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除霜模式的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热泵机组技术

技术编号:2479586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进入除霜模式的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热泵机组,所述控制方法可用于对热泵机组进行控制,检测热泵机组的实时制热量Q、低压管压力P、空气换热器的翅片的盘管温度T3;仅当同时检测到实时制热量Q降低且实时制热量Q小于理论制热量Q1的设定倍数、低压管压力P变低、翅片盘管温度T3<0时,控制热泵机组进入除霜模式。当检测到低压管压力变低,散热器4的翅片盘管温度低于0度,说明热泵发生结霜,实时制热量Q降低且实时制热量Q小于理论制热量Q1的设定倍数,说明结霜现象严重,已经影响到热泵的制热,此时控制热泵进行除霜,避免在恶劣环境下进入化霜太晚或在湿度较低的环境下进入化霜太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进入除霜模式的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热泵机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泵
,具体涉及进入除霜模式的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热泵机组。
技术介绍
空气源热泵机组在低温高湿环境下制热运行时,当机组翅片表面温度低于空气露点温度及低于0℃,机组翅片表面会结霜,而结霜会严重影响空气能热泵机组的制热性能。换热器结霜初期,结霜量较少时,翅片霜层的粗糙作用和均化作用对提高总传热系数和翅片效率有利,机组制热量下降趋势不明显甚至有增大的趋势,经试验验证,机组制热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制热量先略微增大,然后减小,到达某一零界点时,急剧减小。但随着霜层不断增厚,逐渐覆盖整个蒸发器并成长为稳定的霜层,霜层的导热热阻成为影响传热系数的主要方面,总传热系数出现下降同时由于霜层增加,造成空气流动阻力增加,换热器风量较小,机组制热量急剧下降,因此需要合理确定进入化霜的时间。目前常用的除霜方法有:1、定时除霜控制法,当机组运行至设定时间时切换至除霜模式;2、温度-时间除霜控制法,当检测翅片换热器盘管温度低于设定值及运行至设定时间时机组进入除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进入除霜模式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可用于对热泵机组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n检测热泵机组的实时制热量Q、低压管压力P、空气换热器(4)的盘管温度T3;/n仅当同时检测到实时制热量Q降低且实时制热量Q小于理论制热量Q1的设定倍数、低压管压力P变低、盘管温度T3<0时,控制机组热泵进入除霜模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进入除霜模式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可用于对热泵机组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
检测热泵机组的实时制热量Q、低压管压力P、空气换热器(4)的盘管温度T3;
仅当同时检测到实时制热量Q降低且实时制热量Q小于理论制热量Q1的设定倍数、低压管压力P变低、盘管温度T3<0时,控制机组热泵进入除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入除霜模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制热量Q具体小于理论制热量Q1的0.7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入除霜模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制热量Q=A*q*(T2-T1),其中q为热泵机组中制冷剂换热器(8)的冷流体流量,A为根据冷流体的介质确定的公式系数,T2为制冷剂换热器(8)的冷流体流出温度,T1为制冷剂换热器(8)的冷流体流入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入除霜模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流体的介质为水,所述公式系数A为1.16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入除霜模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仅在热泵机组中压缩机(1)连续运行第一设定时长之后才进行所述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入除霜模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热泵机组中制冷剂换热器(8)的冷流体流出温度T2及热泵机组周边的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理论制热量Q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先应李丹吕东建李福水刘康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