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洗衣机的排水组件及洗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367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洗衣机的排水组件及洗衣机,通过将污水处理装置设置在洗衣机的排水组件的壳体内,节约空间。可选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污水处理装置与紧急排水口的盖体(旋盖)固定或一体成形,或者通过盖体固定在排水组件的壳体的开口部上,可方便的进行拆卸。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污水处理装置的过滤装置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层过滤网,三层过滤网可分别采用活性炭小球、氯离子发生材料,酸碱中和球进行过滤,可有效过滤水中的毛屑与色素等杂质,有效降低了水中银离子的含量,调节水的酸碱性。本发明专利技术优选地把第一层、第二层过滤网与阀芯、盖体做成一体,第三层与阀芯结构通过卡扣方式安装,极大的方便了用户拆装过滤装置与放去污材料至过滤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洗衣机的排水组件及洗衣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洗衣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洗衣机的排水组件及洗衣机。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家电越来越向着智能、节能、绿色的方向发展,而洗衣机在结构和控制方法等方面均有不同的创新,更加注重智能化和高效化。但现阶段众多洗衣机都存在一个问题:洗涤完成后排出的污水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比如重金属、洗涤剂残留等,而这些有害物质随着污水直接排放至外部环境,会造成污染。专利号为CN201820348078.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净化过滤系统,包括第一过滤箱,其中部设有粗滤网,第一过滤箱将污水进行粗过滤,污水经第二过滤箱进行细过滤,过滤掉污水中较小颗粒的杂质,加药箱向第三过滤箱加入加入絮凝剂,利用絮凝物质的架桥作用,促进大颗粒积聚,污水进入第四过滤箱中活性炭可进一步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质及杂质,后续还通过专门的冲洗装置对过滤网进行清洗,保证了污水的净化效果。但该方案包括其他类似方案大多用于结构复杂的专用滤水装置中,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洗衣机的排水组件及洗衣机,通过将污水处理装置设置在洗衣机的排水组件的壳体内,可有效节约空间。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污水处理装置与紧急排水口的盖体(旋盖)固定或一体成形,或者通过盖体固定在排水组件的壳体的第一开口部(紧急排水口)上,整体结构小巧紧凑,且方便用户自行拆装及放置过滤材料。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污水处理装置的过滤装置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层过滤网,三层过滤网可分别采用活性炭小球、氯离子发生材料,酸碱中和球进行过滤,可有效过滤水中的毛屑与色素等杂质,有效降低了水中银离子的含量,调节水的酸碱性。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把第一层、第二层过滤网与阀芯、盖体做成一体,第三层与阀芯结构通过卡扣方式安装,极大的方便了用户拆装过滤装置与放置去污材料至过滤网上。具体地:一种用于洗衣机的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壳体、污水处理装置和盖体:壳体内部设有供水流流动的空腔,壳体设有进水口、排水口和第一开口部,第一开口部形成有第一开口,所述盖体可封闭所述第一开口;进水口、排水口和第一开口均与空腔连通;污水处理装置设置在空腔内;从进水口流进的水流经过污水处理装置后,从排水口排出。优选地,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阀芯,阀芯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连接第一端和第二端的阀杆;阀芯的第一端与盖体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形,或者阀芯的第一端可通过盖体固定在第一开口部上;阀芯的第二端设有过滤装置。优选地,过滤装置包括与阀杆固定连接的第一层过滤网,第一层过滤网形成为第一桶状结构,第一桶状结构包括第一过滤进口、第一外周侧壳体、第一底部壳体,第一外周侧壳体上和/或第一底部壳体上设有多个第一过滤孔。优选地,阀芯的第二端设有挡水环,挡水环包括阻挡部和过水孔;阻挡部用于阻止从进水口到排水口水流通过,过水孔允许从进水口到排水口水流通过,第一层过滤网的第一外周侧壳体与阻挡部固定或一体形成,从而使得第一过滤进口与过水孔连通。优选地,阻挡部包括径向部和周向部,径向部的外周面与壳体抵接,周向部围成所述过水孔。优选地,挡水环与第一端之间还设有连接部。优选地,过滤装置还包括第二层过滤网,阀杆穿过第一层过滤网的第一底部壳体后与第二层过滤网固定或一体成形,阀杆穿过第一层过滤网的第一底部壳体且与第一底部壳体固定或一体成形,第二层过滤网形成为板状结构,板状结构上设有多个第二过滤孔。优选地,过滤装置还包括第三层过滤网,第三层过滤网形成为第二桶状结构,第二桶状结构包括第二过滤进口、第二外周侧壳体和第二底部壳体,第二外周侧壳体和/或第二底部壳体上设有多个第三过滤孔;第三层过滤网套设在第一层过滤网、第二层过滤网的外周,第三层过滤网与挡水环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挡水环上设有卡扣,第三层过滤网通过卡扣与挡水环实现可拆卸连接。优选地,第二层过滤网的外周面抵接在第三层过滤网的内周面的抵接处,第二外周侧壳体上的第三过滤孔设置在抵接处与第二底部壳体之间。