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流超净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59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超净工作台领域,尤其是一种垂直流超净工作台,针对现有的试剂瓶受到二次污染影响实验数据准确性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放置台、位于放置台顶部的防尘罩、以及固定于防尘罩内壁上的顶板,所述顶板上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动杆,转动杆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结构相同的换气机构一和换气机构二,换气机构一包括固定于转动杆底部的调节块、套设于调节块外部的限位环,调节块的内部设有顶部横截面为T形的三通管,限位环的外壁上固定有均与三通管连通的连接管一、连接管二和连接管三,连接管二和连接管三均与防尘罩内部空间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垂直流超净工作台
本技术涉及超净工作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垂直流超净工作台。
技术介绍
目前在微生物检测实验中,通常需要用到超净工作台来保证实验处于无菌环境。现有常规检测流程是,先对工作台进行灭菌操作,在无菌室内调配试剂,将配置好的相关试剂瓶及培养皿置于工作台内,再进行后续操作。此处存在的问题是,在无菌室配置的试剂的试剂瓶没有再次进行无菌操作,很可能在配置试剂时,试剂瓶受到二次污染,受到二次污染的试剂瓶在工作台内进行操作时,会使实验数据产生极大误差;同时,由于超净工作台灭菌时间长,部分试剂为现用现配,也不能将调好试剂的试剂瓶放置在超净工作台内与其同步灭菌处理。因此,我们有必要设计一种垂直流超净工作台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垂直流超净工作台,解决了试剂瓶受到二次污染影响实验数据准确性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垂直流超净工作台,包括放置台、位于放置台顶部的防尘罩、以及固定于防尘罩内壁上的顶板,所述顶板上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动杆,转动杆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结构相同的换气机构一和换气机构二,换气机构一包括固定于转动杆底部的调节块、套设于调节块外部的限位环,调节块的内部设有顶部横截面为T形的三通管,限位环的外壁上固定有均与三通管连通的连接管一、连接管二和连接管三,连接管二和连接管三均与防尘罩内部空间连通。优选的,所述换气机构一内嵌于放置台的顶部,换气机构二固定于顶板的顶部,换气机构一上的连接管二连接有匀流板一,换气机构一上的连接管三连接有匀流板二,换气机构二上的连接管二连接有集气罩一,集气罩一所处竖直平面与匀流板一所处竖直平面相互平行,换气机构二上的连接管三连接有位于匀流板二正上方的集气罩二。优选的,所述防尘罩内部两侧壁上均固定有隔离板,两个所述隔离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载物板,载物板固定于转动杆的外壁上,转动杆的两侧壁上均固定有隔板。优选的,所述限位环和调节块之间设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二和连接管三所处竖直平面与隔板所处竖直平面重合。优选的,所述换气机构一上的连接管一和换气机构二上的连接管一之间连接有净化器和风机,过滤器和风机均固定于顶板的顶部。本技术中,通过隔离板和隔板的设计,将防尘罩内分隔为预处理室和操作室,预处理室能够对试剂瓶进行二次灭菌处理,降低了实验数据的误差;通过换气机构一和换气机构二配合,实现对预处理室和操作室的独立灭菌处理,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垂直流超净工作台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垂直流超净工作台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垂直流超净工作台进行灭菌时,调节块和限位环的位置关系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垂直流超净工作台对试剂瓶二次灭菌时,调节块和限位环的位置关系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垂直流超净工作台开始放置台内实验操作时,调节块和限位环的位置关系图。