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门板去毛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031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门板去毛刺装置,包括下底板和布置在下底板四角处下方的支撑腿;下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中间板;中间板的上端通过转动部件相对下底板在水平面内转动;下底板通过限位部件与中间板实现位置相对不变;在中间板上表面安装有多个轮座,每个轮座上安装有万向滚轮,上底板设在多个万向滚轮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能在水平面内转动的上底板,便于工人不用来回变换站的位置,通过转动汽车门板而对汽车门板进行去毛刺、清洁等工作,有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门板去毛刺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门板去毛刺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门板是汽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汽车门板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汽车门板进行去毛刺,以使汽车门板的表面更光滑,便于使用,汽车门板制造时采用人工去除毛刺,不仅去除效率低,且人工去除毛刺不够全面,去除质量参差不齐,难以保证,较为的耗费劳动力。现有技术中,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117439U,申请日为2018年3月24日,名称为《一种汽车门板去毛刺装置》的中国技术专利。去毛刺过程中,并未考虑接下来汽车门板上覆盖的、毛刺刷刷下来的毛刺等颗粒废料的后续清洁操作,或者是产品刚加工好时,需要去除上面附带的切削液或金属废渣等清洁工作。现有技术中操作者需要一个人面对一个水平方向的汽车门板进行操作,要不断变化位置来对面积巨大的汽车门板的全方位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汽车门板去毛刺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汽车门板去毛刺装置,包括:下底板和布置在下底板四角处下方的支撑腿;所述下底板上方固定连接有中间板;所述中间板的上端通过转动部件连接上底板,所述上底板相对所述下底板在水平面内转动;所述下底板通过限位部件与所述上底板实现位置相对不变;在所述中间板上表面安装有多个轮座,每个所述轮座上安装有万向滚轮,所述的上底板设在多个所述万向滚轮上端。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部件包括与所述上底板固定的主轴和与所述主轴配合的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中间板连接。进一步的,中间板和所述上底板呈大小一样的方形;所述限位部件安装于所述下底板;所述限位部件至少包括多根沿不同方形伸出设置的齿条,所述齿条的自由端上固定有限位板,每个所述限位板能够与所述上底板和所述中间板的侧面同时接触。进一步的,所述下底板的中间位置设有与所述下底板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上方固定连接中心齿轮;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四根以所述中心齿轮呈中心对称的所述齿条,且四根所述齿条均与所述中心齿轮啮合,并通过所述中心齿轮的转动同时向所述中心齿轮外部伸出或收回;所述下底板的上表面开有容纳所述中心齿轮和四根所述齿条的凹槽;四根所述齿条与所述下底板滑动连接;所述齿轮的自由端设有伸出所述下底板的所述限位板;所述限位部件通过锁定部件实现所述限位板位置的固定。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的上部设有水平板用以卡接所述上底板。进一步的,所述转轴在下底板的外部固定有外齿轮,所述下底板设有与所述外齿轮啮合的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下底板转动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门板去毛刺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底板相对下底板可转动,汽车门板置于上底板上可相对操作者转动,便于操作者站在一个位置对汽车门板进行清洁工作。无论是在去毛刺之前,加工完一个汽车门板零件上都有金属碎屑或切削液依附于零件上,为保证零件不被刮碰和表面清洁,必须及时用高压气枪等工具吹掉切削液。还是利用毛刺刷去除毛刺后,汽车门板上覆盖所产生的颗粒物都需要及时清洁,便于后续的抛光、清洗工艺的操作。操作者在去毛刺之前和去毛刺之后的清洁工作,因汽车门板面积大,需要围绕汽车门板变换操作位置。