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制备丙烯无规共聚物的方法。一种用于制备至多6.0重量%的乙烯单元的丙烯无规共聚物的方法,该丙烯无规共聚物适用于制造管材,通过在催化剂体系的存在下使丙烯和乙烯共聚获得,该催化剂体系包括通过使以下组分接触而获得的产物:(a)固体催化剂组分,其包括卤化镁、具有至少一个Ti‑卤键的钛化合物以及至少两种电子给体化合物,电子给体化合物的一种相对于给体的总量以40至90摩尔%的量存在并选自琥珀酸酯或盐,而另一种选自1,3‑二醚,(b)烃基铝化合物,和(c)任选地外部电子给体化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制备丙烯无规共聚物的方法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380052031.5母案的分案申请。该母案的申请日为2013年10月3日;专利技术名称为“用于制备丙烯无规共聚物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备丙烯无规共聚物的方法,涉及可由此得到的聚合物并涉及它们用于制造管路系统的用途。
技术介绍
在压力管中,所输送的流体可具有变化的温度,通常在约0℃至约70℃的范围之内。这样的管材典型地由聚烯烃制造,通常为聚乙烯或聚丙烯。在例如典型用于水暖和加热用途的热水管中的温度范围为30℃至70℃,这意味着该管材必须能够承受比此温度更高的温度,用于安全地长期使用。与其他聚烯烃相比,聚丙烯的良好的耐热性对于诸如上文提及的热水管的应用是特别有用的。由聚合物材料得到的管材的另一个问题是搬运。在搬运过程中,管材可被意外损坏。出于此原因,要求高的(艾佐德)冲击强度。自20世纪90年代初,丙烯无规共聚物(PP-R)已用于生产管材生产,在过去几年中,PP-R管材的生产已经基于因素如管材的强度、耐用性、接合完整性和长期成本效率而增加。例如,US6362298公开丙烯与按重量计1至10%乙烯的高分子量共聚物及它们用于制造管材的用途。据报道,用这些共聚物制成的管材具有低脆度和光滑的表面,另外,结合优良的蠕变断裂强度还具有高韧性和良好的刚性。
技术实现思路
表现出改进的性能特别是改善的艾佐德冲击强度的材料将仍然是期望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多个方面致力于提供用于管路系统的新颖的丙烯无规共聚物。已经发现,这些和其他结果可以通过使用利用特定种类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制得的聚丙烯来实现。因此,根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制备含有按重量计多达6.0%的乙烯单元的丙烯无规共聚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催化剂体系的存在下使丙烯和乙烯共聚的步骤,该催化剂体系包括通过使以下组分接触而获得的产物:(a)固体催化剂组分,其含有卤化镁、具有至少一个Ti-卤键的钛化合物以及至少两种电子给体化合物,至少两种电子给体化合物中的一种相对于给体的总量按摩尔计以40至90%的量存在并选自琥珀酸酯或盐,而另一种选自1,3-二醚,(b)烃基铝化合物,和(c)任选地外部电子给体化合物。在固体催化剂组分(a)中,琥珀酸酯或盐优选选自下式(I)的琥珀酸酯或盐:其中,基团R1和R2彼此相同或不同地是C1-C20直链或支链烷基、烯基、环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或烷基芳基基团,任选含有杂原子;且基团R3和R4彼此相同或不同地是C1-C20烷基、C3-C20环烷基、C5-C20芳基、芳烷基或烷芳基基团,条件是它们中的至少一者是支链烷基;相对于式(I)结构中确定的两个不对称碳原子,所述化合物为(S,R)或(R,S)型立体异构体。