图中标号:1放置台、2防尘罩、3顶板、4转动杆、5换气机构一、6调节块、7限位环、8三通管、9的连接管一、10连接管二、11连接管三、12隔离板、13匀流板一、14匀流板二、15集气罩一、16集气罩二、17隔板、18载物板、19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垂直流超净工作台,包括放置台1、位于放置台1顶部的防尘罩2、以及固定于防尘罩2内壁上的顶板3,顶板3上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动杆4,转动杆4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结构相同的换气机构一5和换气机构二,换气机构一5包括固定于转动杆4底部的调节块6、套设于调节块6外部的限位环7,调节块6的内部设有顶部横截面为T形的三通管8,限位环7的外壁上固定有均与三通管8连通的连接管一9、连接管二10和连接管三11,连接管二10和连接管三11均与防尘罩2内部空间连通,换气机构一5内嵌于放置台1的顶部,换气机构二固定于顶板3的顶部,换气机构一5上的连接管二10连接有匀流板一13,换气机构一5上的连接管三11连接有匀流板二14,换气机构二上的连接管二10连接有集气罩一15,集气罩一15所处竖直平面与匀流板一13所处竖直平面相互平行,换气机构二上的连接管三11连接有位于匀流板二14正上方的集气罩二16,防尘罩2内部两侧壁上均固定有隔离板12,两个隔离板12之间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载物板18,载物板18固定于转动杆4的外壁上,转动杆4的两侧壁上均固定有隔板17,限位环7和调节块6之间设有密封圈19,连接管二10和连接管三11所处竖直平面与隔板17所处竖直平面重合,换气机构一5上的连接管一9和换气机构二上的连接管一9之间连接有净化器和风机,过滤器和风机均固定于顶板3的顶部。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密封圈19可设置于调节块6和限位块7之间,密封圈19也可以将调节块6和限位块7同时套设于其内部,上述两种方式均不会影响调节块6和限位块7之间转动,同时能够保证三通管8、连接管一9、连接管二10和连接管三11之间的气密性。工作原理:S1:参照图3,使得连接管一9、连接管二10和连接管三11均与三通管8连通,此时,两个隔板17所处竖直平面与两个隔离板12所处竖直平面相互垂直,匀流板一13所处区域与匀流板二14所处区域连通;随后,风机工作,灭菌后的空气经过换气机构一5上的连接管一9后,经由三通管8、连接管二10和连接管三11后,由匀流板一13和匀流板二14出风,集气罩一15和集气罩二16进风,空气经由换气机构二上的连接管三11进入净化器内进行灭菌后由风机吹出;S2:参照图4和图2,此时三通管8仅与连接管一9和连接管二10连通,此时,匀流板一13所处空间与匀流板二14所处空间隔离,将配置好的试剂瓶等置于匀流板一13所处空间内载物板18的顶部,对试剂瓶进行二次灭菌处理,降低了试剂瓶受到污染的概率;S3:试剂瓶灭菌后,将载物板18以转动杆4为轴转动一百八十度,参照图5和图2,此时三通管8仅与连接管一9和连接管二10连通,匀流板二14所处空间与匀流板一13所处空间隔离,在匀流板二14所处空间内进行实验操作,匀流板二14和集气罩二16之间形成垂直的风帘,保证了良好的无菌操作环境。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垂直流超净工作台,包括放置台(1)、位于放置台(1)顶部的防尘罩(2)、以及固定于防尘罩(2)内壁上的顶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上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动杆(4),转动杆(4)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结构相同的换气机构一(5)和换气机构二,换气机构一(5)包括固定于转动杆(4)底部的调节块(6)、套设于调节块(6)外部的限位环(7),调节块(6)的内部设有顶部横截面为T形的三通管(8),限位环(7)的外壁上固定有均与三通管(8)连通的连接管一(9)、连接管二(10)和连接管三(11),连接管二(10)和连接管三(11)均与防尘罩(2)内部空间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流超净工作台,包括放置台(1)、位于放置台(1)顶部的防尘罩(2)、以及固定于防尘罩(2)内壁上的顶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上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动杆(4),转动杆(4)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结构相同的换气机构一(5)和换气机构二,换气机构一(5)包括固定于转动杆(4)底部的调节块(6)、套设于调节块(6)外部的限位环(7),调节块(6)的内部设有顶部横截面为T形的三通管(8),限位环(7)的外壁上固定有均与三通管(8)连通的连接管一(9)、连接管二(10)和连接管三(11),连接管二(10)和连接管三(11)均与防尘罩(2)内部空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流超净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机构一(5)内嵌于放置台(1)的顶部,换气机构二固定于顶板(3)的顶部,换气机构一(5)上的连接管二(10)连接有匀流板一(13),换气机构一(5)上的连接管三(11)连接有匀流板二(14),换气机构二上的连接管二(10)连接有集气罩一(15),集气罩一(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怀马俊马伟马彪杨秀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杰克欧德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