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烧瓶及包含该烧瓶的培养装置,包括瓶体,所述瓶体上设置有不少于一个开口的,所述开口内设置有锁管装置,所述锁管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开口内的底盘、转动连接于所述底盘顶侧的活动盘、设置于所述活动盘底侧的锁紧组件,所述活动盘设置有第一贯穿通孔,所述底盘设置有第二贯穿通孔,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活动盘底面的容纳槽、通过滑轨滑槽连接于所述容纳槽内的锁紧块,所述容纳槽与所述第二贯穿通孔相互连通,所述底盘的顶面设置有螺旋凸纹,所述锁紧块的底面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螺旋凸纹嵌入所述弧形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不同口径的管道进行夹紧固定,使用更加灵活,通用性更强,夹紧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瓶及包含该烧瓶的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烧瓶及包含该烧瓶的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在使用烧瓶时,通常会将管道的一端插入至烧瓶内,以导入或导出液体,而插入至烧瓶内的管道口径通常并不统一,此时需要不同的橡胶塞对管道进行固定,避免导管脱出烧瓶内,影响实验操作,如此的操作较为麻烦,还需要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根据不管道口径配置不同的橡胶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一种烧瓶,可方便对插入到烧瓶内的管道进行固定。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烧瓶,包括瓶体,所述瓶体上设置有不少于一个开口的,所述开口内设置有锁管装置,所述锁管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开口内的底盘、转动连接于所述底盘顶侧的活动盘、设置于所述活动盘底侧的锁紧组件,所述活动盘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贯穿通孔,所述底盘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二贯穿通孔,所述第一贯穿通孔与所述第二贯穿通孔相互连通,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活动盘底面的容纳槽、通过滑轨滑槽连接于所述容纳槽内的锁紧块,所述容纳槽与所述第二贯穿通孔相互连通,所述底盘的顶面设置有螺旋凸纹,所述锁紧块的底面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螺旋凸纹嵌入所述弧形凹槽内,所述活动盘转动时,所述锁紧块伸出所述第二贯穿通孔或收入所述容纳槽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组件环绕所述第二贯穿通孔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容纳槽的内侧壁,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锁紧块上,所述锁紧块伸出所述第二贯穿通孔时,所述弹簧为自然状态;所述锁紧块收入所述容纳槽内时,所述弹簧为压缩状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块靠近所述第二贯穿通孔的一侧面设置有弹性垫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垫块为弧形结构,所述弹性垫块的弧形开口朝向所述第二贯穿通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瓶体上设置有三个所述开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磁力搅拌器,所述烧瓶设置于所述磁力搅拌器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培养装置,包括上述的一种烧瓶,还包括储存瓶、排泄瓶、透析管,所述储存瓶连接有输入管,所述输入管上设置有第一蠕动泵,所述排泄瓶连接有排出管,所述排出管上设置有第二蠕动泵,所述输入管、透析管、排出管分别插入三个所述开口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烧瓶,包括瓶体,在瓶体上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开口,通过开口可连通瓶体内外,在开口内设置有用于夹紧管道的锁管装置,具体的,将外设的管道穿过第一贯穿通孔、第二贯穿通孔后插入到瓶体内,由于活动盘上锁紧块的弧形凹槽与底盘上的螺旋凸纹相互配合连接,而锁紧块通过滑轨滑槽连接于容纳槽,因此,转动活动盘时,锁紧块沿靠近或远离第二贯穿通孔的方向运动,即锁紧块伸出或收纳到容纳槽内,如此可对插入到第二贯穿通孔内的外设管道进行夹紧,可适应不同口径的管道,使用更加灵活,通用性更强,夹紧更加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锁管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培养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瓶体、2-底盘、3-活动盘、4-第一贯穿通孔、5-第二贯穿通孔、6-锁紧块、7-弹簧、8-弹性垫块、9-储存瓶、10-排泄瓶、11-透析管、12-输入管、13-排出管、14-第一蠕动泵、15-第二蠕动泵、16-锁管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一种烧瓶,包括瓶体1,所述瓶体1上设置有不少于一个开口的,所述开口内设置有锁管装置16,所述锁管装置16包括设置于所述开口内的底盘2、转动连接于所述底盘2顶侧的活动盘3、设置于所述活动盘3底侧的锁紧组件,所述活动盘3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贯穿通孔4,所述底盘2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二贯穿通孔5,所述第一贯穿通孔4与所述第二贯穿通孔5相互连通,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活动盘3底面的容纳槽、通过滑轨滑槽连接于所述容纳槽内的锁紧块6,所述容纳槽与所述第二贯穿通孔5相互连通,所述底盘2的顶面设置有螺旋凸纹,所述锁紧块6的底面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螺旋凸纹嵌入所述弧形凹槽内,所述活动盘3转动时,所述锁紧块6伸出所述第二贯穿通孔5或收入所述容纳槽内。