R1和R2优选为C1-C8烷基、环烷基、芳基、芳烷基和烷芳基基团。特别优选的是其中R1和R2选自伯烷基且特别是支链伯烷基的化合物。适合的R1和R2基团的示例为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新戊基、2-乙基己基。特别优选的为乙基、异丁基和新戊基。特别优选的是这样的化合物,其中R3和/或R4基团是诸如异丙基、仲丁基、2-戊基、3-戊基的仲烷基或诸如环己基、环戊基、环己基甲基的环烷基。上述化合物的示例为纯的或混合的(S,R)(S,R)形式,任选为外消旋形式的2,3-双(三甲基甲硅烷基)琥珀酸二乙基酯、2,3-双(2-乙基丁基)琥珀酸二乙基酯、2,3-二苄基琥珀酸二乙基酯、2,3-二异丙基琥珀酸二乙基酯、2,3-二异丙基琥珀酸二异丁基酯、2,3-双(环己基甲基)琥珀酸二乙基酯、2,3-二异丁基琥珀酸二乙基酯、2,3-二新戊基琥珀酸二乙基酯、2,3-二环戊基琥珀酸二乙基酯、2,3-二环己基琥珀酸二乙基酯。在上文提及的1,3-二醚中,特别优选的是式(II)的化合物(II)其中RI和RII彼此相同或不同地是氢或者直链或支链C1-C18烃基,还可形成一个或多个环结构;RIII基团彼此相同或不同地是氢或者C1-C18烃基;RIV基团彼此相同或不同,除了它们不能为氢之外,与RIII具有相同的含义;RI至RIV基团中的每个可包含选自卤素、N、O、S和Si的杂原子。优选地,RIV是1-6个碳原子的烷基,且更特别是甲基,而RIII基团优选是氢。此外,当RI为甲基、乙基、丙基或异丙基时,RII可是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叔丁基、异戊基、2-乙基己基、环戊基、环己基、甲基环己基、苯基或苄基;当RI为氢时,RII可以是乙基、丁基、仲丁基、叔丁基、2-乙基己基、环己基乙基、二苯甲基、对氯苯基、1-萘基、1-十氢萘基;RI和RII也可以相同,且可以是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新戊基、苯基、苄基、环己基、环戊基。可有利使用的醚的具体示例包括:2-(2-乙基己基)-1,3-二甲氧基丙烷、2-异丙基-1,3-二甲氧基丙烷、2-丁基-1,3-二甲氧基丙烷、2-仲丁基-1,3-二甲氧基丙烷、2-环己基-1,3-二甲氧基丙烷、2-苯基-1,3-二甲氧基丙烷、2-叔丁基-1,3-二甲氧基丙烷、2-枯基-1,3-二甲氧基丙烷、2-(2-苯乙基)-1,3-二甲氧基丙烷、2-(2-环己基乙基)-1,3-二甲氧基丙烷、2-(对氯苯基)-1,3-二甲氧基丙烷、2-(二苯甲基)-1,3-二甲氧基丙烷、2-(1-萘基)-1,3-二甲氧基丙烷,2(对氟苯基)-1,3-二甲氧基丙烷、2(1-十氢萘基)-1,3-二甲氧基丙烷、2(对叔丁基苯基)-1,3-二甲氧基丙烷、2,2-二环己基-1,3-二甲氧基丙烷、2,2-二乙基-1,3-二甲氧基丙烷、2,2-二丙基-1,3-二甲氧基丙烷、2,2-二丁基-1,3-二甲氧基丙烷、2,2-二乙基-1,3-二乙氧基丙烷、2,2-二环戊基-1,3-二甲氧基丙烷、2,2-二丙基-1,3-二乙氧基丙烷、2,2-二丁基-1,3-二乙氧基丙烷、2-甲基-2-乙基-1,3-二甲氧基丙烷、2-甲基-2-丙基-1,3-二甲氧基丙烷、2-甲基-2-苄基-1,3-二甲氧基丙烷、2-甲基-2-苯基-1,3-二甲氧基丙烷、2-甲基-2-环己基-1,3-二甲氧基丙烷、2-甲基-2-甲基环己基-1,3-二甲氧基丙烷、2,2-双(对氯苯基)-1,3-二甲氧基丙烷、2,2-双(2-苯乙基)-1,3-二甲氧基丙烷、2,2-双(2-环己基乙基)-1