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波理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108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波理疗仪,包括具有第一容置腔的外壳、具有第二容置腔的内壳,内壳设于第一容置腔内,第二容置腔中安装彼此不相导通的均设有充气嘴的第一气袋、第二气袋、第三气袋、第四气袋,第二气袋和第三气袋均成Z型结构并交错设置;内壳和外壳之间设有一控制主板、均与控制主板电性连接的气泵和电磁阀,电磁阀与充气嘴对应连接,且多个电磁阀均与气泵相连接,至少一个气袋上设置有充气后突出气袋表面的鼓包。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两个气袋同时上下按压手心手背,另两个气袋交错设置对手指关节上下错位按压,由电磁阀来控制理疗手法对手部不同部位理疗的控制,气袋上的鼓包减小与手的接触面积,增加理疗效果,结构简单,方便使用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波理疗仪
本技术涉及理疗设备,尤其是一种对手部理疗的结构简单、能调节按摩部位、理疗力度、理疗手法、提高理疗效果的空气波理疗仪。
技术介绍
理疗器在目前的家庭中使用普遍,对于对手部来进行理疗的理疗器来说,有的使用滚轮,但滚轮的按压容易造成手部皮肤的损伤,对于使用气囊来按压的空气波理疗仪,气囊与手部接触面积过大,达不到理疗效果,同时也不能针对性的调节控制气囊来对不同部位的理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对手部理疗的结构简单、能调节理疗部位、理疗力度、理疗手法、提高理疗效果的空气波理疗仪。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波理疗仪,包括外壳、内壳,所述外壳和内壳均是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并对应形成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的筒形壳体,所述内壳设于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第二容置腔中安装有多个彼此不相导通的气袋,每个所述气袋上均设置有充气嘴;所述气袋包括位于第二容置腔内前端底面的第一气袋、位于第二容置腔内后端的第二气袋、位于第一气袋和第二气袋之间的第三气袋、第二容置腔内前端顶面的第四气袋,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波理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内壳,所述外壳和内壳均是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并对应形成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的筒形壳体,所述内壳设于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第二容置腔中安装有多个彼此不相导通的气袋,每个所述气袋上均设置有充气嘴;所述气袋包括位于第二容置腔内前端底面的第一气袋、位于第二容置腔内后端的第二气袋、位于第一气袋和第二气袋之间的第三气袋、第二容置腔内前端顶面的第四气袋,所述第二气袋和第三气袋均成Z型结构,所述第二气袋的上端和第三气袋的下端均设置在第二容置腔内底面上,且第二气袋的下端和第三气袋的上端能沿第二容置腔的径向折叠并相向交错设置在第二容置腔的顶面;所述内壳和外壳之间设有一控制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波理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内壳,所述外壳和内壳均是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并对应形成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的筒形壳体,所述内壳设于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第二容置腔中安装有多个彼此不相导通的气袋,每个所述气袋上均设置有充气嘴;所述气袋包括位于第二容置腔内前端底面的第一气袋、位于第二容置腔内后端的第二气袋、位于第一气袋和第二气袋之间的第三气袋、第二容置腔内前端顶面的第四气袋,所述第二气袋和第三气袋均成Z型结构,所述第二气袋的上端和第三气袋的下端均设置在第二容置腔内底面上,且第二气袋的下端和第三气袋的上端能沿第二容置腔的径向折叠并相向交错设置在第二容置腔的顶面;所述内壳和外壳之间设有一控制主板、均与控制主板电性连接的气泵和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充气嘴的数量相同并与充气嘴一对一对应连接,且多个所述电磁阀均与气泵相连接,至少一个所述气袋上设置有充气后突出气袋表面的鼓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波理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鼓包对应于手部的穴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波理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袋包括不相导通的均设有充气嘴和鼓包的左气袋和右气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波理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袋的下端上设置有大鼓包和小鼓包,所述大鼓包和小鼓包并列设置且大鼓包的表面积大于小鼓包的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东吉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