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漆辊涂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性油漆用新型辊涂装置;包括转辊和Y型把手,Y型把手的连接端的左右端面均自外向内开设有插接孔,两个插接孔均通过一组全等的固定结构转动连接有左右对称设置的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相对端共同固定有空心的壳体,同时两个连接杆的另一端均固定有配重体,且配重体的重量大于壳体容满油漆和插接孔上方连接杆的重量总和,壳体的顶面通过导管依次连通有微型泵和油漆桶,壳体的底面开设有多个连通到壳体内部的开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自动上油漆,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通过控制微型泵能够控制油漆流量,不易使得转辊的油漆量过多,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油漆用新型辊涂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漆辊涂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水性油漆用新型辊涂装置。
技术介绍
人们在装修房屋、制作家具或其他产品时会使用到油漆,传统的油漆具有刺激性气味,具有很大的危害,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的增强,出现了水性油漆,它是以水做为稀释剂、不含有机溶剂的涂料,不含苯、甲苯等有毒重金属,无毒无刺激气味,对人体无害,不污染环境,晶莹透亮、柔韧性好并且具有耐水、耐磨、耐老化、耐黄变、干燥快、使用方便等特点。最传统的水性油漆涂刷方法就是采用一把刷子或油漆辊,蘸满油漆后在器物表面涂刷,待刷子或油漆辊上的油漆消耗完时,再次将其放入油漆容器内浸蘸即可。但是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涂刷效率不高,并且刷子或油漆辊一次蘸取涂料不宜过多,否则容易滴落,既污染了不需涂刷的位置又造成油漆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性油漆用新型辊涂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刷漆方式不仅费时费力,涂刷效率不高,并且刷子或油漆辊一次蘸取涂料不宜过多,否则容易滴落,既污染了不需涂刷的位置又造成油漆浪费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性油漆用新型辊涂装置,包括转辊和Y型把手,所述Y型把手的连接端的左右端面均自外向内开设有插接孔,两个插接孔均通过一组全等的固定结构转动连接有左右对称设置的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相对端共同固定有空心的壳体,同时两个连接杆的另一端均固定有配重体,且配重体的重量大于壳体容满油漆和插接孔上方连接杆的重量总和,所述壳体的顶面通过导管依次连通有微型泵和油漆桶,所述壳体的底面开设有多个连通到壳体内部的开孔。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间隙插接在插接孔内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通过其外端设置的螺纹螺旋连接在连接杆上,且固定杆向外贯穿出连接杆,拆装连接杆和壳体简单方便。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的外端均固定有转动旋钮,且转动旋钮的外壁周向均匀设置有凸起,方便转动固定杆。更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开孔等间距分布在壳体的底面上,且所有开孔的总长等于转辊的长度,保证油漆较为均匀地流到转辊上,提高涂刷效率。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横截面从上往下慢慢变小,且其底面为平行于转辊轴线的平面,加快油漆下流的速度。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采用聚乙烯塑料材质,减轻本装置的重量。