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瓦斯输气管道监测传感器取气冷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530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矿瓦斯输气管道监测传感器取气冷凝装置,将取气冷凝装置安装在输气管道上进行自动取气,包括用于连接输气管道的管道连接座组件、用于自动抽取输气管道内的气体并可排水的取气排水组件、用于对抽取的气体进行冷凝的冷凝组件以及用于连接传感器的传感器安装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煤矿瓦斯输气管道监测传感器取气冷凝装置及取气方法,在排(输)气管道即正压侧管道上配套传感器使用,装置一体化结构设计,安装维护简单,高效的结构设计实现气样的快速降温,简单可靠的自排水设计节省了人员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矿瓦斯输气管道监测传感器取气冷凝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矿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煤矿瓦斯输气管道监测传感器取气冷凝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瓦斯抽采系统的地面泵站安装有水环式真空环泵、水封阻火器等设备,造成排(输)气管道即正压侧管道内水汽大,温度高(冬季温差接近50℃)。高温度气样进入传感器探头内部易产生冷凝水,造成气体类传感器的精度和寿命受到影响和损害。目前在排(输)气管道即正压侧管道上取气装置主要分为四类:1、取气底座加延长PVC管,传感器安装在高处,存在安装复杂,PVC材质易老化等问题;2、采用再生干燥剂去除水分,需要经常更换干燥剂,成本高且不适用于长期监测的除湿降温需要;3、复杂的降温除湿结构,存在人员维护保养频繁的问题;4、在传感器外部安装保温材料缩小温差,该方法未彻底解决温差问题,同时存在现场杂乱不易更换传感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煤矿瓦斯输气管道监测传感器取气冷凝装置,安装方便、免维护、能解决气样与传感器探头温度不小于50℃温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煤矿瓦斯输气管道监测传感器取气冷凝装置,包括用于连接输气管道的管道连接座组件、用于自动抽取输气管道内的气体并可排水的取气排水组件、用于对抽取的气体进行冷凝的冷凝组件以及用于连接传感器的传感器安装组件;所述管道连接座组件包括管道连接座本体及第一紧固件,所述管道连接座本体固定在输气管道上,管道连接座本体可通过第一紧固件与取气排水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取气排水组件包括接水盘、差压挡板、取气管、回气管,所述接水盘顶端具有空腔,接水盘底端可通过第一紧固件与管道连接座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取气管、回气管固定在接水盘底端,取气管、回气管顶端分别与接水盘的空腔连通,取气管、回气管底端可通过管道连接座本体与输气管道连通,所述差压挡板固定在接水盘底端并设置在取气管、回气管之间,且差压挡板底端低于取气管、回气管底端;所述冷凝组件包括冷凝器主体、一体式盘旋气道、回气连接管及第二紧固件,所述一体式盘旋气道固定在冷凝器主体内,所述回气连接管设置在一体式盘旋气道内,冷凝器主体顶端开设有取气口及回气口,所述取气口通过一体式盘旋气道与取气管连通形成取气回路,所述回气口通过回气连接管与回气管连通形成回气回路,冷凝器主体底端通过第二紧固件与接水盘可拆卸连接;所述传感器安装组件包括壳体、T型块、流量控制器及第三紧固件,所述壳体内具有腔室,所述腔室分别与取气口、回气口连通,壳体通过第三紧固件与冷凝器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T型块固定在壳体内,所述流量控制器安装在腔室的回气侧。为了便于拆装管道连接座本体及接水盘,并保证两者之间的密封性,所述管道连接座本体顶端具有第一安装盘,所述第一安装盘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接水盘底端具有第二安装盘,第二安装盘底端开设有凹槽,第一安装盘、第二安装盘内通过第一密封圈密封连接,第一安装盘、第二安装盘外通过第一紧固件可拆卸连接。为了保证隔热效果并防止气体泄漏,所述冷凝器主体底端与接水盘之间设置有第一级挡热组件,所述第一级挡热组件包括挡热圈、上密封圈及下密封圈,冷凝器主体底端与接水盘顶端之间通过挡热圈连接,所述挡热圈顶端通过上密封圈与冷凝器主体底端密封,挡热圈底端通过下密封圈与冷凝器主体底端密封。为了便于装配一体式盘旋气道,所述一体式盘旋气道顶端通过第四紧固件与冷凝器主体可拆卸连接。为了保证回气的密封性,所述回气连接管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密封件。为了便于安装T型块,所述T型块通过第五紧固件固定在壳体内的中心。为了起到更好的隔热效果,所述冷凝器主体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级挡热组件。上述煤矿瓦斯输气管道监测传感器取气冷凝装置的取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将管道连接座组件安装在输气管道上;(2)然后装配取气排水组件、冷凝组件及传感器安装组件,并将取气排水组件插接入管道连接座组件内并与输气管道内腔连通;(3)输气管道内流动的气流在差压档板两侧分别形成高压区及低压区,高压气体经取气管进入一体式盘旋气道内,气体经一体式盘旋气道热量交换,降温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沿一体式盘旋气道回流到输气管道内,冷却后的气体向传感器提供气样,并依次通过流量控制器、回气连接管、回气管回流到输气管道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取气冷凝装置及取气方法,在排(输)气管道即正压侧管道上配套传感器使用,装置一体化结构设计,安装维护简单,高效的结构设计实现气样的快速降温,简单可靠的自排水设计节省了人员维护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煤矿瓦斯输气管