的照相机自然被期望是紧凑的,并且被进一步期望能够在无需考虑对车辆设计重要的相对于其它电子装置和天线装置的距离和方向的情况下以自由布置的方式安装在车辆中。对于照相机图像信号传送方法,现在正在从模拟视频信号输出方法向能够稳定输出高分辨率图像信息的高速串行数字信号输出方法过渡。关于高速数字数据传送,在射频范围中的低噪、耐噪设计在照相机应用系统中是重要的。另一方面,不仅要求照相机在车辆高温环境下提高运行品质,而且与低噪、耐噪设计一起,对与在电气电路的实际运行期间照相机内部的温度升高有关的热的应对现在是重要的课题。专利文献1公开了照相机的示例性散热结构。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照相机包括:CCD(电荷耦合器件)散热板,其附接于CCD固定板(保持CCD)并接收由CCD产生的热;和导热构件A,其用于将CCD散热板从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装置的散热结构,其包括:/n金属壳体;和/n刚柔结合基板,其收纳在所述金属壳体中并包括刚性部和连接到所述刚性部的柔性部,/n其中,所述柔性部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所述金属壳体,以允许由安装于所述刚性部的电子部件产生的热释放到所述金属壳体。/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7 JP 2018-2449591.一种电子装置的散热结构,其包括:
金属壳体;和
刚柔结合基板,其收纳在所述金属壳体中并包括刚性部和连接到所述刚性部的柔性部,
其中,所述柔性部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所述金属壳体,以允许由安装于所述刚性部的电子部件产生的热释放到所述金属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部具有当所述电子装置组装好时所述柔性部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所述金属壳体的物理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部的物理形状是所述柔性部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金属壳体面-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刚性部包括第一刚性部和第二刚性部,
所述柔性部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刚性部和所述第二刚性部的中间柔性部,并且
所述中间柔性部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所述金属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柔性部的大致中央部接触所述金属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刚性部和所述第二刚性部被设置成彼此相对,并且
所述柔性部包括:
第一端柔性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刚性部的端面;和
第二端柔性部,其设置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野敏信斋藤诚中村健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