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屈曲约束翼缘连接组件的梁柱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406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屈曲约束翼缘连接组件的梁柱节点,含屈曲约束翼缘连接组件的梁柱节点包括:框架柱、框架梁、腹板连接组件和翼缘连接组件,其中,翼缘连接组件包括:核心板、填充板和约束板,核心板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设于柱侧外伸短梁翼板和框架梁翼板之间,约束板可活动地设于核心板远离框架梁翼板的一侧,填充板可活动地设于核心板的前后两侧,填充板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与柱侧外伸短梁翼板和框架梁翼板连接,填充板的厚度大于核心板的厚度。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含屈曲约束翼缘连接组件的梁柱节点,具有较高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在地震后可以较快地恢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屈曲约束翼缘连接组件的梁柱节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含屈曲约束翼缘连接组件的梁柱节点。
技术介绍
地震是人类历史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如果设计时没有考虑震后可修复对策,有可能很难修复或因修复时间很长而严重影响灾后的应急和正常使用。设计出一种可恢复功能结构、构件或者连接节点,在地震后能较快地恢复其正常使用功能,已成为可持续发展工程结构抗震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含屈曲约束翼缘连接组件的梁柱节点,所述含屈曲约束翼缘连接组件的梁柱节点,具有较高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在地震后可以较快地恢复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含屈曲约束翼缘连接组件的梁柱节点,所述含屈曲约束翼缘连接组件的梁柱节点包括:框架柱、框架梁、腹板连接组件和翼缘连接组件,所述框架柱包括:柱体段和柱侧外伸短梁段,所述柱侧外伸短梁段一体成型在所述柱体段的一侧,所述柱侧外伸短梁段包括柱侧外伸短梁腹板和设于所述柱侧外伸短梁腹板上下两端的柱侧外伸短梁翼板,所述框架梁可枢转地设于所述柱侧外伸短梁段远离所述柱体段的一端,所述框架梁包括框架梁腹板和设于所述框架梁腹板上下两端的框架梁翼板,所述腹板连接组件设于所述柱侧外伸短梁段和所述框架梁之间,用于连接所述柱侧外伸短梁腹板和所述框架梁腹板,所述翼缘连接组件包括:核心板、填充板和约束板,所述核心板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柱侧外伸短梁翼板和所述框架梁翼板之间,所述约束板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核心板远离所述框架梁翼板的一侧,所述填充板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核心板的前后两侧,所述填充板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与所述柱侧外伸短梁翼板和所述框架梁翼板连接,所述填充板的厚度大于所述核心板的厚度。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含屈曲约束翼缘连接组件的梁柱节点,通过将核心板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设于柱侧外伸短梁翼板和框架梁翼板之间、约束板可活动地设于核心板远离框架梁翼板的一侧、填充板可活动地设于核心板的两侧,使得在遭遇地震等不良因素的过程中,框架梁相对于框架柱发生相对转动时,约束板和填充板可以相对于框架梁翼板活动,使得梁柱节点的主要塑性变形集中在核心板上,通过约束板对核心板的侧向变形进行约束,使核心板屈服而不屈曲,从而使得核心板可以消耗地震能量,而梁柱节点的其他结构不会损坏,同时,在核心板损伤后,可以快速地更换核心板,以降低地震后的修复成本,提高梁柱节点的修复效率。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含屈曲约束翼缘连接组件的梁柱节点,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翼缘连接组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翼缘连接组件分别位于上下两个所述框架梁翼板远离所述框架梁腹板的一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核心板包括:耗能部、两个过渡部和两个连接部,两个所述过渡部分别设于所述耗能部的两端,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设于所述过渡部远离所述耗能部的一端,且从所述连接部至所述耗能部的方向上,所述核心板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柱侧外伸短梁腹板和所述框架梁腹板中的一个上形成有圆弧凸起,所述柱侧外伸短梁腹板和所述框架梁腹板中的另一个上形成有与所述圆弧凸起间隙配合的圆弧凹槽,所述框架梁适于围绕所述圆弧凸起的圆心转动。可选地,所述腹板连接组件包括:腹板连接件和第一紧固件,所述腹板连接件设于所述框架梁的在前后方向的至少一侧,所述腹板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与所述柱侧外伸短梁腹板和所述框架梁腹板相连,所述圆弧凸起的圆心处形成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腹板连接件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紧固件适于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框架梁腹板适于围绕所述第一紧固件转动。可选地,所述腹板连接件、所述柱侧外伸短梁腹板和所述框架梁腹板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第一螺栓滑移槽,所述腹板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适于穿过所述第一螺栓滑移槽,以将所述腹板连接件安装在所述柱侧外伸短梁腹板和所述框架梁腹板之间,所述第二紧固件适于沿所述第一螺栓滑移槽滑动。进一步地,所述腹板连接件上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一螺栓滑移槽,多个所述螺栓滑移槽围绕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周向均匀间隔开设置,所述第一螺栓滑移槽形成为弧形槽或者矩形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填充板、所述柱侧外伸短梁翼板和所述框架梁翼板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多个第二螺栓滑移槽,所述翼缘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三紧固件,所述第三紧固件适于穿过所述第二螺栓滑移槽,以将所述填充板安装在所述柱侧外伸短梁翼板和所述框架梁翼板之间,所述第三紧固件适于沿所述第二螺栓滑移槽滑动。