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泵式洁身器一体型座便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泵式洁身器一体型座便器,尤其涉及一种如下的泵式洁身器一体型座便器:通过排水泵的操作将存储于储水槽的原水排出到马桶主体而清洁排泄物,因此能够提高清洁效率;将储水槽主体固定于马桶主体的后方且相对于马桶主体的上表面较低地固定,从而能够将座便器的尺寸小型化;在储水槽的前方安装止回阀,且当存储于储水槽的原水的排出和溢流时或者发生马桶主体的逆流时有效地控制流动;在储水槽的上部安装通气口,且当排出原水时,向储水槽内部供应空气,并当存储于储水槽的原水溢流时关闭空气排出孔,因此能够确保座便器的稳定性。
技术介绍
通常,座便器构成为:在马桶主体的后方配备水槽,且在用户排便之后,通过调节杆的加压使存储于水槽的清洁水排出到马桶主体,同时使位于马桶主体内部的排泄物通过排水管排出到净化槽。如上所述的座便器通常配备有利用陶器构成的便器主体,在所述便器主体的后方上部安置固定有存储清洁水的水箱,在所述水箱内部配备有开闭清洁水的冲洗阀。但是,对于如上所述的座便器而言,存在如下的问题:不仅因存储预定容量的清洁水的水箱而导致其尺寸大型化,而且由于是通过存储于水箱的清洁水的水压排出排泄物的结构,因此水压较弱而无法顺利排出排泄物。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作为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261513号授权了一种低水箱座便器的边缘部供水转换装置。上述已授权的专利技术构成为:在便器主体的后方以较低的高度形成存储清洁水的储水槽,并且通过冲洗阀使清洁水排出,同时通过供水转换装置从边缘侧排出清洁水。 >但是,对于上述已授权的专利技术而言,虽然试图通过较低地设置储水槽来减小座便器整体尺寸,但是小型化到消费者所期望的尺寸是有限度的,并且由于通过冲洗阀的开放使清洁水排出而排出排泄物,因此具有较低的水压造成无法顺利排出排泄物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261513号(2013.04.30授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考虑到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而构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泵式洁身器一体型座便器:通过排水泵的操作将存储于储水槽的原水排出到便器主体而清洁排泄物,因此能够提高清洁效率。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泵式洁身器一体型座便器:将储水槽主体固定于便器主体的后方且相对于便器主体的上表面较低地固定,因此能够将座便器的尺寸小型化。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泵式洁身器一体型座便器:在储水槽的前方安装止回阀,且当存储于储水槽的原水的排出和溢流时或者发生便器主体的逆流时有效地控制水流,从而确保座便器的稳定性。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泵式洁身器一体型座便器:在储水槽的上部安装通气口,从而当排出原水时,向储水槽内部供应空气,并当存储于储水槽的原水溢流时关闭空气排出孔。本专利技术的泵式洁身器一体型座便器的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基座,安置固定于便器主体的后方;储水槽,安置于所述固定基座的上部且存储预定量的原水;排水泵,固定于所述储水槽的一侧前方,且通过控制部的控制泵送存储于储水槽的原水而向便器主体排出;电磁阀,固定于所述储水槽的上部,且通过控制部的控制从水道栓向储水槽内部供应原水,同时将原水的一部分排出到边缘侧;止回阀,安装于所述储水槽与排水泵之间,进行控制使得存储于储水槽的原水向便器主体排出,并且控制流动,使得被污染的排泄物及异物不会逆流到储水槽;以及通气口,设置于所述储水槽的上部,并且当存储于储水槽的原水向便器主体排出时使外部空气流入。并且,所述储水槽包括:储水槽主体,安置于所述固定基座上部并形成有泵固定孔,使得存储于内部的原水能够通过排水泵排出;上部盖,结合于所述储水槽主体的上部而关闭储水槽内部;原水供应孔,将电磁阀固定于所述上部盖的上表面而向储水槽内部提供原水。并且,还包括:隔板,在所述储水槽的内部与下部隔开预定高度而安置,当存储于储水槽的原水由于排水泵的操作而急剧排出时防止原水的晃动。在隔板形成有多个贯通孔,与排水引导管近距离布置的贯通孔以较小的直径形成,远距离布置的贯通孔以较大的直径形成。并且,在所述储水槽的下部还配备有将储水槽内部的原水向外部排出的排水阀。并且,所述止回阀包括:设置孔,形成于所述储水槽的上部盖;第一阀门主体,固定于所述设置孔,并且形成有通孔以与设置孔连通;第二阀门主体,固定于所述第一阀门主体的前方,在下部形成有排出引导孔,并以与所述排出引导孔正交的方式形成排出孔;第一开闭部件、第二开闭部件,在形成于所述第一阀门主体内部的轴槽结合有旋转轴,且开放及关闭通孔和排出引导孔;限位器,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阀门主体、第二阀门主体内部,使得第一开闭部件、第二开闭部件无法进一步旋转。在所述第一开闭部件、第二开闭部件的一侧以紧贴于通孔和排出引导孔的方式安装有密封部件,在另一侧配备有控制第一开闭部件、第二开闭部件的旋转的旋转控制凸起。并且,所述止回阀当储水槽的原水向便器主体排出时,开放第一开闭部件的同时关闭第二开闭部件,当溢流时,开放第二开闭部件而关闭第一开闭部件,且当发生便器主体的逆流时,同时关闭第一开闭部件、第二开闭部件。