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232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包括气管本体、套囊、嘴部卡板、负压吸引管,所述气管本体下部设有套囊,气管本体端部设有嘴部卡板,所述嘴部卡板上设有卡孔,所述气管本体一侧与套囊配合设有充气管,所述气管本体两侧左右相对且由下至上螺旋缠绕设有负压吸引管,所述负压吸引管穿过嘴部卡板固定,所述负压吸引管端部设有接口,所述负压吸引管底部且在负压吸引管外侧面设有若干孔,所述套囊采用高容量低压力气囊,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气管插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尤其是一种新型气管插管。
技术介绍
现如今临床使用中的气管插管负压吸引口只有一个,且在一边,患者体位改变后,往往就无法游戏引流,如果在局部空间为一个密闭系统,往往就无法吸出分泌物,如果想要冲洗,往往只能通过一根管冲洗,再回抽,部分冲洗管可能没引流完全,易漏入肺内引起吸入性肺炎,因此我们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诉问题的新型气管插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气管插管。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包括气管本体、套囊、嘴部卡板、负压吸引管,所述气管本体下部设有套囊,气管本体端部设有嘴部卡板,所述嘴部卡板上设有卡孔,所述气管本体一侧与套囊配合设有充气管,所述气管本体两侧左右相对且由下至上螺旋缠绕设有负压吸引管,所述负压吸引管穿过嘴部卡板固定,所述负压吸引管端部设有接口,所述负压吸引管底部且在负压吸引管外侧面设有若干孔。作为优选,所述套囊采用高容量低压力气囊。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负压吸引管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包括气管本体1、套囊2、嘴部卡板3、负压吸引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本体1下部设有套囊2,气管本体1端部设有嘴部卡板3,所述嘴部卡板3上设有卡孔4,所述气管本体1一侧与套囊2配合设有充气管5,所述气管本体1两侧左右相对且由下至上螺旋缠绕设有负压吸引管6,所述负压吸引管6穿过嘴部卡板3固定,所述负压吸引管6端部设有接口7,所述负压吸引管6底部且在负压吸引管6外侧面设有若干孔8,所述套囊2采用高容量低压力气囊。实际使用时,将本技术插入气管内,嘴部卡板3上的卡孔4可捆绑弹性带或者绳子将嘴部卡板3固定在患者嘴部,通过充气管5对套囊2充气,套囊2采用高容量低压力气囊,套囊2膨胀后封闭气管形成密闭空间,本技术采用两个负压吸引管6缠绕设置在气管本体1两侧,可以根据患者的体位选择合适的负压吸引管6,在密闭系统内,可以较为轻松的吸出分泌物,冲洗时,可以选择一边负压吸引管6冲洗,另一边的负压吸引管6回抽吸引,防止未引流完全,漏入肺内引起吸入性肺炎,负压吸引管6上的孔8形成多部分的开口,相较于单开口,可有效吸引没吸到的气道内的分泌物,即使多个堵塞也没关系,不影响负压吸引,负压吸引管6端部设有接口7,接口7可以连接吸引设备,亦可将两边负压吸引管6连接三通阀实现同时吸引,提高负压吸引效率,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及新颖性。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包括气管本体(1)、套囊(2)、嘴部卡板(3)、负压吸引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本体(1)下部设有套囊(2),气管本体(1)端部设有嘴部卡板(3),所述嘴部卡板(3)上设有卡孔(4),所述气管本体(1)一侧与套囊(2)配合设有充气管(5),所述气管本体(1)两侧左右相对且由下至上螺旋缠绕设有负压吸引管(6),所述负压吸引管(6)穿过嘴部卡板(3)固定,所述负压吸引管(6)端部设有接口(7),所述负压吸引管(6)底部且在负压吸引管(6)外侧面设有若干孔(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包括气管本体(1)、套囊(2)、嘴部卡板(3)、负压吸引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本体(1)下部设有套囊(2),气管本体(1)端部设有嘴部卡板(3),所述嘴部卡板(3)上设有卡孔(4),所述气管本体(1)一侧与套囊(2)配合设有充气管(5),所述气管本体(1)两侧左右相对且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月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