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陶晓玲专利>正文

一种乒乓球训练用摩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314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乒乓球训练用摩擦器,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夹持板,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均匀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固定杆远离第一凹槽的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滑槽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一端安装有U型杆,所述U型杆远离第二夹持板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螺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螺轩插入L型杆上的第二凹槽,可以使L型杆对U型板及其上的梯形杆进行限位,使得球拍摩擦训练用乒乓球时,训练用乒乓球不会因为球拍的摩擦而运动,适合初学者很好的去感受球的旋转和摩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乒乓球训练用摩擦器
本技术涉及乒乓球训练器材
,具体为一种乒乓球训练用摩擦器。
技术介绍
乒乓球(tabletennis),中国国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包括进攻、对抗和防守,比赛分团体、单打、双打等数种,随着乒乓球运动越来越普及,很多人会将乒乓球运动作为平时的爱好,乒乓球摩擦器是一种乒乓球爱好者平时在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下训练手感的一种装置,现有的乒乓球训练用摩擦器要么是针对初学者的,用球拍进行摩擦时只具备让球旋转的功能,要么是针对训练时间较长的爱好者,用球拍进行摩擦击打时球除了会旋转以外还会按照击打的方向运动,初学者使用会使球运动的摩擦器往往因为难度过高而不能很好的感受球的旋转与摩擦,训练时间较长的爱好者使用只具备让球旋转的摩擦器往往因为难度太过简单而达不到训练要求,这就造成乒乓球爱好者在接触乒乓球运动训练的不同时期时需要用到不同的摩擦器,造成浪费,同时现有的乒乓球训练器往往是球的旋转方向与运动方向一致,这与一些特殊球技的现实情况不符,使得训练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乒乓球训练用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乒乓球训练用摩擦器,包括固定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夹持板(2),所述固定杆(1)的一侧均匀设置有第一凹槽(13),所述固定杆(1)远离第一凹槽(13)的一侧设置有滑槽(18),所述滑槽(18)的内部安装有滑块(19),所述滑块(19)远离滑槽(18)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夹持板(9),所述第二夹持板(9)的一端安装有U型杆(8),所述U型杆(8)远离第二夹持板(9)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凹槽(13)配合的第一螺纹孔(17),所述第一螺纹孔(17)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螺轩(7),所述第一夹持板(2)顶部靠近固定杆(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弹簧(3),所述第一夹持板(2)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乒乓球训练用摩擦器,包括固定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夹持板(2),所述固定杆(1)的一侧均匀设置有第一凹槽(13),所述固定杆(1)远离第一凹槽(13)的一侧设置有滑槽(18),所述滑槽(18)的内部安装有滑块(19),所述滑块(19)远离滑槽(18)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夹持板(9),所述第二夹持板(9)的一端安装有U型杆(8),所述U型杆(8)远离第二夹持板(9)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凹槽(13)配合的第一螺纹孔(17),所述第一螺纹孔(17)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螺轩(7),所述第一夹持板(2)顶部靠近固定杆(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弹簧(3),所述第一夹持板(2)顶部远离第一凹槽(13)的一侧铰接有L型杆(12),所述L型杆(12)靠近U型杆(8)一端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凹槽(14),所述第一弹簧(3)远离第一夹持板(2)的一端安装有U型板(10),所述U型板(10)靠近U型杆(8)一端的底部设置第三螺纹孔(27),所述第三螺纹孔(27)的内部安装有与第二凹槽(14)相互配合的第一螺轩(4),所述U型板(10)内部远离U型杆(8)的一端安装有轴承(21),所述U型板(10)内部靠近U型杆(8)的一端设置有第四凹槽(25),所述轴承(21)的内部安装有转轴(20),所述转轴(20)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梯形杆(5),所述梯形杆(5)的外侧套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晓玲段俊青
申请(专利权)人:陶晓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