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799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48
本公开是关于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液晶层、第一棱镜模组、导光板以及第二棱镜模组,其中第一棱镜模组与第二棱镜模组分别包括N片棱镜膜,N≥1;第一棱镜模组中棱镜膜的入光面朝向导光板,第一棱镜模组中棱镜膜的出光面朝向液晶层,第二棱镜模组中棱镜膜的入光面朝向导光板,第二棱镜模组中棱镜膜的出光面朝向显示模组的底面,其中光线在入光面上的入射角大于光线在出光面上的出射角。该技术方案可以使红外光在透过显示模组后该红外光与显示模组法线之间的夹角不会发生改变,使纹识别模块能够通过识别手指所反射的红外光进行指纹识别,从而改善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本公开涉及显示屏
,尤其涉及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全面屏逐渐成为移动终端设计的趋势,其中在设计移动终端时,如何设置指纹识别模块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家厂商。通常情况下,指纹识别模块可以被设置在移动终端的正面、背面或者侧面,上述三种方式均需要在移动终端外壳表面为指纹识别模块设置与其对应的指纹采集窗,其中,在移动终端外壳正面设置指纹采集窗,会导致移动终端的屏占比降低;在移动终端外壳侧面设置指纹采集窗,会导致移动终端的厚度增大;在移动终端外壳背面设置指纹采集窗,会使用户在使用手机时无法通过肉眼直接确定指纹采集窗的位置,因此上述三种方案均会损害用户体验。相关技术中,可以通过在移动终端中设置屏下指纹识别模块,以避免在移动终端外壳表面设置指纹采集窗。其中屏下指纹识别模块可以被设置在屏幕下方,通过发出近红外光来识别屏幕上方手指的指纹纹路,无需手指与指纹模块接触即可达到识别指纹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技术方案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液晶层、第一棱镜模组、导光板以及第二棱镜模组,其中所述第一棱镜模组与所述第二棱镜模组分别包括N片棱镜膜,N≥1;/n所述第一棱镜模组中棱镜膜的入光面朝向所述导光板,所述第一棱镜模组中棱镜膜的出光面朝向所述液晶层,所述第二棱镜模组中棱镜膜的入光面朝向所述导光板,所述第二棱镜模组中棱镜膜的出光面朝向所述显示模组的底面,其中光线在所述入光面上的入射角大于所述光线在所述出光面上的出射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液晶层、第一棱镜模组、导光板以及第二棱镜模组,其中所述第一棱镜模组与所述第二棱镜模组分别包括N片棱镜膜,N≥1;
所述第一棱镜模组中棱镜膜的入光面朝向所述导光板,所述第一棱镜模组中棱镜膜的出光面朝向所述液晶层,所述第二棱镜模组中棱镜膜的入光面朝向所述导光板,所述第二棱镜模组中棱镜膜的出光面朝向所述显示模组的底面,其中光线在所述入光面上的入射角大于所述光线在所述出光面上的出射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与所述第二棱镜模组之间的红外线透过反射片,所述红外线透过反射片的非反射面朝向所述第二棱镜模组,所述红外线透过反射片的反射面朝向所述导光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现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