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转辊上设有始终保持垂直地面的壳体,并且壳体通过导管连接有用于自动供漆的微型泵,实现了自动上油漆,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通过控制微型泵能够控制油漆流量,不易使得转辊的油漆量过多,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比例并非实际产品比例);图2为本技术使用时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壳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转辊;2-Y型把手;201-插接孔;3-固定结构;301-固定杆;4-连接杆;5-壳体;501-开孔;6-配重体;7-导管;8-微型泵;9-油漆桶;10-转动旋钮;11-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水性油漆用新型辊涂装置,参照图1-4:包括转辊1和Y型把手2,Y型把手2的连接端的左右端面均自外向内开设有插接孔201,两个插接孔201均通过一组全等的固定结构3转动连接有左右对称设置的连接杆4,两个连接杆4的相对端共同固定有空心的壳体5,同时两个连接杆4的另一端均固定有配重体6,且配重体6的重量大于壳体5容满油漆和插接孔201上方连接杆4的重量总和,壳体5的顶面通过导管7依次连通有微型泵8和油漆桶9,壳体5的底面开设有多个连通到壳体5内部的开孔501。其中,固定结构3包括间隙插接在插接孔201内的固定杆301,固定杆301通过其外端设置的螺纹螺旋连接在连接杆4上,且固定杆301向外贯穿出连接杆4,固定杆301的外端均固定有转动旋钮10,且转动旋钮10的外壁周向均匀设置有凸起11,多个开孔501等间距分布在壳体5的底面上,且所有开孔501的总长等于转辊1的长度,壳体5的横截面从上往下慢慢变小,且其底面为平行于转辊1轴线的平面,壳体5采用聚乙烯塑料材质。工作原理:两个连接杆4和壳体5组成的整体通过两组固定结构3的固定杆301间隙插接在Y型把手2的插接孔201内,使得这个整体能够轻松绕着插接孔201转动,同时让连接杆4的下端延伸一部分至插接孔201下方,并且在连接杆4的延伸端螺旋连接配重体6,让两个配重体6的重量总和始终大于壳体5容满油漆加上插接孔201上方的连接杆4重量总和,保证壳体5的开孔501轴线始终垂直于地面,使得壳体5内的油漆准确地流至转辊1上,涂刷时按压Y型把手2上的微型泵8(选用WKA系列微型泵8)线性控制开关(选用自复位按钮)使其开始工作,并将油漆桶9内的油漆不断地通过导管7输送至壳体5的内腔,最后由壳体5底面的开孔501流至转辊1上进行辊涂,自动化上料,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工人操作。使用时,按压下Y型把手2上的自复位控制开关,使得微型泵8将油漆桶9内的油漆不断地通过导管7输送至壳体5内腔,撤走施加在控制开关的外力后,控制开关自复位切断微型泵8的电源,微型泵8停止工作,通过该操作能够控制油漆的流入量,避免过多的油漆流入到转辊1上,造成油漆浪费,流入壳体5内的油漆经过壳体5底面的多个开孔501流至到转辊1上,并且多个开孔501等间距分布在壳体5的底面,同时开孔501总长度等于转辊1的长度,使得油漆较为均匀的流到转辊1的轴面上,简单实用,此外,两个连接件通过固定杆301间隙插接在插接孔201内,并且固定杆301通过其外壁设置的螺纹部螺旋连接在连接杆4上,通过固定杆301外端固定的转动旋钮10能够将固定杆301从插接孔201内取出,然后拆卸下两个连接杆4和壳体5组成的整体,方便转动,组装和拆卸简单方便,具有很好地实用性,转动旋钮10外壁周向设置的凸起11,增大了与手部的摩擦力。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性油漆用新型辊涂装置,包括转辊(1)和Y型把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Y型把手(2)的连接端的左右端面均自外向内开设有插接孔(201),两个插接孔(201)均通过一组全等的固定结构(3)转动连接有左右对称设置的连接杆(4),两个连接杆(4)的相对端共同固定有空心的壳体(5),同时两个连接杆(4)的另一端均固定有配重体(6),且配重体(6)的重量大于壳体(5)容满油漆和插接孔(201)上方连接杆(4)的重量总和,所述壳体(5)的顶面通过导管(7)依次连通有微型泵(8)和油漆桶(9),所述壳体(5)的底面开设有多个连通到壳体(5)内部的开孔(5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油漆用新型辊涂装置,包括转辊(1)和Y型把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Y型把手(2)的连接端的左右端面均自外向内开设有插接孔(201),两个插接孔(201)均通过一组全等的固定结构(3)转动连接有左右对称设置的连接杆(4),两个连接杆(4)的相对端共同固定有空心的壳体(5),同时两个连接杆(4)的另一端均固定有配重体(6),且配重体(6)的重量大于壳体(5)容满油漆和插接孔(201)上方连接杆(4)的重量总和,所述壳体(5)的顶面通过导管(7)依次连通有微型泵(8)和油漆桶(9),所述壳体(5)的底面开设有多个连通到壳体(5)内部的开孔(5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油漆用新型辊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3)包括间隙插接在插接孔(201)内的固定杆(301),所述固定杆(301)通过其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平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柯宝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