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侵蚀沟的沟头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9388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沟头侵蚀防治领域,提供发育侵蚀沟的沟头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发育侵蚀沟的沟头防护结构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且连通的沉砂池、缓流池、导流管、消力池和固定网;所述沉砂池和所述缓流池设于沟头外的地表,所述消力池和所述固定网设于所述沟头内的沟底,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缓流池,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消力池;所述沉砂池外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将径流水引入所述沉砂池的截水沟。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治理方式存在的防护措施单一,治理成本较高,对土地扰动强、占用多,雨洪抗御能力较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育侵蚀沟的沟头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沟头侵蚀防治
,尤其涉及发育侵蚀沟的沟头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切沟和冲沟是暴雨或融水期,由坡面汇流持续、集中冲刷并伴随重力崩塌而形成的较大规模侵蚀沟道。在我国东北黑土区、西北黄土区和南方红壤区,发育型侵蚀沟和崩岗的沟头部位均是流域产沙的主要策源地,其水土流失强度极高,若不及时控制,将持续发生朔源和下切侵蚀,并伴随崩塌,导致沟深和沟宽快速扩张,破坏土地,限制机械耕作。尤其在我国东北黑土区,一方面,长缓地形和顺坡垄作导致沟蚀普遍存在,大量损毁耕地,威胁粮食;另一方面,由于地域平缓开阔,耕地连片、路网密集,侵蚀沟上坡汇水面大、来水量多,且多发育在农田和道路两测,不尽破坏农田,也损毁道路,阻断交通,威胁人居安全。研究大中型发育侵蚀沟治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需求和意义。大中型发育侵蚀沟是沟蚀过程的最严重阶段,上部具有天然集流路径,且多数已成为流域永久性水沙输移网络的组成单元,常年或季节性遭受汇流冲刷。这些侵蚀沟的沟身更为宽深,横向断面多呈“U”型,底部纵向坡降较缓,沟底和中下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育侵蚀沟的沟头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且连通的沉砂池、缓流池、导流管、消力池和固定网;/n所述沉砂池和所述缓流池设于沟头外的地表,所述消力池和所述固定网设于所述沟头内的沟底,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缓流池,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消力池;/n所述沉砂池外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将径流水引入所述沉砂池的截水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育侵蚀沟的沟头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且连通的沉砂池、缓流池、导流管、消力池和固定网;
所述沉砂池和所述缓流池设于沟头外的地表,所述消力池和所述固定网设于所述沟头内的沟底,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缓流池,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消力池;
所述沉砂池外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将径流水引入所述沉砂池的截水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育侵蚀沟的沟头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水沟为沟内种植草类植物的截水草沟,所述截水草沟背离径流水水流的一侧设置围梗,所述围梗上栽种护埂灌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育侵蚀沟的沟头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池外两侧的所述截水沟之间形成外扩的喇叭状,两侧的所述截水沟均与所述沉砂池连通;
所述截水沟的长度为所述沟头宽度的1.5~2倍以上,所述截水沟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朝向所述沉砂池倾斜向下的坡度,所述截水沟的横断面呈倒抛物线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育侵蚀沟的沟头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池的进口和出口分别有拦污栅,所述拦污栅为由等间距竖排设置的钢筋为骨架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育侵蚀沟的沟头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流池的一端连通所述沉砂池的出口的底部,所述缓流池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导流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育侵蚀沟的沟头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包括沿所述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伟殷哲曹文洪王丹丹郭乾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