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连接管及移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588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连接管及移液装置。密封连接管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硬质透明的筒状,所述壳体包括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的内侧壁上、下连接部的内侧壁上均设有硅胶密封圈。移液装置包括密封连接管,还包括移液管、注射器,所述注射器包括针筒,所述下连接部密封套设在所述移液管的上部,所述上连接部密封套设在所述针筒的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避免出现吸取工具与移液管对接不严密的状况,简化实验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连接管及移液装置
本技术涉及实验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连接管及移液装置。
技术介绍
实验室用洗耳球来吸取液体到移液管中。吸液时,左手按压洗耳球,右手持移液管,将洗耳球捏紧后对准移液管的上方的开口,然后渐渐放松洗耳球,液体就会被吸上来。当所吸液体超过移液管刻度时,移开洗耳球,用右手食指迅速堵住移液管上方的开口,然后缓慢放液,至刻度线为止。放液时,对操作者操作技术要求较高,较难控制放液速度,容易导致所放液体超过刻度,导致吸液失败,需要重新吸取。操作过程中还可能导致液体倒吸入洗耳球中,这样会污染洗耳球。洗耳球与移液管上方的开口一旦对接不严密,就会导无法向上吸液。所以,用洗耳球与移液管来吸取液体的操作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用洗耳球与移液管来吸取液体的操作非常不方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密封连接管,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硬质透明的筒状,所述壳体包括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的内侧壁上、下连接部的内侧壁上均设有硅胶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材质为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丙烯。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移液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密封连接管,还包括移液管、注射器,所述注射器包括针筒,所述下连接部密封套设在所述移液管的上部,所述上连接部密封套设在所述针筒的下部。进一步地,所述针筒上设有第一螺纹,所述上连接部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硅胶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二螺纹的下方,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螺接。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套设在所述针筒上,所述连接套筒套与所述针筒固接,所述第一螺纹设于所述连接套筒的外侧壁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避免出现吸取工具与移液管对接不严密的状况,可以单手操作,简化实验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密封连接管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套筒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至图3,这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具体地:一种密封连接管,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硬质透明的筒状,所述壳体包括上连接部21和下连接部22,所述上连接部21的内侧壁上、下连接部22的内侧壁上均设有硅胶密封圈23。本申请的结构的使用方法是,将下连接部22套在移液管3的上部,利用硅胶密封圈23密封连接下连接部22与移液管3,将上连接部21套设在吸取工具的下部,利用硅胶密封圈23密封连接上连接部21与吸取工具,吸取工具可以从现有的工具中选择,例如洗耳球、注射器1。硬质的密封连接管,可以实现移液管3与吸取工具的位置相对固定,实验时可以单手操作,操作方便。由于在吸取液体时,需要实验人员弯腰时刻观察液面高度,单手操作使得实验人员可以方便地调节姿态。由于密封连接管是透明的,可以方便观察吸取工具的位置,特别是注射器针头的位置,避免注射器将密封连接管刺破造成漏气。使用本申请的结构,可以避免出现吸取工具与移液管对接不严密的状况,简化实验操作。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材质为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丙烯。上述三种材料的透明度都较高,注塑生产的成本也较低,并且硬度适中。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移液装置,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密封连接管,还包括移液管3、注射器1,所述注射器1包括针筒,所述下连接部22密封套设在所述移液管3的上部,所述上连接部21密封套设在所述针筒的下部。进一步地,所述针筒上设有第一螺纹,所述上连接部21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硅胶密封圈23设于所述第二螺纹的下方,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螺接。采用该结构,可以将密封连接管与注射器1固接,由于注射器1只是起到抽取空气将液体抽入移液管3中的作用,不会与液体接触,无需清洗,正常情况下密封连接管也不会与液体接触,无需清洗,所以将密封连接管与注射器1固接可以减少实验操作步骤。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套设在所述针筒上,所述连接套筒套与所述针筒固接,所述第一螺纹设于所述连接套筒的外侧壁上。现有的针筒壁厚较薄,不容易在现有的针筒上加工出螺纹,可以单独制作带螺纹的套筒,再将所述套筒粘接或焊接在针筒上,以节省制作成本。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括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连接管,所述密封连接管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硬质透明的筒状,所述壳体包括上连接部(21)和下连接部(22),所述上连接部(21)的内侧壁上、下连接部(22)的内侧壁上均设有硅胶密封圈(23);还包括移液管(3)、注射器(1),所述注射器(1)包括针筒,所述下连接部(22)密封套设在所述移液管(3)的上部,所述上连接部(21)密封套设在所述针筒的下部;所述针筒上设有第一螺纹,所述上连接部(21)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硅胶密封圈(23)设于所述第二螺纹的下方,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连接管,所述密封连接管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硬质透明的筒状,所述壳体包括上连接部(21)和下连接部(22),所述上连接部(21)的内侧壁上、下连接部(22)的内侧壁上均设有硅胶密封圈(23);还包括移液管(3)、注射器(1),所述注射器(1)包括针筒,所述下连接部(22)密封套设在所述移液管(3)的上部,所述上连接部(21)密封套设在所述针筒的下部;所述针筒上设有第一螺纹,所述上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梦玲李艳萍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