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东金专利>正文

一种纳米膜隔离油气抑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9876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纳米膜隔离油气抑制系统。其中纳米膜隔离油气抑制系统包括:空气压缩装置和纳米级微粒发生器;纳米级微粒发生器包括发生器本体、储液装置、气体输入端和输出端;储液装置用于容纳油气抑制表面活性剂;纳米级微粒发生器用于利用所述油气抑制表面活性剂生成纳米级微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短时间内降低内部的油气浓度至10%LEL以下并进一步的对于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的残余液面进行纳米膜覆盖隔离,获得相对安全操作空间,进行维护检修清洗等作业,大大提高了安全和效率,避免了现有处理方法中残留液体燃料需要吹扫蒸发或水驱水洗造成的巨大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膜隔离油气抑制系统
本技术属于油气抑制
,尤其涉及一种纳米膜隔离油气抑制系统。
技术介绍
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是用来运输存储输送燃料油的专用装备、容器及输送管路等,需要定期进行清洗及维护,以保证燃料油质量及运输存储输送的安全。仅中国大陆地区的加油站就拥有大约50万个燃油储罐,每年至少要清洗其中15万个罐,而每个罐清洗至少有30~50升的液体燃油以现行手段无法抽出,只能吹扫或者水洗,以每罐最小30升为例,则约为450万升,若加上油轮、船舶、管道、火车罐车、运输罐车、油库等则这个数据暴增3倍以上,高达1350万升。基于燃料油易于挥发,且油气可燃可爆,所以需要将其内可燃气体排放到可燃气体爆炸下限(%LEL以下,才能进行人工清理维护。而以现行技术手段无法完全抽取干净内部液体燃料,使用常规的吹扫法清除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及污染大量的空气(液体需要挥发除去),使用水洗后重新后吹扫则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水。总之,现有的这两种方法,均无法保证将内部的燃油全部排出,内部始终含有大量可燃气体,不但极易对维护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而且埋地油罐内的大量可燃气体造成了易燃易爆的安全隐患,并且维护时间长,效率低,且对周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因此发展更环保的油气抑制技术不但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及环保价值而且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纳米膜隔离油气抑制系统,应用于对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的清理维护;所述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设有容盛本体;所述容盛本体连接有能用于进气的流体排入管路,以及能用于排气的流体排出管路,所述纳米膜隔离油气抑制系统包括:用于产生压缩空气的空气压缩装置,以及纳米级微粒发生器;所述纳米级微粒发生器包括发生器本体和与所述发生器本体连接的储液装置,以及设于所述发生器本体上的与所述空气压缩装置连接的气体输入端,和利用所述压缩空气将纳米级微粒喷出的输出端;其中,所述储液装置用于容纳油气抑制表面活性剂;所述纳米级微粒发生器用于利用所述油气抑制表面活性剂生成纳米级微粒;所述纳米级微粒发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流体排入管路连通;所述纳米级微粒发生器能利用所述油气抑制表面活性剂制备得到纳米级微粒,以所述压缩空气的作为载体和动力源,经所述流体排入管路输送至所述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内,于所述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内的固体及液体表面形成纳米抑制剂隔离层,并将所述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内的油气由所述流体排出管路排出至所述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外。优选地,所述纳米级微粒发生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发生器本体内的制备腔体;所述纳米级微粒发生器还包括均与所述制备腔体连接的喷嘴、增压扩散室和真空吸入口,以及与所述增压扩散室连接的涡轮增压装置;其中,所述喷嘴与所述气体输入端连通;所述真空吸入口与所述储液装置连通;所述制备腔体远离所述喷嘴的一端与所述气体输入端连通;在真空状态下,通过所述真空吸入口将储液装置内的油气抑制表面活性剂吸入所述制备腔体内,基于所述涡轮增压装置经所述增压扩散室向所述制备腔体输入增压气流使所述油气抑制表面活性剂稀释并雾化,制备得到纳米级微粒,并通过吸嘴输入压缩空气将所述纳米级微粒经由所述输出端喷出。优选地,所述油气抑制表面活性剂为具有无毒性、无腐蚀性和可降解性质的纳米膜抑制表面活性剂。优选地,所述油气抑制表面活性剂为含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的两亲性纳米膜抑制表面活性剂。优选地,还包括爆炸下限检测设备,所述爆炸下限检测设备包括检测主机和检测探头;所述检测探头与所述检测主机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的容盛本体内,以便于实时或定时检测所述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内的气体爆炸下限。优选地,所述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所述纳米级微粒发生器和所述爆炸下限检测设备均通过接地线接地;并且,其中所述爆炸下限检测设备经所述接地线至大地之间的电阻小于10欧姆。优选地,所述纳米级微粒发生器与所述流体排入管路之间连接的管路为防静电管路。优选地,所述空气压缩装置为双工空气压缩机。