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服装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面料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服装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皮革作为主要的服装面料,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皮革制品以耐用、耐脏等优异性能,使得皮革产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皮革类服装面料的加工包括一系列复杂的加工工艺,每个工艺对于皮革面料的质量、外观等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鞣制工艺对于皮革面料的影响是最大的,现有的对于生皮面料的鞣制工艺包括将生皮投入放有鞣制剂溶液的转鼓中,通过转鼓进行鞣制,此种鞣制方式由于生皮会不断受到抛摔、碰撞、摩擦和挤压等,因此会使得皮革粒面变粗,皮面有可能会受到损伤;另外一种鞣制方式为将生皮浸入带有鞣剂的溶液中进行鞣制,其由于不会像转鼓一样使得生皮受到大量的撞击力,因此,较为受到皮革厂家的青睐。如专利文献1,其公开了一种鞣制皮革的方法,通过两端设置的鞣制辊、装/卸皮辊拉紧有传送带3,将皮张固定于传送带3后,即将传送带3卷到鞣制辊上,同时,将鞣制辊放置于带鞣制液的鞣制槽2内,从而实现对皮张的鞣制,同时通过在鞣制辊上方设置一油缸带动的压力辊从而实现对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服装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加工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A、浸水:加入水、浸水酶、纯碱、脱脂剂对皮张原料进行处理;/nB、浸灰:加入水、硫化碱、浸灰助剂对浸水处理后的皮张原料进行浸灰处理;/nC、脱灰:加入硫酸铵与水对浸灰处理后的皮张原料进行脱灰处理;/nD、软化:加入水、胰酶对脱灰处理后的皮张原料进行处理;/nE、浸酸:在软化步骤中的溶液中再加入一定量有机酸浸泡;/nF、将酸化后的皮张原料取出后固定到鞣制装置的剪叉架上,预备进行鞣制工序;/nG、在鞣制装置的鞣制槽内加入水、1%的铬鞣剂制成鞣制液,并且使得鞣制槽内的加热模块加热,使鞣制液的温度保持在35-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服装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加工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浸水:加入水、浸水酶、纯碱、脱脂剂对皮张原料进行处理;
B、浸灰:加入水、硫化碱、浸灰助剂对浸水处理后的皮张原料进行浸灰处理;
C、脱灰:加入硫酸铵与水对浸灰处理后的皮张原料进行脱灰处理;
D、软化:加入水、胰酶对脱灰处理后的皮张原料进行处理;
E、浸酸:在软化步骤中的溶液中再加入一定量有机酸浸泡;
F、将酸化后的皮张原料取出后固定到鞣制装置的剪叉架上,预备进行鞣制工序;
G、在鞣制装置的鞣制槽内加入水、1%的铬鞣剂制成鞣制液,并且使得鞣制槽内的加热模块加热,使鞣制液的温度保持在35-40℃之间,启动鞣制装置对皮张进行鞣制工序;
所述鞣制装置包括:支撑台(1)、传动辊(2)、皮带(3)、缠绕辊(4)、鞣制轮(5)、鞣制槽(6)、支撑架(8)和剪叉结构(40),传动辊(2)转动设置于支撑台(1)的顶部,鞣制槽(6)和缠绕辊(4)分别设置于支撑台(1)的两侧,皮带(3)的一端固定于缠绕辊(4)上,另外一端经过传动辊(2)后与鞣制轮(5)固定连接,支撑架(8)固定设置于鞣制槽(6)内侧,鞣制轮(5)设置于支撑架(8)上,剪叉结构(40)可拆卸的设置于皮带(3)上,且皮张(7)固定于剪叉结构(40)上表面;鞣制轮(5)包括鞣制轮主体(9)、支撑块(10)和伸缩缸(11),支撑块(10)为多块弧形板结构,其通过伸缩缸(11)均匀分布于鞣制轮主体(9)外侧,多个支撑块(10)形成鞣制轮(5)的外形轮廓,皮带(3)固定设置于其中的一个支撑块(10)上;
所述步骤G中的鞣制工序包括:驱动缠绕轮(4)逆时针旋转,使得皮带(3)缠绕于缠绕辊(4)上,将皮张(7)通过固定机构将皮张两端固定于剪叉结构(40)上,皮张通过剪叉结构(40)上预设的拉紧弹簧(32)而处于绷紧状态,然后将剪叉结构(40)的剪叉底架(21)固定设置于皮带(3)上,然后驱动鞣制轮(5)顺时针旋转,带动皮带(3)卷收于鞣制轮(5)上,鞣制槽(6)内的鞣制液没过鞣制轮(5),在皮张(7)卷绕于鞣制轮(5)上,且浸泡于鞣制液内时,边卷绕鞣制轮(5)边驱动伸缩缸(11)进行伸缩,从而能够挤压剪叉结构(40),使得剪叉结构(40)上的皮张(7)进行动态的伸缩,从而保证了鞣制液能够均匀、充分的浸入皮张(7)内,实现了皮张在鞣制液内的充分鞣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服装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的硫化碱的浓度为4-5g/L;步骤C中的硫酸铵、水与皮张原料的质量比为(5.5-6.5):(200-250):100;步骤D中的水、胰酶与皮张质量比为(100-125):(0.3-0.7):100;步骤E中的有机酸与皮张的液比为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服装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G后还包括加油、加脂鞣后工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服装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支撑架(8)包括左支架(13)、右支架(14)和横梁(41),左支架(13)、右支架(14)分别固定于鞣制槽(6)的两侧壁内部,横梁(41)两端分别固定左支架(13)和右支架(14),在左支架(13)上设置有左导向槽(15),在右支架(14)上设置有右导向槽(16),鞣制轮主体(9)两端的转轴(12)分别滑动设置于左导向槽(15)和右导向槽(16)内,横梁(41)上分别设置有左升降缸(19)和右升降缸(29),左...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