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的一次性抗反流多功能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171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的一次性抗反流多功能引流装置,包括三档引流袋和三腔气囊导尿管,三档引流袋包括左侧袋、中袋和右侧袋,中袋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侧袋和右侧袋,中袋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通左侧袋的第一通道和连通右侧袋的第二通道,中袋上端设置有延伸管,延伸管中部设置有滴壶以及活瓣侧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引流袋分成中袋、左侧袋和右侧袋,每个均是1000ml,三档引流袋这种三分格式的结构能够有效阻止尿液反流和细菌上行,延伸管中部设有滴壶,滴壶便于观察滴数是否通畅,同时基本保证冲入膀胱液体的速度与流出膀胱液体的速度保持一致,延伸管中部还设有活瓣侧孔,活瓣侧孔可反复穿刺留取标本或堵管时冲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的一次性抗反流多功能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泌尿外科医疗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的一次性抗反流多功能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在前列腺电切术后,需要使用三升的生理盐水对病人的膀胱进行持续冲洗。以往的引流装置是用三腔导尿管连接一次性1000ml普通引流袋,三腔气囊导尿管一端插入膀胱,另一端共有三个腔头,中间的一个腔头用于排尿引流,中间的一个腔头与1000ml普通引流袋相连,带颜色的一个腔头用于向气囊注入液体将导尿管固定在膀胱防止滑脱,另外一个腔头用于膀胱灌注冲洗,另一个腔头冲洗管与生理盐水袋相连。冲入膀胱液体的速度与流出膀胱液体的速度最好保持一致,但是目前的引流装置无法实现。三腔导尿管在使用中还会有尿路感染的问题。院内感染一直是医疗工作的重点,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院内感染,有40%的医院内感染发生在泌尿系统,而其中的80%与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有关。将近25%的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曾在医院内进行过导尿。在泌尿外科及手术后的患者中,《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推荐引流尿液采用封闭引流系统,因为封闭系统可延迟菌尿的出现。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尿细菌培养菌落数≥105/ml。然而,尿液引流系统内的尿液反流是导致尿路感染的重要因素。为了防止尿液反流和使引流系统处于封闭状态从而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设计一种带抗反流的引流装置是非常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的一次性抗反流多功能引流装置,三档引流袋分成中袋、左侧袋和右侧袋,每个均是1000ml,三档引流袋这种三分格式的结构能够有效阻止尿液反流和细菌上行,延伸管中部设有滴壶,滴壶便于观察滴数是否通畅,冲洗管上的滴壶用于观察冲洗速度,延伸管上的滴壶用于观察出液速度,同时基本保证冲入膀胱液体的速度与流出膀胱液体的速度保持一致,延伸管中部还设有活瓣侧孔,活瓣侧孔可反复穿刺留取标本或堵管时冲洗,常规消毒后在活瓣侧孔消毒用5ml注射器取出无菌尿液,然后注入无菌杯中送检。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的一次性抗反流多功能引流装置,包括三档引流袋,所述的三档引流袋包括左侧袋、中袋和右侧袋,所述的中袋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侧袋和右侧袋,该中袋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通左侧袋的第一通道和连通右侧袋的第二通道,所述的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呈一高一低错位布置,所述的中袋上端设置有延伸管,该延伸管中部设置有滴壶以及活瓣侧孔。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中袋的下端设置有放液阀。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中袋上端中部设置有挂环。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左侧袋内部的一侧、右侧袋内部的一侧以及中袋内部的一侧均竖直布置有刻度线。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中袋、左侧袋和右侧袋一体成型。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中袋与延伸管一体成型。有益效果: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的一次性抗反流多功能引流装置,三档引流袋分成中袋、左侧袋和右侧袋,每个均是1000ml,三档引流袋这种三分格式的结构能够有效阻止尿液反流和细菌上行,延伸管中部设有滴壶,滴壶便于观察滴数是否通畅,冲洗管上的滴壶用于观察冲洗速度,延伸管上的滴壶用于观察出液速度,同时基本保证冲入膀胱液体的速度与流出膀胱液体的速度保持一致,延伸管中部还设有活瓣侧孔,活瓣侧孔可反复穿刺留取标本或堵管时冲洗,常规消毒后在活瓣侧孔消毒用5ml注射器取出无菌尿液,然后注入无菌杯中送检,当三腔气囊导尿管发生堵塞时,可在活瓣侧孔用50ml注射器进行三腔气囊导尿管密闭冲洗。