,3-二甲氧基丙烷、2-甲基-2-异丁基-1,3-二甲氧基丙烷、2-甲基-2-(2-乙基己基)-1,3-二甲氧基丙烷、2,2-双(2-乙基己基)-1,3-二甲氧基丙烷、2,2-双(对甲苯基)-1,3-二甲氧基丙烷、2-甲基-2-异丙基-1,3-二甲氧基丙烷、2,2-二异丁基-1,3-二甲氧基丙烷、2,2-二苯基-1,3-二甲氧基丙烷、2,2-二苄基-1,3-二甲氧基丙烷、2-异丙基-2-环戊基-1,3-二甲氧基丙烷、2,2-双(环己基甲基)-1,3-二甲氧基丙烷、2,2-二异丁基-1,3-二乙氧基丙烷、2,2-二异丁基-1,3-二丁氧基丙烷、2-异丁基-2-异丙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备丙烯无规共聚物的方法,所述丙烯无规共聚物含有至多6.0重量%的乙烯单元并且具有4.0至5.0范围的流变多分散指数、低于9.0%的二甲苯可溶物的量和0.01至5g/10min范围的根据ISO 1133在230℃、5kg下测量的熔体流动速率MFR值,所述方法包括在催化剂体系的存在下使丙烯和乙烯共聚的步骤,所述催化剂体系包括通过使以下组分接触而获得的产物:/n(a)固体催化剂组分,其含有卤化镁、具有至少一个Ti-卤键的钛化合物以及至少两种电子给体化合物,其中一种电子给体化合物以相对于给体总量为40至90摩尔%的量存在并选自琥珀酸酯,而另一种电子给体化合物选自1,3-二醚,/n(b)烃基铝化合物,和/n(c)任选的外部电子给体化合物,/n其中,所述琥珀酸酯具有式(I):/n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016 EP 12188634.5;20121016 US 61/7146551.一种用于制备丙烯无规共聚物的方法,所述丙烯无规共聚物含有至多6.0重量%的乙烯单元并且具有4.0至5.0范围的流变多分散指数、低于9.0%的二甲苯可溶物的量和0.01至5g/10min范围的根据ISO1133在230℃、5kg下测量的熔体流动速率MFR值,所述方法包括在催化剂体系的存在下使丙烯和乙烯共聚的步骤,所述催化剂体系包括通过使以下组分接触而获得的产物:
(a)固体催化剂组分,其含有卤化镁、具有至少一个Ti-卤键的钛化合物以及至少两种电子给体化合物,其中一种电子给体化合物以相对于给体总量为40至90摩尔%的量存在并选自琥珀酸酯,而另一种电子给体化合物选自1,3-二醚,
(b)烃基铝化合物,和
(c)任选的外部电子给体化合物,
其中,所述琥珀酸酯具有式(I):
其中,基团R1和R2彼此相同或不同,是C1-C20直链或支链烷基、烯基、环烷基、芳基、芳烷基或烷芳基基团,任选含有杂原子;且基团R3和R4彼此相同或不同,是C1-C20烷基、C3-C20环烷基、C5-C20芳基、芳烷基或烷芳基基团,条件是它们中至少一个是支链烷基;相对于式(I)结构中确定的两个不对称碳原子,所述化合物为(S,R)或(R,S)型立体异构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1,3-二醚具有式(II):
其中,RI和RII相同或不同並且是氢或者直链或支链的C1-C18烃基,其还可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环结构;RIII基团彼此相同或不同,是氢或者C1-C18烃基;RIV基团彼此相同或不同,除了它们不能为氢之外,与RIII具有相同的含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加尔万,A诺伊曼,T卡普托,S斯奎尔佐尼,A马祖科,O富斯科,B加迪,G科利纳,
申请(专利权)人:巴塞尔聚烯烃意大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