可选地,所述填充板上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二螺栓滑移槽,所述约束板上形成有多个第三螺栓滑移槽,多个所述第二螺栓滑移槽和多个所述第三螺栓滑移槽一一对应,所述翼缘连接组件还包括第四紧固件,所述第四紧固件适于穿过所述第二螺栓滑移槽和所述第三螺栓滑移槽,以将所述约束板和所述填充板安装在所述柱侧外伸短梁翼板和所述框架梁翼板之间,所述第四紧固件适于沿所述第二螺栓滑移槽和所述第三螺栓滑移槽滑动。可选地,所述第二螺栓滑移槽与所述第三螺栓滑移槽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均朝向左右方向延伸。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含屈曲约束翼缘连接组件的梁柱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含屈曲约束翼缘连接组件的梁柱节点的爆炸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含屈曲约束翼缘连接组件的梁柱节点的框架柱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含屈曲约束翼缘连接组件的梁柱节点的翼缘连接组件的去除约束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含屈曲约束翼缘连接组件的梁柱节点的框架梁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含屈曲约束翼缘连接组件的梁柱节点的框架柱的翼缘连接组件的约束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含屈曲约束翼缘连接组件的梁柱节点的腹板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含屈曲约束翼缘连接组件的梁柱节点;1:框架柱;11:柱体段;12:柱侧外伸短梁段;121:柱侧外伸短梁腹板;122:柱侧外伸短梁翼板;1221:第四连接孔;2:框架梁;21:框架梁腹板;211:第一连接孔;22:框架梁翼板;221:第五连接孔;3:腹板连接组件;31:腹板连接件;311:第二连接孔;312:第一螺栓滑移槽;32:第一紧固件;33:第二紧固件;4:翼缘连接组件;41:核心板;411:耗能部;412:过渡部:413:连接部;414:第三连接孔;42:约束板;421:第三螺栓滑移槽;43:填充板;431:第二螺栓滑移槽;44:第三紧固件;45:第四紧固件;46:第五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屈曲约束翼缘连接组件的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n框架柱,所述框架柱包括:柱体段和柱侧外伸短梁段,所述柱侧外伸短梁段一体成型在所述柱体段的一侧,所述柱侧外伸短梁段包括柱侧外伸短梁腹板和设于所述柱侧外伸短梁腹板上下两端的柱侧外伸短梁翼板;/n框架梁,所述框架梁可枢转地设于所述柱侧外伸短梁段远离所述柱体段的一端,所述框架梁包括框架梁腹板和设于所述框架梁腹板上下两端的框架梁翼板;/n腹板连接组件,所述腹板连接组件设于所述柱侧外伸短梁段和所述框架梁之间,用于连接所述柱侧外伸短梁腹板和所述框架梁腹板;/n翼缘连接组件,所述翼缘连接组件包括:/n核心板,所述核心板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柱侧外伸短梁翼板和所述框架梁翼板之间;/n约束板,所述约束板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核心板远离所述框架梁翼板的一侧;/n填充板,所述填充板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核心板的两侧,所述填充板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与所述柱侧外伸短梁翼板和所述框架梁翼板连接,所述填充板的厚度大于所述核心板的厚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屈曲约束翼缘连接组件的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柱,所述框架柱包括:柱体段和柱侧外伸短梁段,所述柱侧外伸短梁段一体成型在所述柱体段的一侧,所述柱侧外伸短梁段包括柱侧外伸短梁腹板和设于所述柱侧外伸短梁腹板上下两端的柱侧外伸短梁翼板;
框架梁,所述框架梁可枢转地设于所述柱侧外伸短梁段远离所述柱体段的一端,所述框架梁包括框架梁腹板和设于所述框架梁腹板上下两端的框架梁翼板;
腹板连接组件,所述腹板连接组件设于所述柱侧外伸短梁段和所述框架梁之间,用于连接所述柱侧外伸短梁腹板和所述框架梁腹板;
翼缘连接组件,所述翼缘连接组件包括:
核心板,所述核心板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柱侧外伸短梁翼板和所述框架梁翼板之间;
约束板,所述约束板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核心板远离所述框架梁翼板的一侧;
填充板,所述填充板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核心板的两侧,所述填充板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与所述柱侧外伸短梁翼板和所述框架梁翼板连接,所述填充板的厚度大于所述核心板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屈曲约束翼缘连接组件的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缘连接组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翼缘连接组件分别位于上下两个所述框架梁翼板远离所述框架梁腹板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屈曲约束翼缘连接组件的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板包括:耗能部、两个过渡部和两个连接部,两个所述过渡部分别设于所述耗能部的两端,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设于所述过渡部远离所述耗能部的一端,且从所述连接部至所述耗能部的方向上,所述核心板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屈曲约束翼缘连接组件的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侧外伸短梁腹板和所述框架梁腹板中的一个上形成有圆弧凸起,所述柱侧外伸短梁腹板和所述框架梁腹板中的另一个上形成有与所述圆弧凸起间隙配合的圆弧凹槽,所述框架梁适于围绕所述圆弧凸起的圆心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屈曲约束翼缘连接组件的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连接组件包括:
腹板连接件,所述腹板连接件设于所述框架梁的在前后方向的至少一侧,所述腹板连接件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玉龙朱毅韦明途种迅蒋庆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