优选地,第一开口部上形成第一螺纹,盖体上设有与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盖体可通过第一螺纹、第二螺纹的配合通过旋转的方式固定在开口部上。优选地,第一开口部上设有凸台部,阀芯的第一端设有与凸台部配合的延伸部,延伸部可抵接在凸台部上,盖体与延伸部之间还设有密封圈,盖体固定在开口部上时,可向延伸部提供压力,使延伸部、密封圈固定在凸台部与盖体之间。优选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的一端与第二壳体的侧部连通,第一壳体的另一端形成所述进水口;第二壳体的一端形成所述排水口,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一开口。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为洗衣机紧急排水口。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洗衣机,所述洗衣机具有本专利技术任一所述的排水组件。优选地,污水处理装置采用三层过滤网分别包括活性炭小球、氯离子发生器(材料)、酸碱中和球等。优选地,将第一层、第二层过滤网、阀芯、盖体做成一体,第三层与阀芯通过卡扣方式安装。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污水处理装置安装在紧急排水口的壳体内,优选地将其固定在旋盖上,结构小巧、紧凑、拆装方便。本专利技术采用多层过滤网,创造性地将污水处理装置安装在全自动滚筒洗衣机紧急排水口的旋盖处,实现了洗衣机与污水处理装置的高效结合,减少了洗涤污水中有害物质对外部环境的污染;本专利技术多层过滤可使净化过的水可以进行二次利用,响应我国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真正实现了绿色节能环保的洗涤模式。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本专利技术的排水组件的爆炸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排水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排水组件的阀芯、盖体立体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的排水组件的阀芯立体示意图。图5图4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6本专利技术的排水组件的第三层过滤网立体示意图。其中:1-壳体,2-阀芯,3-盖体,4-密封圈;11-进水口,12-排水口,13-第一开口部;21-第一层过滤网,22-第二层过滤网,23-第三层过滤网,24-阀杆,25-连接部,26-径向部,27-延伸部,28-放料孔,31-旋钮。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洗衣机的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壳体(1)、污水处理装置和盖体(3):其特征在于:/n壳体(1)内部设有供水流流动的空腔,壳体(1)设有进水口(11)、排水口(12)和第一开口部(13),第一开口部(13)形成有第一开口,所述盖体(3)可封闭所述第一开口;/n进水口(11)、排水口(12)和第一开口均与空腔连通;/n污水处理装置设置在空腔内;/n从进水口(11)流进的水流经过污水处理装置后,从排水口(12)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洗衣机的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壳体(1)、污水处理装置和盖体(3):其特征在于:
壳体(1)内部设有供水流流动的空腔,壳体(1)设有进水口(11)、排水口(12)和第一开口部(13),第一开口部(13)形成有第一开口,所述盖体(3)可封闭所述第一开口;
进水口(11)、排水口(12)和第一开口均与空腔连通;
污水处理装置设置在空腔内;
从进水口(11)流进的水流经过污水处理装置后,从排水口(12)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阀芯(2),阀芯(2)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连接第一端和第二端的阀杆(24);
阀芯(2)的第一端与盖体(3)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形,或者阀芯(2)的第一端可通过盖体(3)固定在第一开口部(13)上;
阀芯(2)的第二端设有过滤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组件,其特征在于:过滤装置包括与阀杆(24)固定连接的第一层过滤网(21),第一层过滤网(21)形成为第一桶状结构,第一桶状结构包括第一过滤进口、第一外周侧壳体(1)、第一底部壳体(1),第一外周侧壳体(1)上和/或第一底部壳体(1)上设有多个第一过滤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组件,其特征在于:阀芯(2)的第二端设有挡水环,挡水环包括阻挡部和过水孔;阻挡部用于阻止从进水口(11)到排水口(12)水流通过,过水孔允许从进水口(11)到排水口(12)水流通过,第一层过滤网(21)的第一外周侧壳体(1)与阻挡部固定或一体形成,从而使得第一过滤进口与过水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水组件,其特征在于:阻挡部包括径向部(26)和延伸部(27),径向部(26)的外周面与壳体(1)抵接,延伸部(27)围成所述过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挡水环与第一端之间还设有连接部(25)。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所述的排水组件,其特征在于:过滤装置还包括第二层过滤网(22),阀杆(24)穿过第一层过滤网(21)的第一底部壳体(1)后与第二层过滤网(22)固定或一体成形,阀杆(24)穿过第一层过滤网(21)的第一底部壳体(1)且与第一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娟赵佳杨锦锋陈一凡黄承勇张洁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