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型输液港蝶形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209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型输液港蝶形针,包括蝶形翼和硅胶隔膜,蝶形翼两侧成型有镂空洞,镂空洞一侧设置有弹性橡胶柱,蝶形翼中间设置有硅胶外套管,硅胶外套管一端设置有硅胶隔膜,硅胶外套管另一端设置有延长管,硅胶隔膜一侧设置有硅胶套管,硅胶套管内设置有钢针,延长管中间设置有关闭夹,关闭夹一侧设置有指示标签,延长管一端设置有缓冲球,缓冲球一侧设置有螺口连接接口,缓冲球一侧壁上设置有药剂添加管。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弹性橡胶柱,减小蝶形翼与贴膜的摩擦力,进而降低了贴膜的损坏程度,避免了伤口感染,通过设置药剂添加管,可随时为输液成分进行调节,有利于患者的医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型输液港蝶形针
本技术涉及输液港蝶形针
,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型输液港蝶形针。
技术介绍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的血管通道系统,它为患者提供长期的静脉血管通道。输液期间每7天更换一次输液港无损伤针。如果发生堵管现象,可利用负压技术将稀释的尿激酶5000u/ml、0.5ml注入PICC管腔内,停留15~20分钟后用注射器回抽,有血液抽出即表明融栓成功,具有感染风险低、方便患者输液、减少穿刺血管的次数、维护简单以及使用期限长的优点。常见的输液港蝶形针在输液的时候,由于用户活动会导致蝶形翼与贴膜摩擦造成贴膜损坏,进而增加伤口感染的风险,同时装置中缺少添加调节药剂的入口,使得正常输液的时候,无法随时调节药剂的成分。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型输液港蝶形针,该蝶形针可在输液的时候通过外接的药剂添加口,随时对输液成分进行调节,有利于患者的医治,同时装置中的弹性柱可减小蝶形翼与贴膜的摩擦力,进而降低了贴膜的损坏程度,避免了伤口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型输液港蝶形针,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安全型输液港蝶形针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的问题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型输液港蝶形针,包括蝶形翼和硅胶隔膜,所述蝶形翼两侧成型有镂空洞,所述镂空洞一侧设置有弹性橡胶柱,所述蝶形翼中间设置有硅胶外套管,所述硅胶外套管一端设置有所述硅胶隔膜,所述硅胶外套管另一端设置有延长管,所述硅胶隔膜一侧设置有硅胶套管,所述硅胶套管内设置有钢针,所述延长管中间设置有关闭夹,所述关闭夹一侧设置有指示标签,所述延长管一端设置有缓冲球,所述缓冲球一侧设置有螺口连接接口,所述缓冲球一侧壁上设置有药剂添加管。优选的,所述弹性橡胶柱与所述蝶形翼胶接,所述硅胶外套管与所述蝶形翼胶接。优选的,所述硅胶隔膜与所述硅胶外套管插接,所述延长管与所述硅胶外套管插接。优选的,所述硅胶套管与所述硅胶隔膜通过卡压的方式连接,所述钢针与所述硅胶套管插接。优选的,所述关闭夹和所述指示标签均嵌套在所述延长管上。优选的,所述缓冲球成型于所述延长管上,所述螺口连接接口与所述缓冲球通过卡槽连接,所述药剂添加管与所述缓冲球插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型输液港蝶形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输液港蝶形针在输液的时候,用户活动会导致蝶形翼与贴膜摩擦造成贴膜损坏,进而增加伤口感染的风险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弹性橡胶柱,减小蝶形翼与贴膜的摩擦力,进而降低了贴膜的损坏程度,避免了伤口感染;2、为解决现有输液港蝶形针中缺少添加调节药剂的入口,使得正常输液的时候,无法随时调节药剂的成分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药剂添加管,可随时为输液成分进行调节,有利于患者的医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安全型输液港蝶形针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