道监测传感器取气冷凝装置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煤矿瓦斯输气管道监测传感器取气冷凝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取气排水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取气排水组件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式盘旋气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式盘旋气道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所示的煤矿瓦斯输气管道监测传感器取气冷凝装置,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用于连接输气管道1的管道连接座组件2、用于自动抽取输气管道1内的气体并可排水的取气排水组件3、用于对抽取的气体进行冷凝的冷凝组件4以及用于连接传感器的传感器安装组件5,各组件之间通过紧固件实现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如图2所示的管道连接座组件,含管道连接座本体21、密封圈22、∮64尺寸的卡箍23。管道连接座本体21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加工,施工时焊装在输气管道正上方。管道连接座本体21上端采用∮64尺寸快装卡盘设计可与上部取气排水组件通过卡箍23快速连接。管道连接座本体21与取气排水组件间通过密封圈22密封,防止气体泄漏。如图2-4所示的取气排水组件,含差压档板34、取气管32、回气管33、接水盘31。差压档板34将取气管32、回气管33隔开,并将回气管33部分包裹,输气管道内流动的气流在差压档板34前部形成高压区,后部形成低压区。高压气体通过取气管32进入装置并从回气管33返回输气管道,实现了采集气样的功能。取气管32、回气管33的内径设计为12mm可避免被水珠、煤灰堵塞形成梗阻。接水盘31采用V型的结构设计,可将上部滴落的冷凝水快速汇集到底部并依靠引力通过取气管32向下排入输气管道中,其接水盘31底部具有第二安装盘314,用于与管道连接座本体顶部的第一安装盘配合安装,其顶部具有第三安装盘313,用于与冷凝器主体底端配合安装。接水盘31上开设有进气管口311及回气管接口312,进气管口311与取气管32接通,回气管接口312与回气管33接通。如图2、图5、图6所示的冷凝组件,由冷凝器主体41、一体式盘旋气道42、回气连接管43、紧固件44、密封平垫47、外紧固件46组成。冷凝器主体41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瓦斯输气管道监测传感器取气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输气管道的管道连接座组件、用于自动抽取输气管道内的气体并可排水的取气排水组件、用于对抽取的气体进行冷凝的冷凝组件以及用于连接传感器的传感器安装组件;/n所述管道连接座组件包括管道连接座本体及第一紧固件,所述管道连接座本体固定在输气管道上,管道连接座本体可通过第一紧固件与取气排水组件可拆卸连接;/n所述取气排水组件包括接水盘、差压挡板、取气管、回气管,所述接水盘顶端具有空腔,接水盘底端可通过第一紧固件与管道连接座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取气管、回气管固定在接水盘底端,取气管、回气管顶端分别与接水盘的空腔连通,取气管、回气管底端可通过管道连接座本体与输气管道连通,所述差压挡板固定在接水盘底端并设置在取气管、回气管之间,且差压挡板底端低于取气管、回气管底端;/n所述冷凝组件包括冷凝器主体、一体式盘旋气道、回气连接管及第二紧固件,所述一体式盘旋气道固定在冷凝器主体内,所述回气连接管设置在一体式盘旋气道内,冷凝器主体顶端开设有取气口及回气口,所述取气口通过一体式盘旋气道与取气管连通形成取气回路,所述回气口通过回气连接管与回气管连通形成回气回路,冷凝器主体底端通过第二紧固件与接水盘可拆卸连接;/n所述传感器安装组件包括壳体、T型块、流量控制器及第三紧固件,所述壳体内具有腔室,所述腔室分别与取气口、回气口连通,壳体通过第三紧固件与冷凝器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T型块固定在壳体内,所述流量控制器安装在腔室的回气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瓦斯输气管道监测传感器取气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输气管道的管道连接座组件、用于自动抽取输气管道内的气体并可排水的取气排水组件、用于对抽取的气体进行冷凝的冷凝组件以及用于连接传感器的传感器安装组件;
所述管道连接座组件包括管道连接座本体及第一紧固件,所述管道连接座本体固定在输气管道上,管道连接座本体可通过第一紧固件与取气排水组件可拆卸连接;
所述取气排水组件包括接水盘、差压挡板、取气管、回气管,所述接水盘顶端具有空腔,接水盘底端可通过第一紧固件与管道连接座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取气管、回气管固定在接水盘底端,取气管、回气管顶端分别与接水盘的空腔连通,取气管、回气管底端可通过管道连接座本体与输气管道连通,所述差压挡板固定在接水盘底端并设置在取气管、回气管之间,且差压挡板底端低于取气管、回气管底端;
所述冷凝组件包括冷凝器主体、一体式盘旋气道、回气连接管及第二紧固件,所述一体式盘旋气道固定在冷凝器主体内,所述回气连接管设置在一体式盘旋气道内,冷凝器主体顶端开设有取气口及回气口,所述取气口通过一体式盘旋气道与取气管连通形成取气回路,所述回气口通过回气连接管与回气管连通形成回气回路,冷凝器主体底端通过第二紧固件与接水盘可拆卸连接;
所述传感器安装组件包括壳体、T型块、流量控制器及第三紧固件,所述壳体内具有腔室,所述腔室分别与取气口、回气口连通,壳体通过第三紧固件与冷凝器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T型块固定在壳体内,所述流量控制器安装在腔室的回气侧。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志龙顾仁勇张操
申请(专利权)人: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