所述设置孔优选地形成于比储水槽主体高的位置,从而在原水从水道栓快速存储到储水槽内部的情况下防止溢流。并且,所述通气口包括:封盖,安装于所述储水槽的上部盖,并且在上表面形成有空气流入孔;操作空间,形成于所述储水槽和封盖的内部;浮具,在所述操作空间内升降,并且在上部安装有填充件;支撑板,交叉形成为“┼”字,从而支撑所述浮具的下部。所述浮具形成为上部窄下部宽,平常由于浮具的自重处于下降的状态,当逆流时借助于原水的浮力上升而关闭空气流入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泵式洁身器一体型座便器:通过排水泵的操作将存储于储水槽的原水排出到便器主体而清洁排泄物,因此具有提高清洁效率的效果。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泵式洁身器一体型座便器:将储水槽主体固定于便器主体的后方且相对于便器主体的上表面较低地固定,因此能够将座便器的尺寸小型化,从而具有提高设置的效率性的效果。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泵式洁身器一体型座便器:在储水槽的前方安装止回阀,从而当存储于储水槽的原水的排出和溢流时或者发生便器主体的逆流时有效地控制流动,从而具有确保座便器的稳定性的效果。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泵式洁身器一体型座便器:在储水槽的上部安装通气口,且当排出原水时,向储水槽内部供应空气,并当存储于储水槽的原水溢流时关闭空气排出孔,因此具有能够确保座便器的稳定性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洁身器一体型座便器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侧方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隔板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止回阀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止回阀的侧方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通气口的侧方剖视图。图8是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排水泵的操作将存储于储水槽的原水向便器主体排出的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式洁身器一体型座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基座,安置固定于便器主体的后方;/n储水槽,安置于所述固定基座的上部且存储预定量的原水;/n排水泵,固定于所述储水槽的一侧前方,且通过控制部的控制泵送存储于储水槽的原水而向便器主体排出;/n电磁阀,固定于所述储水槽的上部,且通过控制部的控制从水道栓向储水槽内部供应原水,同时将原水的一部分排出到边缘侧;/n止回阀,安装于所述储水槽与排水泵之间,进行控制使得存储于储水槽的原水向便器主体排出,并且控制流动使得被污染的排泄物及异物不会逆流到储水槽,当所述储水槽的原水向便器主体排出时,第一开闭部件开放的同时第二开闭部件关闭,当存储于储水槽的原水溢流时,第二开闭部件开放而第一开闭部件关闭,当发生便器主体的逆流时,第一开闭部件、第二开闭部件同时关闭;以及/n通气口,设置于所述储水槽的上部,并且当存储于储水槽的原水向便器主体排出时使外部空气流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8 KR 10-2018-01717961.一种泵式洁身器一体型座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基座,安置固定于便器主体的后方;
储水槽,安置于所述固定基座的上部且存储预定量的原水;
排水泵,固定于所述储水槽的一侧前方,且通过控制部的控制泵送存储于储水槽的原水而向便器主体排出;
电磁阀,固定于所述储水槽的上部,且通过控制部的控制从水道栓向储水槽内部供应原水,同时将原水的一部分排出到边缘侧;
止回阀,安装于所述储水槽与排水泵之间,进行控制使得存储于储水槽的原水向便器主体排出,并且控制流动使得被污染的排泄物及异物不会逆流到储水槽,当所述储水槽的原水向便器主体排出时,第一开闭部件开放的同时第二开闭部件关闭,当存储于储水槽的原水溢流时,第二开闭部件开放而第一开闭部件关闭,当发生便器主体的逆流时,第一开闭部件、第二开闭部件同时关闭;以及
通气口,设置于所述储水槽的上部,并且当存储于储水槽的原水向便器主体排出时使外部空气流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式洁身器一体型座便器,其特征在于,
储水槽包括:
储水槽主体,安置于所述固定基座上部并形成有泵固定孔,使得存储于内部的原水能够通过排水泵排出;
上部盖,结合于所述储水槽主体的上部而关闭储水槽内部;
原水供应孔,将电磁阀固定于所述上部盖的上表面而向储水槽内部提供原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式洁身器一体型座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板,在所述储水槽的内部与下部隔开预定高度而安置,当存储于储水槽的原水由于排水泵的操作而急剧排出时防止原水的晃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式洁身器一体型座便器,其特征在于,
在隔板形成有多个贯通孔,与排水引导管近距离布置的贯通孔以较小的直径形成,远距离布置的贯通孔以较大的直径形成。...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