本装置的汽车门板可相对操作者转动和固定,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去毛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去毛刺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去毛刺装置的下底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去毛刺装置的下底板仰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下底板;10、支撑腿;11、凹槽;2、中间板;21、轮座;22、万向滚轮;3、上底板;31、主轴;41、齿条;42、限位板;421、水平板;43、转轴;44、中心齿轮;45、外齿轮;46、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参见图1-4所示;本技术的汽车门板去毛刺装置,包括:下底板1和布置在下底板1四角处下方的支撑腿10;下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中间板2;中间板2的上端通过转动部件转动连接上底板3,上底板3相对下底板1在水平面内转动;下底板1通过限位部件与上底板3实现位置相对不变;在中间板2上表面安装有多个轮座21,每个轮座21上安装有万向滚轮22,的上底板3设在多个万向滚轮22上端。具体的,本技术主要对去毛刺的工作台进行改进,上底板3需要固定汽车门板,优选定位销,用定位销套住汽车门板的各个工艺孔,其他固定汽车门板的装置可以参见本领域对汽车门板的各种限位装置、夹紧装置。上底板3相对固定的下底板1可转动,便于操作者站在一个位置,对汽车门板的不同位置进行操作。中间板2上可阵列多个凹槽,用来固定连接轮座21,轮座21内放入万向滚轮22。万向滚轮22的顶面支撑上底板3。考虑到滚轮22的存在,在中间板22和万向滚轮22中间增加了轮座21,可以减小对中间板2的磨损情况。万向滚轮22的设置便于上底板3省力转动,提高转动效率。上底板3和下底板1之间增加中间板2,是考虑滚轮磨损,便于替换中间板2,而不用替换下底板1。转动部件包括与上底板3固定的主轴31和与主轴31配合的轴承,轴承与中间板2连接。具体的,上底板3可以和主轴31一体成型,主轴31伸入到中间板2中,通过轴承实现上底板3和中间板2的转动。通过轴承和轴进行转动连接的技术方案是机械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这里不再赘述。中间板2和上底板3呈大小一样的方形;限位部件安装于下底板1;限位部件至少包括多根沿不同方形伸出和伸入设置的齿条41,齿条41的自由端上固定有多个限位板42,每个限位板42能够与上底板3和中间板2的侧面同时接触。具体的,中间板2和上底板3都是正方形板。非转动状态时,初始位置俩者的侧面的位置一致,都在同一竖直面进行对齐。限位板42在齿条41的带动下,与俩者的侧面贴紧,限制转动。转动状态时,限位板42远离中间板2和上底板3,给上底板3的转动留有转动空间。下底板1的中间位置设有与下底板1转动连接的转轴43,转轴43上方固定连接中心齿轮44;限位部件包括四根以中心齿轮44呈中心对称的齿条41,且四根齿条41均与中心齿轮44啮合,并通过中心齿轮44的转动同时向中心齿轮44外部伸出或收回;下底板1的上表面开有容纳中心齿轮44和四根齿条41的凹槽11;四根齿条41与下底板1滑动连接;齿轮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门板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底板(1)和布置在下底板(1)四角处下方的支撑腿(10);/n所述下底板(1)上方固定连接有中间板(2);/n所述中间板(2)的上方通过转动部件连接上底板(3),所述上底板(3)能够相对所述下底板(1)在水平面内转动;/n所述下底板(1)用以固定汽车门板并通过限位部件实现与所述上底板(3)实现位置相对不变;/n在所述中间板(2)上表面安装有多个轮座(21),每个所述轮座(21)上安装有万向滚轮(22),所述上底板(3)设在多个所述万向滚轮(22)上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门板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底板(1)和布置在下底板(1)四角处下方的支撑腿(10);
所述下底板(1)上方固定连接有中间板(2);
所述中间板(2)的上方通过转动部件连接上底板(3),所述上底板(3)能够相对所述下底板(1)在水平面内转动;
所述下底板(1)用以固定汽车门板并通过限位部件实现与所述上底板(3)实现位置相对不变;
在所述中间板(2)上表面安装有多个轮座(21),每个所述轮座(21)上安装有万向滚轮(22),所述上底板(3)设在多个所述万向滚轮(22)上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板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包括与所述上底板(3)固定的主轴(31)和与所述主轴(31)配合的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中间板(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板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2)和所述上底板(3)呈大小一样的方形;
所述限位部件安装于所述下底板(1);
所述限位部件至少包括多根沿不同方形伸出设置的齿条(41),所述齿条(41)的自由端上固定限位板(42),每个所述限位板(42)能够与所述上底板(3)和所述中间板(2)的侧面同时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立红于晓红谢福成刘秀凤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华裕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