由上述可知,本技术提供一种烧瓶,包括瓶体1,在瓶体1上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开口,通过开口可连通瓶体1内外,在开口内设置有用于夹紧管道的锁管装置16,具体的,将外设的管道穿过第一贯穿通孔4、第二贯穿通孔5后插入到瓶体1内,由于活动盘3上锁紧块6的弧形凹槽与底盘2上的螺旋凸纹相互配合连接,而锁紧块6通过滑轨滑槽连接于容纳槽,因此,转动活动盘3时,锁紧块6沿靠近或远离第二贯穿通孔5的方向运动,即锁紧块6伸出或收纳到容纳槽内,如此可对插入到第二贯穿通孔5内的外设管道进行夹紧,可适应不同口径的管道,使用更加灵活,通用性更强,夹紧更加方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组件环绕所述第二贯穿通孔5均匀设置有三个。三个锁紧块6同时运动,对外设管道进行锁紧,锁紧更加牢固稳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的弹簧7,所述弹簧7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容纳槽的内侧壁,所述弹簧7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锁紧块6上,所述锁紧块6伸出所述第二贯穿通孔5时,所述弹簧7为自然状态;所述锁紧块6收入所述容纳槽内时,所述弹簧7为压缩状态。锁紧块6伸出第二贯穿通孔5、并与外设的管道相抵后,外设的管道在震动下容易使锁紧块6松动,此时弹簧7与锁紧块6相抵,弹簧7产生的弹力使锁紧块6始终保持对外设管道压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紧块6靠近所述第二贯穿通孔5的一侧面设置有弹性垫块8。利用弹性垫块8可避免锁紧块6压破、刮花外设的管道,提高实用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垫块8为弧形结构,所述弹性垫块8的弧形开口朝向所述第二贯穿通孔5。多个弹性垫块8还可拼合形成一个圆环形,增大与外设管道之间的接触面积,夹紧得更加牢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瓶体1上设置有三个所述开口。如图2所示,一种培养装置,包括上述的一种烧瓶,还包括储存瓶9、排泄瓶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烧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所述瓶体(1)上设置有不少于一个开口的,所述开口内设置有锁管装置(16),所述锁管装置(16)包括设置于所述开口内的底盘(2)、转动连接于所述底盘(2)顶侧的活动盘(3)、设置于所述活动盘(3)底侧的锁紧组件,所述活动盘(3)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贯穿通孔(4),所述底盘(2)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二贯穿通孔(5),所述第一贯穿通孔(4)与所述第二贯穿通孔(5)相互连通,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活动盘(3)底面的容纳槽、通过滑轨滑槽连接于所述容纳槽内的锁紧块(6),所述容纳槽与所述第二贯穿通孔(5)相互连通,所述底盘(2)的顶面设置有螺旋凸纹,所述锁紧块(6)的底面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螺旋凸纹嵌入所述弧形凹槽内,所述活动盘(3)转动时,所述锁紧块(6)伸出所述第二贯穿通孔(5)或收入所述容纳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所述瓶体(1)上设置有不少于一个开口的,所述开口内设置有锁管装置(16),所述锁管装置(16)包括设置于所述开口内的底盘(2)、转动连接于所述底盘(2)顶侧的活动盘(3)、设置于所述活动盘(3)底侧的锁紧组件,所述活动盘(3)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贯穿通孔(4),所述底盘(2)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二贯穿通孔(5),所述第一贯穿通孔(4)与所述第二贯穿通孔(5)相互连通,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活动盘(3)底面的容纳槽、通过滑轨滑槽连接于所述容纳槽内的锁紧块(6),所述容纳槽与所述第二贯穿通孔(5)相互连通,所述底盘(2)的顶面设置有螺旋凸纹,所述锁紧块(6)的底面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螺旋凸纹嵌入所述弧形凹槽内,所述活动盘(3)转动时,所述锁紧块(6)伸出所述第二贯穿通孔(5)或收入所述容纳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环绕所述第二贯穿通孔(5)均匀设置有若干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的弹簧(7),所述弹簧(7)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容纳槽的内侧壁,所述弹簧(7)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楠,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