本技术提供一种纳米膜隔离油气抑制系统,其中所述纳米膜隔离油气抑制系统包括空气压缩装置和纳米级微粒发生器;纳米级微粒发生器通过输出端与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的流体排入管路连通,以便于在纳米膜隔离油气抑制系统对储液装置内的纳米膜抑制表面活性剂进行纳米雾化时,空气压缩装置输出压缩空气气流随即将制备得到的纳米雾化微粒经流体排入管路吹入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内,并迅速在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内的所有固体和液体表面形成纳米膜隔离层,从而使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内残留的燃油被纳米膜隔离,同时将所述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内的已油气由所述流体排出管路排出至所述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外,避免了残油表面的继续挥发,从而可在短时间内降低油气浓度并可进行进一步的对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进行彻底清理清洁维修维护工作,避免了现有处理方法中残留液体燃料需要吹扫蒸发或水驱水洗造成的巨大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中纳米膜隔离油气抑制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测试实验的LEL值随时间变化曲线;图3为本申请纳米膜隔离油气抑制系统中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的流体排入管路和流体排出管路设于容盛本体的两个远端的设置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纳米膜隔离油气抑制系统中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的流体排入管路和流体排出管路设于相邻的容盛本体的一端的设置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纳米膜隔离油气抑制系统中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的流体排入管路和流体排出管路设于相邻的容盛本体的中间位置的设置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纳米膜隔离油气抑制系统中纳米级微粒发声器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膜隔离油气抑制系统,应用于对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的清理维护;所述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设有容盛本体;所述容盛本体连接有能用于进气的流体排入管路,以及能用于排气的流体排出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膜隔离油气抑制系统包括:/n用于产生压缩空气的空气压缩装置,以及纳米级微粒发生器;/n所述纳米级微粒发生器包括发生器本体和与所述发生器本体连接的储液装置,以及设于所述发生器本体上的与所述空气压缩装置连接的气体输入端,和利用所述压缩空气将纳米级微粒喷出的输出端;其中,/n所述储液装置用于容纳油气抑制表面活性剂;所述纳米级微粒发生器用于利用所述油气抑制表面活性剂生成纳米级微粒;/n所述纳米级微粒发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流体排入管路连通;/n所述纳米级微粒发生器能利用所述油气抑制表面活性剂制备得到纳米级微粒,以所述压缩空气的作为载体和动力源,经所述流体排入管路输送至所述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内,于所述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内的固体及液体表面形成纳米抑制剂隔离层,并将所述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内的油气由所述流体排出管路排出至所述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膜隔离油气抑制系统,应用于对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的清理维护;所述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设有容盛本体;所述容盛本体连接有能用于进气的流体排入管路,以及能用于排气的流体排出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膜隔离油气抑制系统包括:
用于产生压缩空气的空气压缩装置,以及纳米级微粒发生器;
所述纳米级微粒发生器包括发生器本体和与所述发生器本体连接的储液装置,以及设于所述发生器本体上的与所述空气压缩装置连接的气体输入端,和利用所述压缩空气将纳米级微粒喷出的输出端;其中,
所述储液装置用于容纳油气抑制表面活性剂;所述纳米级微粒发生器用于利用所述油气抑制表面活性剂生成纳米级微粒;
所述纳米级微粒发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流体排入管路连通;
所述纳米级微粒发生器能利用所述油气抑制表面活性剂制备得到纳米级微粒,以所述压缩空气的作为载体和动力源,经所述流体排入管路输送至所述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内,于所述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内的固体及液体表面形成纳米抑制剂隔离层,并将所述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内的油气由所述流体排出管路排出至所述待清洁储油运油装置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膜隔离油气抑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级微粒发生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发生器本体内的制备腔体;
所述纳米级微粒发生器还包括均与所述制备腔体连接的喷嘴、增压扩散室和真空吸入口,以及与所述增压扩散室连接的涡轮增压装置;其中,
所述喷嘴与所述气体输入端连通;所述真空吸入口与所述储液装置连通;所述制备腔体远离所述喷嘴的一端与所述气体输入端连通;
在真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东金
申请(专利权)人:魏东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