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件协同投产处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各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源代码;对每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源代码进行合规性检测,并打包生成每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对每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进行单体测试;若判断获知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各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的单体测试结果为通过,则对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进行集成测试;若判断获知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集成测试结果为通过;若判断获知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用户验收测试结果为通过且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提交件完整,则提示进行投产审核。所述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软件协同投产处理方法及装置,提高了协同投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件协同投产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件开发
,具体涉及一种软件协同投产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投产上线是软件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投产上线的过程有序可控,对保障软件的按时投产有重要意义。对于大型软件的投产常常需要多个不同地区的不同部门协同合作,各协同部门在约定的同一个投产点分别完成软件产品部分功能的投产,从而实现一个完整的软件产品的投产。现有技术中,有的企业软件上线采取约定的方式协同方同时投产,有的企业采取了一定的信息共享,但是无法对企业级协同投产的整体进行管控,导致协同投产效率低下,上线过程混乱,上线版本切换时间长,生产版本不一致等问题,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运营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软件协同投产处理方法及装置,能够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软件协同投产处理方法,包括:获取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各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源代码;对每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源代码进行合规性检测,并打包生成每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对每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进行单体测试,获得每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的单体测试结果;若判断获知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各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的单体测试结果为通过,则对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进行集成测试,获得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集成测试结果;若判断获知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集成测试结果为通过,则获取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用户验收测试结果;若判断获知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用户验收测试结果为通过且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提交件完整,则提示进行投产审核。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件协同投产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各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源代码;检测单元,用于对每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源代码进行合规性检测,并打包生成每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单体测试单元,用于对每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进行单体测试,获得每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的单体测试结果;集成测试单元,用于在判断获知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各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的单体测试结果为通过之后,对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进行集成测试,获得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集成测试结果;判断单元,用于在判断获知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集成测试结果为通过之后,获取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用户验收测试结果;提示单元,用于在判断获知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用户验收测试结果为通过且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提交件完整之后,提示进行投产审核。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软件协同投产处理方法的步骤。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软件协同投产处理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软件协同投产处理方法及装置,能够获取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各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源代码,对每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源代码进行合规性检测,并打包生成每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对每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进行单体测试,获得每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的单体测试结果,在判断获知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各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的单体测试结果为通过之后,对协同投产软件版本进行集成测试,获得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集成测试结果,在判断获知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集成测试结果为通过,则获取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用户验收测试结果,在判断获知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用户验收测试结果为通过且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提交件完整之后,提示进行投产审核,实现对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扫描、检测和测试的自动化,提高了协同投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软件协同投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软件协同投产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软件协同投产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软件协同投产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软件协同投产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软件协同投产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软件协同投产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先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相关内容进行简单说明。软件版本的协同投产涉及到多地区不同部门的相互协作,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将导致协同投产混乱无序,极大地影响上线效率和生产运营。为了对协同投产进行有效管理,在软件开发的项目分析阶段,通过对需求进行分析,识别出涉及到的物理子系统和投产点,在投产点之前通知各协同方需求封版,也就是此次协同投产不能再进行需求范围变更。需求封版后根据投产点,自动识别出本次协同投产的需求范围,需求影响的物理子系统,进而根据物理子系统和投产点自动生成本次协同投产的一系列版本计划,再基于审批通过的版本计划来创建基线计划,并对版本计划和基线计划进行统一管理、配置、审批,通过合理的流程控制来实现对各协同方投产的统一管理,实现了协同投产有序、可控、一致,有效降低投产风险,提高投产效率。其中,协同投产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系统的投产版本共同完成软件投产。投产点是指软件版本的投产日期。物理子系统是以部署单元为区分的生产系统。版本计划包括版本对应的物理子系统、投产点、版本计划名称、协同投产需求列表等信息。基线计划包括对应的版本计划、协同部门名称、物理子系统、投产点、版本包的存放路径等信息。版本包:用于软件版本上线的一系列代码或可执行文件,配置文件等文件的文件集合。持续集成流水线:基于Jenkins流水线实现应用程序的自动化构建、部署、测试和发布等过程。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软件协同投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软件协同投产系统包括服务器1和多个协同终端2,服务器1和多个协同终端2通信连接。各个协同方可以通过协同终端2向服务器1上传数据。服务器1用于执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软件协同投产处理方法。其中,协同终端包括但不限于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软件协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件协同投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各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源代码;/n对每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源代码进行合规性检测,并打包生成每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n对每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进行单体测试,获得每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的单体测试结果;/n若判断获知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各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的单体测试结果为通过,则对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进行集成测试,获得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集成测试结果;/n若判断获知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集成测试结果为通过,则获取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用户验收测试结果;/n若判断获知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用户验收测试结果为通过且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提交件完整,则提示进行投产审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件协同投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各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源代码;
对每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源代码进行合规性检测,并打包生成每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
对每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进行单体测试,获得每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的单体测试结果;
若判断获知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各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的单体测试结果为通过,则对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进行集成测试,获得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集成测试结果;
若判断获知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集成测试结果为通过,则获取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用户验收测试结果;
若判断获知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用户验收测试结果为通过且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提交件完整,则提示进行投产审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各个各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源代码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投产点、各个物理子系统、各个物理子系统对应的协同投产需求和各个物理子系统对应的协同方;
基于所述投产点、每个物理子系统、每个物理子系统对应的协同投产需求和协同方为每个物理子系统创建版本计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每个物理子系统的版本计划的审核结果;
若判断获知所述物理子系统的版本计划的审核结果为通过,则为每个物理子系统创建基线计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第一预设时间没有获取到所述物理子系统的版本包源代码,则提示上传版本包源代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第二预设时间没有获取到所述协同投产软件版本的用户验收测试结果,则提示进行用户验收测试。
6.一种软件协同投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蓓,李卓,李迎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