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镜筒、镜片组件(100)和驱动机构,其中,所述镜片组件(100)设置在所述镜筒内,所述镜片组件(100)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镜筒的进光方向的第一固定镜片组(110)、调焦镜片组(120)和第二固定镜片组(130),所述第一固定镜片组(110)和所述第二固定镜片组(130)均固定于所述镜筒内,所述调焦镜片组(12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镜筒内,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调焦镜片组(120)相连,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调焦镜片组(120)在所述镜筒的贯通方向移动。上述方案能解决目前的电子设备的摄像模组的镜头无法实现连续变焦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镜头模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镜头模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用户需求的提升,电子设备的性能持续在优化。其中较为突出的表现为:当前电子设备的摄像功能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用户较为重视摄像模组的变焦功能。但是,受限于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当前的摄像模组通常为定焦镜头。为了实现光学变焦,较多的设备生产厂商配置有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通过广角镜头与长焦镜头之间的切换实现光学变焦。但是,通过不同镜头之间的切换实现光学变焦使得整个焦距调节无法连续,进而无法实现连续的光学变焦。很显然,这导致摄像模组的变焦连续性较差,进而导致摄像模组的拍摄性能较差,最终无法满足用户更高的拍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镜头模组,以解决目前的电子设备的摄像模组的镜头无法实现连续变焦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筒、镜片组件和驱动机构,其中,所述镜片组件设置在所述镜筒内,所述镜片组件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镜筒的进光方向的第一固定镜片组、调焦镜片组和第二固定镜片组,所述第一固定镜片组和所述第二固定镜片组均固定于所述镜筒内,所述调焦镜片组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镜筒内,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调焦镜片组相连,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调焦镜片组在所述镜筒的贯通方向移动。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摄像模组,包括上文所述的镜头模组。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文所述的摄像模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镜头模组通过对现有技术中的镜头模组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得设置在镜筒内的镜片组件包括在进光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定镜片组、调焦镜片组和第二固定镜片组,调焦镜片组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够在镜筒的贯通方向上移动,进而能够通过调焦镜片组的移动,从而使得调焦镜片组与第一固定镜片组和第二固定镜片组的配合改变调节参数,最终实现整个镜头模组的变焦。由于调焦镜片组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够在第一固定镜片组与第二固定镜片组之间连续移动,从而能够实现对镜头模组的焦距实现连续的改变,达到连续变焦的目的。相比于
技术介绍
中通过切换不同焦距的镜头模组进行变焦而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镜头模组无疑能够实现连续变焦,进而能够提高摄像模组的拍摄性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公开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图3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摄像模组的镜头模组的部分结构在不同状态下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镜片组件、110-第一固定镜片组、111-第一透镜、112-第二透镜、113-第三透镜、120-调焦镜片组、121-第四透镜、122-第五透镜、130-第二固定镜片组、131-第七透镜、140-光补偿镜片组、141-第六透镜、200-滤光片、300-棱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镜头模组,所公开的镜头模组适用于摄像模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镜头模组包括镜筒、镜片组件100和驱动机构。镜筒为镜头模组的安装基础,也是镜头模组与摄像模组的其它组成部分之间实现装配的结构件。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镜片组件100设置在镜筒内。具体的,镜片组件100可以通过与镜筒的内壁之间的连接,进而实现在镜筒内的安装。镜片组件100为镜头模组的光学组件,环境光线进入到镜筒内并经过镜片组件100的调节后,最终会投射到摄像模组的感光芯片上实现拍摄的采光。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镜片组件100可以包括依次设置在镜筒的进光方向的第一固定镜片组110、调焦镜片组120和第二固定镜片组130。第一固定镜片组110和第二固定镜片组130均固定于镜筒内,具体的,第一固定镜片组110和第二固定镜片组130可以通过卡接、粘接等方式与镜筒的内壁相连,进而实现在镜筒内的安装。调焦镜片组120可移动地设置在镜筒内,调焦镜片组120可沿镜筒的贯通方向移动。调焦镜片组120通过移动进而来改变在镜筒内的位置,达到与第一固定镜片组110和第二固定镜片组130灵活搭配的目的,最终能够实现调焦。具体的,调焦镜片组120可以滑动地设置在镜筒内,例如,调焦镜片组120可以与镜筒的内壁滑动配合。