安全型输液港蝶形针中硅胶套管和钢针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延长管;2、蝶形翼;3、钢针;4、螺口连接接口;5、指示标签;6、关闭夹;7、硅胶套管;8、硅胶隔膜;9、缓冲球;10、硅胶外套管;11、镂空洞;12、弹性橡胶柱;13、药剂添加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一种安全型输液港蝶形针,包括蝶形翼2和硅胶隔膜8,蝶形翼2两侧成型有镂空洞11,镂空洞11一侧设置有弹性橡胶柱12,蝶形翼2中间设置有硅胶外套管10,硅胶外套管10用来固定连接钢针3,硅胶外套管10一端设置有硅胶隔膜8,硅胶隔膜8紧密性好,有利于夹紧钢针3,同时也可以避免插口被污染,硅胶外套管10另一端设置有延长管1,硅胶隔膜8一侧设置有硅胶套管7,硅胶套管7内设置有钢针3,延长管1中间设置有关闭夹6,关闭夹6用来调节液体的流动速度,关闭夹6一侧设置有指示标签5,延长管1一端设置有缓冲球9,缓冲球9一侧设置有螺口连接接口4,缓冲球9一侧壁上设置有药剂添加管13。如图1所示,弹性橡胶柱12与蝶形翼2胶接,弹性橡胶柱12自身柔软带有弹性,可减小蝶形翼2与贴膜的压力,进而减小了对贴膜的损伤,硅胶外套管10与蝶形翼2胶接。如图1所示,硅胶隔膜8与硅胶外套管10插接,延长管1与硅胶外套管10插接,硅胶薄膜8自身带有自封功能,可在更换针头的时候避免连接处被污染。如图1和图2所示,硅胶套管7与硅胶隔膜8通过卡压的方式连接,硅胶套管7可在拔针的时候避免对操作者误伤,钢针3与硅胶套管7插接,钢针3的针尖为斜面。如图1所示,关闭夹6和指示标签5均嵌套在延长管1上,指示标签5显示装置的制造信息。如图1所示,缓冲球9成型于延长管1上,缓冲球9可在输液结束后将延长管1中的余液挤压出去,螺口连接接口4与缓冲球9通过卡槽连接,药剂添加管13与缓冲球9插接。本技术提到的一种安全型输液港蝶形针的工作原理:首先使用外部的注射器通过螺口连接接口4,将注射液注入到延长管1中,然后将钢针3插入输液港中并刺破输液港的薄膜,能够看到回血的现象,即可开始注射液体,其中蝶形翼2放置在输液港的贴膜处起到固定的作用,并使用胶带进行封固,其中弹性橡胶柱12自身柔软带有弹性,可减小蝶形翼2与贴膜的压力,进而减小了对贴膜的损伤,避免了贴膜损害导致伤口感染的风险,另外在输液时,当需要加入调理药剂时,可使用外部注射器通过药剂添加管13将药剂加入到缓冲球9中,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同时有利于病人的医治。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型输液港蝶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蝶形翼(2)和硅胶隔膜(8),所述蝶形翼(2)两侧成型有镂空洞(11),所述镂空洞(11)一侧设置有弹性橡胶柱(12),所述蝶形翼(2)中间设置有硅胶外套管(10),所述硅胶外套管(10)一端设置有所述硅胶隔膜(8),所述硅胶外套管(10)另一端设置有延长管(1),所述硅胶隔膜(8)一侧设置有硅胶套管(7),所述硅胶套管(7)内设置有钢针(3),所述延长管(1)中间设置有关闭夹(6),所述关闭夹(6)一侧设置有指示标签(5),所述延长管(1)一端设置有缓冲球(9),所述缓冲球(9)一侧设置有螺口连接接口(4),所述缓冲球(9)一侧壁上设置有药剂添加管(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型输液港蝶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蝶形翼(2)和硅胶隔膜(8),所述蝶形翼(2)两侧成型有镂空洞(11),所述镂空洞(11)一侧设置有弹性橡胶柱(12),所述蝶形翼(2)中间设置有硅胶外套管(10),所述硅胶外套管(10)一端设置有所述硅胶隔膜(8),所述硅胶外套管(10)另一端设置有延长管(1),所述硅胶隔膜(8)一侧设置有硅胶套管(7),所述硅胶套管(7)内设置有钢针(3),所述延长管(1)中间设置有关闭夹(6),所述关闭夹(6)一侧设置有指示标签(5),所述延长管(1)一端设置有缓冲球(9),所述缓冲球(9)一侧设置有螺口连接接口(4),所述缓冲球(9)一侧壁上设置有药剂添加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型输液港蝶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橡胶柱(12)与所述蝶形翼(2)胶接,所述硅胶外套管(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丰孙丽刘敏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