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图玩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323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拼图玩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拼图模块,所述拼图模块包括若干块相互连接的拼图单元,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拼图单元之间设置有电流子流路,所述电流子流路包括第一凸触点、第一凹触点,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灯体与电源,至少一个所述拼图单元与所述容纳槽的底壁之间设置有电流始流路,所述电流始流路包括第二凸触点、第二凹触点,至少一个所述拼图单元与所述容纳槽的底壁之间设置有电流末流路,所述电流末流路包括第三凸触点、第三凹触点,所有的所述电流子流路依次串联连接形成一个电流中继流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了拼图玩具在使用时的功能,提高了使用时的趣味性,整体更加吸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拼图玩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拼板玩具,尤其涉及一种拼图玩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拼图玩具结构形式较为单一,在使用中通常是简单的拼装,有时存在会拼错的现象,但一些使用者如自闭儿童,由于不擅于交流,如果在拼错时没有外人的指出下很难正确区分开来,不利于产生正确的认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一种拼图玩具,拼装功能更加多样化。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拼图玩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拼图模块,所述拼图模块包括若干块相互连接的拼图单元,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拼图单元之间设置有电流子流路,所述电流子流路包括设置于一个所述拼图单元上的第一凸触点、设置于另一个所述拼图单元上的第一凹触点,所述第一凸触点插入所述第一凹触点内,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灯体与电源,至少一个所述拼图单元与所述容纳槽的底壁之间设置有电流始流路,所述电流始流路包括设置于所述拼图单元底侧的第二凸触点、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底壁的第二凹触点,所述第二凸触点插入所述第二凹触点内,至少一个所述拼图单元与所述容纳槽的底壁之间设置有电流末流路,所述电流末流路包括设置于所述拼图单元底侧的第三凸触点、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底壁的第三凹触点,所述第三凸触点插入所述第三凹触点内,所有的所述电流子流路依次串联连接形成一个电流中继流路,所述电流始流路、电流中继流路、电流末流路、灯体、电源依次串联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拼图单元靠近所述容纳槽的一侧壁设置有竖直凸纹,所述容纳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竖直凹槽,所述竖直凸纹与所述竖直凹槽相互配合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的底侧设置有防滑垫。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体设置于所述容纳槽的底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拼图单元为透明材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体与所述底板为可拆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拼图玩具,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容纳槽,在容纳槽内设置有拼图模块,拼图模块可设计成不同的形状,拼图模块包括不同的拼图单元,在拼装拼图单元时,将一块拼图单元的第一凸触点拼接到与其相邻的拼图单元的第一凹触点,即可使这两个相邻的拼图单元形成电流子流路,可供电流通过,将所有的拼图单元正确地连接起来后,所有的电流子流路即串联连接形成一个电流中继流路,将整个拼图模块放置到容纳槽内时,使拼图单元上的第二凸触点插入至所述容纳槽底壁的第二凹触点,拼图单元上的第三凸触点插入至容纳槽底壁的第三凹触点,从而形成电流始流路与电流末流路,电源、灯体、电流始流路、电流中继流路、电流末流路形成一个循环的电流回路,灯体发光,从而可判断出拼图模块内的拼图单元是否拼接正确,并且加深了使用者对拼图模块的形状了解,从而提高了使用者的认知,解决了传统的拼图拼装结构形式单一,趣味性较低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电流子流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底板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底板、2-容纳槽、3-拼图单元、4-第一凸触点、5-第一凹触点、6-第二凹触点、7-第三凹触点、8-灯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图2,一种拼图玩具,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容纳槽