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屏障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562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空气屏障器,包括壳体、风机组件、第一旋转筒、第二旋转筒、过滤件、供电装置,第一旋转筒能够转动的套接在壳体的一端,第二旋转筒能够转动的套接在壳体另一端,风机组件固定在壳体内部;壳体包括进风壳体、出风壳体,进风壳体的一端能够转动的与出风壳体的一端连接,进风壳体上具有进风口,出风壳体上具有出风口,风机组件与供电装置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实现净化空气、调节温度、阻碍唾液、飞沫以及其它杂质,更加适合室外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屏障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优化设备,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空气屏障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空气净化往往局限在室内,对于室外的一些活动,如爱运动的人在夏天的烈阳里热的满头大汗,爱旅行的人担心太阳的辐射让你的皮肤发黑,花粉过敏的人担心花开的季节,与人交谈时担心吸入飞沫等,往往无法做到净化、调温等作用,不能满足室外的使用情况。且室内的优化空气的设备,往往只能达到净化或杀菌的作用,作用比较单一。如申请号:201921196443.7,公开一种空气净化换氧调温一体机,其包括室外挂机(1)、室内空气过滤器(2)和室内挂机(6),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挂机(1)包括密封式壳体(1.1),所述密封式壳体(1.1)设有进风口(1.2)且所述密封式壳体(1.1)中设有抽风送风一体机(1.3),所述进风口(1.2)通过第一送风管道(3)与所述室内空气过滤器(2)相连,所述室内空气过滤器(2)通过第二送风管道(4)与所述抽风送风一体机(1.3)的抽风口相连,所述抽风送风一体机(1.3)的送风口通过第三送风管道(5)与所述室内挂机(6)相连,所述室内挂机(6)包括外壳(6.1),所述外壳(6.1)具有进气口(6.2)和出气口(6.3),所述外壳(6.2)内具有温度传感器(6.4)、电加热器(6.5)和制冷机(6.6),所述外壳(6.1)的外侧设有控制器(6.7),所述温度传感器(6.4)、电加热器(6.5)和制冷机(6.6)都与所述控制器(6.7)相连。虽然该专利可以实现净化、换氧、调温等作用,但不适应与室外,不能满足室外对空气的要求。现有技术中,在室外进行降温,主要采用手持式的风扇,但该设备需要手持,使用一段时间后疲惫感倍增;针对担心花粉过敏等,采用佩戴口罩,但佩戴口罩时间久了,感觉较闷,舒适感较差。总之,缺少一种能够在室外实现调温、隔绝不良空气、又便携的设备。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满足人们在室外时对空气质量的要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空气屏障器,包括壳体、风机组件、第一旋转筒、第二旋转筒、过滤件、供电装置,第一旋转筒能够转动的套接在壳体的一端,第二旋转筒能够转动的套接在壳体另一端,风机组件固定在壳体内部;壳体包括进风壳体、出风壳体,进风壳体的一端能够转动的与出风壳体的一端连接,进风壳体上具有进风口,出风壳体上具有出风口,风机组件与供电装置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风机组件将风由进风口引入,并经过过滤件进行过滤后,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的雾霾、病毒、细菌、花粉等微小颗粒由出风口吹出,将该空气屏障器置于面部或颈部周围进行快速降温,起到净化、调节温度的作用;通过第一旋转筒与第二旋转筒固定在帽子上,且第一旋转筒与第二旋转筒与壳体能够旋转,结合进风壳体能够转动的与出风壳体连接,实现进风口与出风口的角度调节,不需要对面部进行降温时,可在面部10公分左右处形成一层隐形的空气屏障墙,隔断空气中的唾液、飞沫以及其它杂质;因此,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净化空气、调节温度、阻碍唾液、飞沫以及其它杂质,更加适合室外使用。优选的,所述进风壳体与所述出风壳体均为圆筒形结构,所述进风壳体的一端具有圆周方向的凹槽或凸缘,所述出风壳体的一端具有圆周方向的凸缘或凹槽,所述进风壳体与出风壳体通过凸缘卡入凹槽内连接。通过凸缘与凹槽的连接方式,一方面实现二者的卡接、限位,另一方面实现转动连接,简单可靠。优选的,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第一旋转筒与所述第二旋转筒上具有卡扣,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卡扣上,太阳能电池板与供电装置连接。通过卡扣卡接在帽檐上,体积小、使用方便,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在户外对供电装置进行充电,维持使用时间。优选的,所述供电装置包括电池盒、电池,电池盒安装在出风壳体内,电池内置在电池盒内,电池与风机连接。优选的,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旋转轴,旋转轴固定安装在进风壳体内,风机能够转动的安装在旋转轴上。风机有直扇叶和双涡轮扇叶两种。优选的,还包括出风套筒,出风套筒能够转动的套接在出风壳体外部,出风套筒具有开口,开口与出风口重合或部分重合时形成出风通道。