本实用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示:1、左侧袋,2、放液阀,3、中袋,4、刻度线,5、第一通道,6、挂环,7、滴壶,8、活瓣侧孔,9、三腔气囊导尿管,10、右侧袋,11、冲洗管,12、生理盐水,13、第二通道,14、延伸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的一次性抗反流多功能引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三档引流袋,所述的三档引流袋包括左侧袋1、中袋3和右侧袋10,所述的中袋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侧袋1和右侧袋10,该中袋3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通左侧袋1的第一通道5和连通右侧袋10的第二通道13,所述的第一通道5与第二通道13呈一高一低错位布置,所述的中袋3上端设置有延伸管14,该延伸管14中部设置有滴壶7以及活瓣侧孔8。延伸管14与三腔气囊导尿管9中间的一个腔头之间采用螺纹旋接,保证延伸管14与三腔气囊导尿管9之间的密封性。中袋3与延伸管14一体成型。所述的中袋3的下端设置有放液阀2。打开放液阀2可以放出中袋3内的液体。所述的中袋3上端中部设置有挂环6。挂环6给三档引流袋提供悬挂的地方。所述的左侧袋1内部的一侧、右侧袋10内部的一侧以及中袋3内部的一侧均竖直布置有刻度线4。刻度线4为了清楚的了解三档引流袋内的液体体积。所述的中袋3、左侧袋1和右侧袋10一体成型,保证三者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稳定性。中袋3的容量、左侧袋1的容量以及右侧袋10的容量均为1000ml,整个三档引流袋的容量为3000ml。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入住泌尿外科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患者,对照组75例,年龄56-86岁;实验组74例,年龄58-85岁,对照组患者术后用三腔三腔气囊导尿管连接一次性1000ml普通引流袋,实验组患者术后用一种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的一次性抗反流多功能引流装置连接三腔三腔气囊导尿管9。分别采集2组患者术后第3、5、7天尿管和引流袋内的尿液作细菌培养,观察2组患者的尿管堵管例数、引流袋尿液的反流例数。2组患者尿管中尿液细菌培养结果比较2组患者引流袋中尿液细菌培养结果比较实验组尿管和引流袋中尿液细菌培养结果比较2组患者术后引流袋反流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后用温水擦洗尿道口及会阴部2次/日,保持会阴部清洁,减少细菌沿三腔气囊导尿管外壁上行。同时,指导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3000ml增加尿量以达到尿道内清洁作用。普通引流袋的容量为1000ml,三升袋冲洗3000ml马上就满,为了便于观察滴速是否通畅,通常用桶或脸盆接在普通引流袋下方,引流袋下端的放液阀2打开,有时有异味散发入空气中。而一种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的一次性抗反流多功能引流装置的三档引流袋与三升袋3000ml成正比,出入是否平衡便于观察,三档引流袋分成中袋3、左侧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的一次性抗反流多功能引流装置,包括三档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档引流袋包括左侧袋(1)、中袋(3)和右侧袋(10),所述的中袋(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侧袋(1)和右侧袋(10),该中袋(3)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通左侧袋(1)的第一通道(5)和连通右侧袋(10)的第二通道(13),所述的第一通道(5)与第二通道(13)呈一高一低错位布置,所述的中袋(3)上端设置有延伸管(14),该延伸管(14)中部设置有滴壶(7)以及活瓣侧孔(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的一次性抗反流多功能引流装置,包括三档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档引流袋包括左侧袋(1)、中袋(3)和右侧袋(10),所述的中袋(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侧袋(1)和右侧袋(10),该中袋(3)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通左侧袋(1)的第一通道(5)和连通右侧袋(10)的第二通道(13),所述的第一通道(5)与第二通道(13)呈一高一低错位布置,所述的中袋(3)上端设置有延伸管(14),该延伸管(14)中部设置有滴壶(7)以及活瓣侧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的一次性抗反流多功能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袋(3)的下端设置有放液阀(2)。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利汪永凤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镇海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