2,所述容纳槽2内设置有拼图模块,所述拼图模块包括若干块相互连接的拼图单元3,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拼图单元3之间设置有电流子流路,所述电流子流路包括设置于一个所述拼图单元3上的第一凸触点4、设置于另一个所述拼图单元3上的第一凹触点5,所述第一凸触点4插入所述第一凹触点5内,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灯体8与电源,至少一个所述拼图单元3与所述容纳槽2的底壁之间设置有电流始流路,所述电流始流路包括设置于所述拼图单元3底侧的第二凸触点、设置于所述容纳槽2底壁的第二凹触点6,所述第二凸触点插入所述第二凹触点6内,至少一个所述拼图单元3与所述容纳槽2的底壁之间设置有电流末流路,所述电流末流路包括设置于所述拼图单元3底侧的第三凸触点、设置于所述容纳槽2底壁的第三凹触点7,所述第三凸触点插入所述第三凹触点7内,所有的所述电流子流路依次串联连接形成一个电流中继流路,所述电流始流路、电流中继流路、电流末流路、灯体8、电源依次串联连接。由上述可知,本技术提供一种拼图玩具,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容纳槽2,在容纳槽2内设置有拼图模块,拼图模块可设计成不同的形状,拼图模块包括不同的拼图单元3,在拼装拼图单元3时,将一块拼图单元3的第一凸触点4拼接到与其相邻的拼图单元3的第一凹触点5,即可使这两个相邻的拼图单元3形成电流子流路,可供电流通过,将所有的拼图单元3正确地连接起来后,所有的电流子流路即串联连接形成一个电流中继流路,将整个拼图模块放置到容纳槽2内时,使拼图单元3上的第二凸触点插入至所述容纳槽2底壁的第二凹触点6,拼图单元3上的第三凸触点插入至容纳槽2底壁的第三凹触点7,从而形成电流始流路与电流末流路,电源、灯体8、电流始流路、电流中继流路、电流末流路形成一个循环的电流回路,灯体8发光,从而可判断出拼图模块内的拼图单元3是否拼接正确,并且加深了使用者对拼图模块的形状了解,从而提高了使用者的认知,解决了传统的拼图拼装结构形式单一,趣味性较低的问题。为了方便将拼图模块准确地插入至容纳槽2内,并使第二凸触点与第二凹触点6对位准确,第三凸触点与第三凹触点7对位准确,所述拼图单元3靠近所述容纳槽2的一侧壁设置有竖直凸纹,所述容纳槽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竖直凹槽,所述竖直凸纹与所述竖直凹槽相互配合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的底侧设置有防滑垫。底板1放置得更加平稳,不会轻易滑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体8设置于所述容纳槽2的底壁。灯体8发出的光从容纳槽2内向外发散,并且经过拼图模块后可将拼图模块的形状投射出来,加深了使用者对于拼图模块的形状了解。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拼图单元3为透明材质。便于灯光从容纳槽2内向外发射出来。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灯体8与所述底板1为可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拼图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容纳槽(2),所述容纳槽(2)内设置有拼图模块,所述拼图模块包括若干块相互连接的拼图单元(3),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拼图单元(3)之间设置有电流子流路,所述电流子流路包括设置于一个所述拼图单元(3)上的第一凸触点(4)、设置于另一个所述拼图单元(3)上的第一凹触点(5),所述第一凸触点(4)插入所述第一凹触点(5)内,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灯体(8)与电源,至少一个所述拼图单元(3)与所述容纳槽(2)的底壁之间设置有电流始流路,所述电流始流路包括设置于所述拼图单元(3)底侧的第二凸触点、设置于所述容纳槽(2)底壁的第二凹触点(6),所述第二凸触点插入所述第二凹触点(6)内,至少一个所述拼图单元(3)与所述容纳槽(2)的底壁之间设置有电流末流路,所述电流末流路包括设置于所述拼图单元(3)底侧的第三凸触点、设置于所述容纳槽(2)底壁的第三凹触点(7),所述第三凸触点插入所述第三凹触点(7)内,所有的所述电流子流路依次串联连接形成一个电流中继流路,所述电流始流路、电流中继流路、电流末流路、灯体(8)、电源依次串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图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容纳槽(2),所述容纳槽(2)内设置有拼图模块,所述拼图模块包括若干块相互连接的拼图单元(3),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拼图单元(3)之间设置有电流子流路,所述电流子流路包括设置于一个所述拼图单元(3)上的第一凸触点(4)、设置于另一个所述拼图单元(3)上的第一凹触点(5),所述第一凸触点(4)插入所述第一凹触点(5)内,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灯体(8)与电源,至少一个所述拼图单元(3)与所述容纳槽(2)的底壁之间设置有电流始流路,所述电流始流路包括设置于所述拼图单元(3)底侧的第二凸触点、设置于所述容纳槽(2)底壁的第二凹触点(6),所述第二凸触点插入所述第二凹触点(6)内,至少一个所述拼图单元(3)与所述容纳槽(2)的底壁之间设置有电流末流路,所述电流末流路包括设置于所述拼图单元(3)底侧的第三凸触点、设置于所述容纳槽(2)底壁的第三凹触点(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燕琼吴崇璋陆荣王顺天林越虹樊谨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