出风套筒与出风壳体能够转动连接,使得开口与出风口实现重合的程度,决定实际出风面积,调节出风大小。优选的,还包括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安装在出风壳体内,加热装置与供电装置连接。通过加热丝实现温度调节,在寒冷的积极可以吹出暖风。优选的,还包括香囊槽,香囊槽安装在出风壳体内,香囊槽中内置香囊。香囊的使用为空气增加香味。优选的,还包括音箱组件,音箱组件包括音箱仓、音箱,音箱仓固定安装在壳体上,音箱安装在音箱仓内部,音箱与供电装置连接。音箱可以是蓝牙音箱,用于播放音频。优选的,所述过滤件为PM2.5过滤棉。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的雾霾、病毒、细菌、花粉等微小颗粒,净化空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风机组件将风由进风口引入,并经过过滤件进行过滤后,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的雾霾、病毒、细菌、花粉等微小颗粒由出风口吹出,将该空气屏障器置于面部或颈部周围进行快速降温,起到净化、调节温度的作用;通过第一旋转筒与第二旋转筒固定在帽子上,且第一旋转筒与第二旋转筒与壳体能够旋转,结合进风壳体能够转动的与出风壳体连接,实现进风口与出风口的角度调节,不需要对面部进行降温时,可在面部10公分左右处形成一层隐形的空气屏障墙,隔断空气中的唾液、飞沫以及其它杂质;因此,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净化空气、调节温度、阻碍唾液、飞沫以及其它杂质,更加适合室外使用。(2)通过凸缘与凹槽的连接方式,一方面实现二者的卡接、限位,另一方面实现转动连接,简单可靠;(3)出风套筒与出风壳体能够转动连接,使得开口与出风口实现重合的程度,决定实际出风面积,调节出风大小;(4)通过加热丝实现温度调节,在寒冷的积极可以吹出暖风;通过香囊的使用为空气增加香味音箱可以是蓝牙音箱,用于播放音频;可以实现多种功能;(5)可以将本专利技术卡接在帽檐上,用于户外活动,或放置在桌面上,或用于汽车内,体积较小,使用方式众多,可满足不同场合,不同人群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空气屏障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空气屏障器的爆炸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空气屏障器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剖视图;图5是进风壳体的爆炸图;图6是出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三中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出风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出风示意图;图10是形成空气屏障示意图。图中标号:壳体1、进风壳体11、进风筒111、进风底板112、出风壳体12、空腔121、香囊槽122、风机组件2、风机21、第一旋转筒3、卡扣31、第二旋转筒4、过滤件5、供电装置6、电池61、电池槽封板62、音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空气屏障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风机组件、第一旋转筒、第二旋转筒、过滤件、供电装置,第一旋转筒能够转动的套接在壳体的一端,第二旋转筒能够转动的套接在壳体另一端,风机组件固定在壳体内部;壳体包括进风壳体、出风壳体,进风壳体的一端能够转动的与出风壳体的一端连接,进风壳体上具有进风口,出风壳体上具有出风口,风机组件与供电装置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空气屏障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风机组件、第一旋转筒、第二旋转筒、过滤件、供电装置,第一旋转筒能够转动的套接在壳体的一端,第二旋转筒能够转动的套接在壳体另一端,风机组件固定在壳体内部;壳体包括进风壳体、出风壳体,进风壳体的一端能够转动的与出风壳体的一端连接,进风壳体上具有进风口,出风壳体上具有出风口,风机组件与供电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屏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壳体与所述出风壳体均为圆筒形结构,所述进风壳体的一端具有圆周方向的凹槽或凸缘,所述出风壳体的一端具有圆周方向的凸缘或凹槽,所述进风壳体与出风壳体通过凸缘卡入凹槽内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屏障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第一旋转筒与所述第二旋转筒上具有卡扣,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卡扣上,太阳能电池板与供电装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屏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包括电池盒、电池,电池盒安装在出风壳体内,电池内置在电池盒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战
申请(专利权)人:泗县恒星烫画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