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病患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09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床病患下肢康复训练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于底座上的被动训练机构和主动训练机构,所述的主动训练机构包括:倾斜设置在底座上方的大腿支撑板,所述的大腿支撑板与底座之间设有顶柱;与大腿支撑板活动连接的小腿支撑板,所述的小腿支撑板具有与大腿支撑板保持相对位置固定的固定位,以及受挤压而绕大腿支撑板端部发生周向转动的活动位;所述的被动训练机构包括用于顶抬患者膝关节窝的顶升件,所述的底座上设有用于驱使该顶升件升降的直线驱动器;所述的小腿支撑板与大腿支撑板之间留有供该顶升件穿过的间隙。该装置能够同时辅助患者进行被动锻炼和主动锻炼,便于对下肢肌肉进行全方位的康复锻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床病患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本技术属于下肢康复训练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床病患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下肢或脊柱手术后,患者在一段时间内需要卧床休息,因疼痛、肌力不足等原因,患者在卧床初期会出现腿部浮肿,长期卧床则会导致患者下肢出现功能退化的现象,更严重的会出现足下垂、足外翻或足内翻等并发症。因此,在患者卧床期间,积极地对患者下肢进行被动康复训练、鼓励患者主动锻炼是十分必要的。如公开号为CN10820149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下肢康复训练床,该康复训练床通过将患者下肢固定在相应的位置后,利用直线电机带动伸缩杆伸缩来带动患者双腿做拉伸、屈膝等动作,该康复训练床只能辅助患者进行被动锻炼,不利于患者主动锻炼的练习。如公开号为CN20749312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下肢功能康复器械,该下肢功能康复器械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支撑杆件,两支撑杆件之间设有伸缩带,伸缩带的两端带有用于连接伸缩带与相应的支撑杆件的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与伸缩带相连的弹性调整机构以及与支撑杆件相连的定位机构。使用时,患者通过蹬踏伸缩带进行下肢锻炼;这就导致该康复器械只能适用于具有一定自主锻炼能力的下肢受损程度不高或处于恢复后期的患者,对于处于恢复初期的患者,该康复器械不能辅助患者进行被动锻炼;同时蹬踏的动作只能对小腿腓骨侧的肌肉群进行锻炼,对于小腿胫骨侧的肌肉群的锻炼力度则较小。综上所述,目前的下肢康复训练设施难以同时满足患者不同康复阶段的训练,也难以对患者下肢各个部位的肌肉群进行全方位的康复训练辅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辅助患者进行被动锻炼和主动锻炼、便于对患者下肢肌肉进行全方位康复锻炼的卧床病患下肢康复训练装置。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卧床病患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于底座上的被动训练机构和主动训练机构,所述的主动训练机构包括:倾斜设置在底座上方的大腿支撑板,所述的大腿支撑板与底座之间设有顶柱;与大腿支撑板活动连接的小腿支撑板,所述的小腿支撑板具有与大腿支撑板保持相对位置固定的固定位,以及受挤压而绕大腿支撑板端部发生周向转动的活动位;所述的被动训练机构包括用于顶抬患者膝关节窝的顶升件,所述的底座上设有用于驱使该顶升件升降的直线驱动器;所述的小腿支撑板与大腿支撑板之间留有供该顶升件穿过的间隙。本技术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中同时设置有主动训练机构和被动训练机构,其中,被动训练机构利用顶升件顶抬患者膝关节窝,可以辅助患者作抬腿或屈膝动作,锻炼患者大腿肌肉群,适合辅助处于恢复初期的患者进行被动锻炼;而主动训练机构中,小腿支撑板在受压后能够自固定位转为活动位,当压力消失后又会自活动位回复到固定位,适合具有自主锻炼意识和一定自主锻炼能力的患者进行小腿下压的练习,对大腿肌肉群、小腿肌肉群和膝踝关节进行同步康复锻炼。同时,大腿支撑板与底座倾斜设置,对于处于恢复初期的患者能够避免下肢浮肿,为康复训练打好基础。本技术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不仅适用于更多的患者类型,而且适用于同一患者的不同恢复阶段,适用范围广。在上述的卧床病患下肢康复训练装置中,所述的大腿支撑板与底座周向活动连接,所述的顶柱为可伸缩件;或者,所述的顶柱和大腿支撑板均为可伸缩件。大腿支撑板与底座周向活动连接时,大腿支撑板能够朝靠近或远离底座的方向发生转动,以调节大腿支撑板和底座之间的固定角度,以满足患者对不同抬腿高度的要求。而将顶柱设为可伸缩件则是为了与大腿支撑板的角度变化相适应。为了进一步扩大本技术的卧床病患下肢康复训练装置的适用范围,可以将顶柱和大腿支撑板均设为可伸缩件,此时大腿支撑板可以伸缩以与患者大腿长度相适应,确保患者膝关节窝与顶升件的位置相对应;而将顶柱设为可伸缩件则是为了确保能够将大腿支撑板固定在其调整位置上。可伸缩件的伸缩方式可以是多样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上述的卧床病患下肢康复训练装置中,所述的大腿支撑板包括与底座活动连接的第一大腿支撑部,以及与小腿支撑板活动连接的第二大腿支撑部;所述的第一大腿支撑部内设第一空心腔,该第一空心腔具有朝向第二大腿支撑部的开口,所述的第二大腿支撑部与该第一空心腔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大腿支撑部和第二大腿支撑部之间设有轴向定位件。所述的轴向定位件包括:开设在第一大腿支撑部至少一侧壁上的条形导向孔,该条形导向孔与第一空心腔贯通,且该条形导向孔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第二大腿支撑部的滑动方向相一致;所述的第二大腿支撑部上设有导向滑杆,该导向滑杆伸出条形导向孔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定位旋钮。