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色牢度防染料致敏致癌的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9350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色牢度防染料致敏致癌的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纤生产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复合纤维色牢度差、染料容易引起致敏甚至致癌、染料的选择范围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复合纤维包括芯层和包裹在芯层外表面的皮层,芯层采用聚酯和着色剂制备而成,皮层采用聚乙烯和聚乙烯母粒制备而成,其中,聚乙烯母粒为阻隔母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色牢度防染料致敏致癌的复合纤维色牢度高,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色牢度防染料致敏致癌的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纤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高色牢度防染料致敏致癌的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服饰方面最常用的化纤,例如涤纶、锦纶、丙纶、腈纶、氨纶等,其本色是白色,通过不同的方法,把纤维、纱线、面料或成衣染成需要的颜色。由于印染给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所以现在注重发展纺前着色,就是在熔融法纺丝时,直接加入色母粒或着色剂,纺成需要的色丝。着色剂大致可以分为颜料和燃料。颜料大部分是矿物盐,不容易发生色升华或色迁移,染色稳定,但是不容易分散,难纺细旦丝,着色力差,成本高。而染料可以溶解,容易以分子水平分散,容易纺细旦丝,耗量小,着色力强,成本低,但是容易发生色升华和色迁移,有的染料容易引起致敏甚至致癌。对纺织品来说,颜色迁移现象很常见:例如,在生产处理过程中,由于纤维表面助剂在高温时能溶解染料,高温又使得纤维内部的染料通过扩张后的纤维毛细管由纤维的内部泳移到纤维的表面,产生与染色逆向的迁移,导致染料在纤维表面堆积,导致织物整体颜色差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许多柔顺剂和防水剂,它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色牢度防染料致敏致癌的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纤维包括芯层和包裹在芯层外表面的皮层,芯层采用聚酯和着色剂制备而成,皮层采用聚乙烯和聚乙烯母粒制备而成,其中,聚乙烯母粒为阻隔母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色牢度防染料致敏致癌的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纤维包括芯层和包裹在芯层外表面的皮层,芯层采用聚酯和着色剂制备而成,皮层采用聚乙烯和聚乙烯母粒制备而成,其中,聚乙烯母粒为阻隔母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色牢度防染料致敏致癌的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阻隔母粒以PE为基体,聚乙烯醇为功能添加剂,还包括相容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色牢度防染料致敏致癌的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母粒中聚乙烯醇的质量百分比为5%-50%,相容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色牢度防染料致敏致癌的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容剂为高密度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高密度聚乙烯接枝丙烯酸或高密度聚乙烯接枝丙烯酸缩水甘油醇酯。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高色牢度防染料致敏致癌的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层和芯层的质量比为45-70:55-30。


6.一种高色牢度防染料致敏致癌的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5所述的高色牢度防染料致敏致癌的复合纤维,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皮层材料准备,将聚乙烯与聚乙烯母粒均匀混合,用第一单螺杆加热熔融得到熔融后的皮层料,熔融后的皮层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备陈维壮梁立峰梁锦池吴宝龙汪德瑾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彩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