当然,还可以是,镜筒内可以设置有导轨,调焦镜片组120可以通过与导轨的配合,从而实现在镜筒内的移动。驱动机构为调焦镜片组120的动力源,驱动机构与调焦镜片组120相连,驱动机构驱动调焦镜片组120在镜筒的贯通方向移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镜头模组通过对现有技术中的镜头模组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得设置在镜筒内的镜片组件100包括在进光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定镜片组110、调焦镜片组120和第二固定镜片组130,调焦镜片组120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够在镜筒的贯通方向上移动,进而能够通过调焦镜片组120的移动,从而使得调焦镜片组120与第一固定镜片组110和第二固定镜片组130的配合改变调节参数,最终实现整个镜头模组的变焦。由于调焦镜片组120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够在第一固定镜片组110与第二固定镜片组130之间连续移动,从而能够实现对镜头模组的焦距实现连续的改变,达到连续变焦的目的。相比于
技术介绍
中通过切换不同焦距的镜头模组进行变焦而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镜头模组无疑能够实现连续变焦,进而能够提高摄像模组的拍摄性能。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镜片组110可以包括依次排列在进光方向的第一透镜111、第二透镜112和第三透镜113,第一透镜111和第二透镜112的光焦度均可以为正光焦度,第一透镜111朝向镜筒的进光孔的表面可以为凸面,第二透镜112背离进光孔的表面为凹面,第三透镜113的光焦度可以为负光焦度,且第三透镜113朝向进光孔的表面为凸面,第三透镜113背离进光孔的表面为凹面。可选的方案中,调焦镜片组120可以包括依次设置在第一固定镜片组110与第二固定镜片组130之间的第四透镜121和第五透镜122,第四透镜121的光焦度可以为正光焦度,第四透镜121朝向进光孔的表面可以为凹面,第五透镜122的光焦度可以为负光焦度,第五透镜122朝向进光孔的表面以及背离进光孔的表面均为凹面。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第二固定个镜片组130包括第七透镜131,第七透镜131朝向进光孔的表面和背离进光孔的表面均为非球面。具体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镜片组件还可以包括光补偿镜片组140,光补偿镜片组140可移动地设置于镜筒内,光补偿镜片组140可随调焦镜片组120同步移动,进而能够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镜片组件(100)和驱动机构,其中,所述镜片组件(100)设置在所述镜筒内,所述镜片组件(100)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镜筒的进光方向的第一固定镜片组(110)、调焦镜片组(120)和第二固定镜片组(130),所述第一固定镜片组(110)和所述第二固定镜片组(130)均固定于所述镜筒内,所述调焦镜片组(12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镜筒内,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调焦镜片组(120)相连,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调焦镜片组(120)在所述镜筒的贯通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镜片组件(100)和驱动机构,其中,所述镜片组件(100)设置在所述镜筒内,所述镜片组件(100)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镜筒的进光方向的第一固定镜片组(110)、调焦镜片组(120)和第二固定镜片组(130),所述第一固定镜片组(110)和所述第二固定镜片组(130)均固定于所述镜筒内,所述调焦镜片组(12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镜筒内,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调焦镜片组(120)相连,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调焦镜片组(120)在所述镜筒的贯通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镜片组(110)包括依次排列在所述进光方向的第一透镜(111)、第二透镜(112)和第三透镜(113),所述第一透镜(111)和所述第二透镜(112)的光焦度均为正光焦度,所述第一透镜(111)朝向所述镜筒的进光孔的表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112)背离所述进光孔的表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113)的光焦度为负光焦度,且所述第三透镜(113)朝向所述进光孔的表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113)背离所述进光孔的表面为凹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焦镜片组(120)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镜片组(110)与所述第二固定镜片组(130)之间的第四透镜(121)和第五透镜(122),所述第四透镜(121)的光焦度为正光焦度,所述第四透镜(121)朝向所述进光孔的表面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122)的光焦度为负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122)朝向所述进光孔的表面以及背离所述进光孔的表面均为凹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镜片组(130)包括第七透镜(131),所述第七透镜(131)朝向所述进光孔的表面和背离所述进光孔的表面均为非球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组件(10)还包括光补偿镜片组(1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博,杨尚明,朱盼盼,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