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电叶片及风机,风电叶片包括叶片本体和柔性延伸部。叶片本体包括吸力面和压力面。柔性延伸部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连接于吸力面,第二端部自由地向叶片本体的后缘延伸,柔性延伸部能够产生被动变形,进而改变气流沿吸力面的流动轨迹。其中,柔性延伸部开设有多个通孔,气流能够穿过多个通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电叶片及风机
本专利技术总体来说涉及风力发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电叶片,及安装该风电叶片的风机。
技术介绍
变桨型风轮叶片运行中,由于叶根位置相对叶尖位置在旋转平面内转速较小,当风速相同,最大弦长附近截面迎角比叶尖位置迎角大。随着风速的增加,在风速未达到额定风速时,最大弦长附近截面迎角是逐渐增加的,在额定风速时迎角达到一个较高的数值,叶片此时产生最大输出功率。随着风速的增加,叶片为了保持额定功率,进行变桨动作。当风速大于额定风速以后,随着风速的增加,最大弦长附近截面攻角也是逐渐增加的,直至风速达到切出风速。在风速达到额定风速前和风速达到切出风速前一部分风速段,最大弦长附近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迎角过大现象,迎角过大造成气流发生分离,导致发电量下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在叶片的吸力面的后缘侧增加可变形装置,通过可变形装置的被动变形,来改变后缘侧的翼型,进而改变整个后缘侧的气流流动。然,可变形装置在长时间的变形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振动,增加了疲劳损坏的风险,甚至从吸力面上脱落。在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风电叶片,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发生振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安装有上述风电叶片的风机。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风电叶片,包括叶片本体和柔性延伸部。叶片本体包括吸力面和压力面;柔性延伸部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连接于所述吸力面,所述第二端部自由地向所述叶片本体的后缘延伸,所述柔性延伸部能够产生被动变形,进而改变气流沿所述吸力面的流动轨迹;其中,所述柔性延伸部开设有多个通孔,气流能够穿过多个所述通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柔性延伸部呈板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多个所述通孔靠近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吸力面的连接处;和/或,多个所述通孔靠近所述叶片本体的后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端部连接于所述吸力面的预设区域,所述预设区域是指距离所述叶片本体的前缘的弦长的40%-9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预设区域是指距离所述叶片本体的前缘的弦长的40%-7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柔性延伸部包括延伸部本体以及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设置于所述延伸部本体的朝向所述叶片本体的前缘的一端,所述弯折部包括向所述叶片本体的后缘延伸的折边,所述折边连接于所述吸力面的外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弯折部朝向所述叶片本体的前缘的一侧形成一斜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弯折部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起始于所述折边的朝向所述前缘的端面,且沿所述吸力面向所述前缘延伸,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叶片本体的前缘的一侧形成一斜面,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吸力面的外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柔性延伸部一体成型于所述吸力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吸力面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二部连接于所述第一部朝向所述叶片本体的后缘的一端,且向所述风电叶片的后缘延伸,所述柔性延伸部的所述第一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部朝向所述叶片本体的后缘的端面,所述柔性延伸部的背离所述第二部的一侧壁与所述第一部的外壁平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叶片本体的后缘具有开口,所述柔性延伸部的所述第一端部起始于所述吸力面的朝向所述叶片本体的后缘的端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风电叶片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柔性延伸部的背离所述吸力面的一侧,所述第一加强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吸力面;和/或,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柔性延伸部的朝向所述吸力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加强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吸力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柔性延伸部设有引流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引流结构包括:引流管,连接于所述柔性延伸部,所述引流管的一端显露于所述柔性延伸部的背离所述吸力面的侧壁,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显露于所述柔性延伸部的朝向所述吸力面的侧壁;和/或,凹槽,设置于所述柔性延伸部的背离所述吸力面的表面,所述凹槽由所述柔性延伸部的所述第一端部向所述第二端部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柔性延伸部具有加强肋,所述加强肋自所述第一端部向所述第二端部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柔性延伸部的所述第二端部的端面超出所述叶片本体的后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柔性延伸部的超出所述叶片本体的后缘的部分的弦向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叶片本体的弦长的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柔性延伸部的超出所述叶片本体的后缘的部分具有弯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柔性延伸部为多个,多个所述柔性延伸部沿所述叶片本体的轴向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柔性延伸部的相对的两个端面之间相距0-200m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风电叶片。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风电叶片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由于柔性延伸部开设有多个通孔,使得气流能够穿过多个通孔,气流的连续流动,破坏了原有后缘侧存在的涡流,避免了柔性延伸部的振动,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柔性延伸部的频繁振动所造成的损坏,减少了不必要的更换成本,进而提高了发电量。同时,由于柔性延伸部开设有多个通孔,不仅减轻了整体柔性延伸部的重量,而且增加了其柔性,更有利于变形。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风电叶片安装柔性延伸部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柔性延伸部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柔性延伸部具有弯折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柔性延伸部具有弯折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柔性延伸部一体成型于叶片本体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柔性延伸部一体成型于叶片本体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风电叶片设置有第一加强件的示意图。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风电叶片设置有第二加强件的示意图。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柔性延伸部具有倒角的示意图。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柔性延伸部具有引流结构的示意图。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柔性延伸部具有加强肋的示意图。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柔性延伸部超出叶片本体的后缘的示意图。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n叶片本体,包括吸力面和压力面;以及/n柔性延伸部,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连接于所述吸力面,所述第二端部自由地向所述叶片本体的后缘延伸,所述柔性延伸部能够产生被动变形,进而改变气流沿所述吸力面的流动轨迹;/n其中,所述柔性延伸部开设有多个通孔,气流能够穿过多个所述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叶片本体,包括吸力面和压力面;以及
柔性延伸部,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连接于所述吸力面,所述第二端部自由地向所述叶片本体的后缘延伸,所述柔性延伸部能够产生被动变形,进而改变气流沿所述吸力面的流动轨迹;
其中,所述柔性延伸部开设有多个通孔,气流能够穿过多个所述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延伸部呈板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靠近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吸力面的连接处;和/或,多个所述通孔靠近所述叶片本体的后缘。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连接于所述吸力面的预设区域,所述预设区域是指距离所述叶片本体的前缘的弦长的40%-9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区域是指距离所述叶片本体的前缘的弦长的40%-70%。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延伸部包括延伸部本体以及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设置于所述延伸部本体的朝向所述叶片本体的前缘的一端,所述弯折部包括向所述叶片本体的后缘延伸的折边,所述折边连接于所述吸力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朝向所述叶片本体的前缘的一侧形成一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起始于所述折边的朝向所述前缘的端面,且沿所述吸力面向所述前缘延伸,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叶片本体的前缘的一侧形成一斜面,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吸力面。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延伸部一体成型于所述吸力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力面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二部连接于所述第一部朝向所述叶片本体的后缘的一端,且向所述风电叶片的后缘延伸,所述柔性延伸部的所述第一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部朝向所述叶片本体的后缘的端面,所述柔性延伸部的背离所述第二部的一侧壁与所述第一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良,李磊,周捍珑,方致阳,乔玉军,郝赫为,
申请(专利权)人: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