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拐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101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拐杖,属于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拐杖功能单一等技术问题。本医用拐杖包括拐杖本体,拐杖本体上固定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连接有平衡架,固定架包括呈拨叉型的固定支座和将固定支座固定在拐杖本体上的连接部,连接部滑动设置在拐杖本体;连接部上设有将其与拐杖本体固连的锁紧螺钉;平衡架包括与固定支座活动连接的平衡外环,平衡外环上活动连接有平衡内环,平衡内环上连接有具有容纳空间的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医用拐杖提高了拐杖的多功能性,帮助患者解决了外出拿物不方便的问题,同时平衡外环、平衡内环和支撑架一起作用使得输液瓶、保温杯等物品在患者行走时保持稳定,防止物品掉出或者剧烈晃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拐杖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医用拐杖。
技术介绍
在医院中,拐杖是辅助患者行走的医疗器械之一,但是当患者正在静脉输液需要外出时,不得不先输液完再外出,从而给患者带来了不便。我国专利(公告号:CN207492928U;公告日:20170408)公开了一种医疗护理拐杖,该医疗护理拐杖包括本体、座体及输液架;本体包括扶手及主杆,主杆包括上主杆及下主杆,上主杆套接于下主杆的内部,且下主杆固接有与扶手平行设置的把手,输液架包括支撑架及挂钩,支撑架包括横杆及竖杆,挂钩固接于横杆的另一端,竖杆套接于上主杆的内部,竖杆下端的外侧设有两个相对的凸块,上主杆的内侧设有与凸块相配合的第一滑道,扶手设有与凸块相配合的第二滑道,第二滑道的一端与第一滑道相通,另一端设有固定凹槽,输液架可以方便患者在输液时把输液瓶挂在上面。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护理拐杖,虽然可以方便患者行走,也方便对患者进行输液,但是,行走和输液不可同时进行,同时输液架的功能单一,不利于外出的患者携带物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医用拐,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患者利用拐杖行走的同时,方便患者进行输液。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医用拐杖,包括拐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拐杖本体上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连接有平衡架,所述固定架包括呈拨叉型的固定支座和将所述固定支座固定在所述拐杖本体上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滑动设置在所述拐杖本体;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将其与所述拐杖本体固连的锁紧螺钉;所述平衡架包括与所述固定支座活动连接的平衡外环,所述平衡外环上活动连接有平衡内环,所述平衡内环上连接有具有容纳空间的支撑架。其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方案根据患者需求调节固定架在拐杖本体上的位置,然后将输液瓶放入平衡架中,给患者静脉扎针完成后,患者即可利用拐杖外出行走。患者利用拐杖行走时,对患者进行输液,帮助患者节约了时间,同时平衡架中还可以放保温杯,水杯等其他物品,帮助患者解决了外出拿物不方便的问题。平衡外环和平衡内环可以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摆动,这样不论拐杖本体如何倾斜,都能保证支撑架内的物品处于竖向状态,不会倾斜,有效防止输液瓶、茶杯等物品掉出或者剧烈晃动导致的洒漏。在上述医用拐杖中,所述拐杖本体包括两根支撑杆和位于支撑杆之间的支撑扶手,所述固定支座通过所述连接部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固定支座与支撑杆固定,方便调节固定支座的高度,进而便于调节输液瓶的高度,方便对患者输液。在上述医用拐杖中,所述平衡外环外侧对称设置有凸短柱一,内侧对称开设有凹槽一,所述平衡内环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凹槽一对应卡接的凸短柱二,所述固定支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凸短柱一卡接的凹槽二,所述凸短柱一活动嵌设在所述凹槽二内,所述凸短柱二活动嵌设在所述凹槽一内,所述平衡外环上的所述凸短柱一和所述平衡内环上的凸短柱二分布在不同的方向上。作为优选,凸短柱一和凸短柱二呈相互垂直状态;凸短柱一和凹槽二卡接后,凸短柱一可在凹槽二内转动,凸短柱二和凹槽一卡接后,凸短柱二可在凹槽一内转动,由于被限位,均不可被拿出,因此平衡内环和平衡外环双环联动保持了输液瓶的稳定。在上述医用拐杖中,所述支撑架成网兜结构,所述支撑架包括瓶口环以及与所述瓶口环固连的三条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瓶口环外,所述限位条的下端与所述瓶口环固连,所述限位条的上端向上方延伸并固连在所述平衡外环外周。网兜结构的支撑架能更好的固定输液瓶等其他物体,瓶口环方便将输液瓶瓶口放入其中,既方便输液,又对输液瓶进行了限位。在上述医用拐杖中,所述固定架上还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固定带的另一端和所述平衡外环可拆卸连接。