当将定位旋钮松开时,第二大腿支撑部能够在第一空心腔内滑动,此时导向滑杆也沿着条形导向孔滑动,从而能够调节大腿支撑板的整体长度;待第二大腿支撑部滑动到预设位置后,旋紧定位旋钮,定位旋钮会挤压并贴紧条形导向孔的外周缘,实现对第二大腿支撑部的定位。顶柱的伸缩方式也可以设置成与大腿支撑板相同。在上述的卧床病患下肢康复训练装置中,大腿支撑板与小腿支撑板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所述的小腿支撑板朝向大腿支撑板的一侧设有关于所述的间隙对称设置的两根第一销轴,第一销轴与小腿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大腿支撑板朝向小腿支撑板的一端带有与各第一销轴对应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接片,该第一销轴与第一连接片轴向固定且周向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一销轴上套设有第一扭簧,所述的第一扭簧的卡簧起始端与大腿支撑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扭簧的卡簧末端与小腿支撑板或第一销轴固定连接。在间隙的两侧分别设置一组连接结构,既能为顶升件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又能确保小腿固定板相对于大腿支撑板发生周向转动时,装置整体始终保持稳定。第一扭簧的设置既确保了在未受压时小腿支撑板能够保持在固定位,又赋予小腿支撑板一定的活动能力。在上述的卧床病患下肢康复训练装置中,在所述的第一销轴的端部安装有用于检测大腿支撑板与小腿支撑板之间角度变化的角度尺。角度尺的测量结果能够作为患者康复训练效果的一个参考,方便医者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程度,进而调整治疗策略。患者康复训练效果的检测方式还可以是:在所述的小腿支撑板的外侧,所述的第一销轴的末端固定安装有链轮,所述的小腿支撑板或大腿支撑板的侧面设有通过链条与链轮相连的拉力计。当拉力计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拉力计与链轮之间的链条也被自然拉直,此时小腿固定板处于固定位;当小腿支撑板受压转为活动位时,链轮拉紧链条,继而拉伸拉力计,此时拉力计上会显示拉力,拉力的大小与患者的下压小腿支撑板的力量相对应,从而也可以反映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在上述的卧床病患下肢康复训练装置中,所述的顶柱内设有第二空心腔,所述的第二空心腔具有朝向该间隙的开口,所述的第二空心腔的开口外缘与大腿支撑板活动连接;所述的直线驱动器安装在该第二空心腔内,所述的顶升件固定在该直线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将顶柱与大腿支撑板设置为活动连接,是为了配合大腿支撑板与底座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床病患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以及设于底座(1)上的被动训练机构(2)和主动训练机构(3),所述的主动训练机构(3)包括:/n倾斜设置在底座(1)上方的大腿支撑板(31),所述的大腿支撑板(31)与底座(1)之间设有顶柱(32);/n与大腿支撑板(31)活动连接的小腿支撑板(33),所述的小腿支撑板(33)具有与大腿支撑板(31)保持相对位置固定的固定位,以及受挤压而绕大腿支撑板(31)端部发生周向转动的活动位;/n所述的被动训练机构(2)包括用于顶抬患者膝关节窝的顶升件(21),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用于驱使该顶升件(21)升降的直线驱动器;所述的小腿支撑板(33)与大腿支撑板(31)之间留有供该顶升件(21)穿过的间隙(3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床病患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以及设于底座(1)上的被动训练机构(2)和主动训练机构(3),所述的主动训练机构(3)包括:
倾斜设置在底座(1)上方的大腿支撑板(31),所述的大腿支撑板(31)与底座(1)之间设有顶柱(32);
与大腿支撑板(31)活动连接的小腿支撑板(33),所述的小腿支撑板(33)具有与大腿支撑板(31)保持相对位置固定的固定位,以及受挤压而绕大腿支撑板(31)端部发生周向转动的活动位;
所述的被动训练机构(2)包括用于顶抬患者膝关节窝的顶升件(21),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用于驱使该顶升件(21)升降的直线驱动器;所述的小腿支撑板(33)与大腿支撑板(31)之间留有供该顶升件(21)穿过的间隙(3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床病患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腿支撑板(31)与底座(1)周向活动连接,所述的顶柱(32)为可伸缩件;
或者,所述的顶柱(32)和大腿支撑板(31)均为可伸缩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床病患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腿支撑板(31)包括与底座(1)活动连接的第一大腿支撑部(31a),以及与小腿支撑板(33)活动连接的第二大腿支撑部(31b);
所述的第一大腿支撑部(31a)内设第一空心腔(31f),该第一空心腔(31f)具有朝向第二大腿支撑部(31b)的开口,所述的第二大腿支撑部(31b)与该第一空心腔(31f)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大腿支撑部(31a)和第二大腿支撑部(31b)之间设有轴向定位件。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卧床病患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腿支撑板(33)朝向大腿支撑板(31)的一侧设有关于所述的间隙(311)对称设置的两根第一销轴(36),第一销轴(36)与小腿支撑板(33)固定连接;
所述的大腿支撑板(31)朝向小腿支撑板(33)的一端带有与各第一销轴(36)对应设置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燕芬胡华辉吴越娣李长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