固定带用以固定输液瓶,使其保持稳定。在上述医用拐杖中,所述固定带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具有弹性的固定带固定效果较好,能适用不同型号的输液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患者利用本医用拐杖行走时,可以将输液瓶、保温杯等物品放入支撑架,提高拐杖的多功能性,帮助患者解决了外出拿物不方便的问题,使患者行动更加方便。同时平衡外环、平衡内环和支撑架一起作用使得输液瓶、保温杯等物品在患者行走时保持稳定,防止物品掉出或者剧烈晃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医用拐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平衡架和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拐杖本体;1a、支撑杆;1b、支撑扶手;2、锁紧螺钉;3、固定架;4、凹槽一;5、凸短柱二;6、平衡架;7、平衡内环;8、平衡外环;8a、凸短柱一;9、支撑架;10、瓶口环;11、固定带;12、固定支座;12a、凹槽二;12b、连接部;15、限位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医用拐杖包括拐杖本体1,拐杖本体1上固定有固定架3,固定架3上连接有平衡架6,固定架3包括呈拨叉型的固定支座12和将固定支座12固定在拐杖本体1上的连接部12b,连接部12b滑动设置在拐杖本体1;连接部12b上设有将其与拐杖本体1固连的锁紧螺钉2;平衡架6包括与固定支座12活动连接的平衡外环8,平衡外环8上活动连接有平衡内环7,平衡内环7上连接有具有容纳空间的支撑架9。进一步的,拐杖本体1包括两根支撑杆1a和位于支撑杆1a之间的支撑扶手1b,所述固定支座12通过所述连接部12b套设在所述支撑杆1a上。使用时,根据患者需求调节固定架3在拐杖本体1上的位置,然后将输液瓶放入平衡架6中,给患者静脉扎针完成后,患者即可利用拐杖外出行走;帮助患者解决了外出拿物不方便的问题。平衡外环8、平衡内环7和支撑架9一起作用使得输液瓶在人行走时保持稳定,防止输液瓶掉出或者剧烈晃动。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平衡外环8外侧对称设置有凸短柱一8a,内侧对称开设有凹槽一4,平衡内环7外侧设置有与凹槽一4对应卡接的凸短柱二5,固定支座12上开设有与凸短柱一8a卡接的凹槽二12a,凸短柱一8a活动嵌设在凹槽二12a内,凸短柱二5活动嵌设在凹槽一4内,平衡外环8上的凸短柱一8a和平衡内环7上的凸短柱二5分布在不同的方向上;支撑架9成网兜结构,支撑架9包括瓶口环10以及与瓶口环10固连的三条限位条15,限位条15均匀间隔分布在瓶口环10外,限位条15的下端与瓶口环10固连,限位条15的上端向上方延伸并固连在平衡外环8外周。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固定架3上还设有固定带11,固定带11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架3上,固定带11的另一端和平衡外环8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带1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具有弹性的固定带11固定效果较好。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拐杖,包括拐杖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拐杖本体(1)上固定有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上连接有平衡架(6),所述固定架(3)包括呈拨叉型的固定支座(12)和将所述固定支座(12)固定在所述拐杖本体(1)上的连接部(12b),所述连接部(12b)滑动设置在所述拐杖本体(1);所述连接部(12b)上设有将其与所述拐杖本体(1)固连的锁紧螺钉(2);所述平衡架(6)包括与所述固定支座(12)活动连接的平衡外环(8),所述平衡外环(8)上活动连接有平衡内环(7),所述平衡内环(7)上连接有具有容纳空间的支撑架(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拐杖,包括拐杖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拐杖本体(1)上固定有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上连接有平衡架(6),所述固定架(3)包括呈拨叉型的固定支座(12)和将所述固定支座(12)固定在所述拐杖本体(1)上的连接部(12b),所述连接部(12b)滑动设置在所述拐杖本体(1);所述连接部(12b)上设有将其与所述拐杖本体(1)固连的锁紧螺钉(2);所述平衡架(6)包括与所述固定支座(12)活动连接的平衡外环(8),所述平衡外环(8)上活动连接有平衡内环(7),所述平衡内环(7)上连接有具有容纳空间的支撑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拐杖本体(1)包括两根支撑杆(1a)和位于支撑杆(1a)之间的支撑扶手(1b),所述固定支座(12)通过所述连接部(12b)套设在所述支撑杆(1a)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外环(8)外侧对称设置有凸短柱一(8a),内侧对称开设有凹槽一(4),所述平衡内环(7)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凹槽一(4)对应卡接的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宜家耐热陶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