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中医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坐垫和靠背主体;所述的靠背主体设置有扶手,所述的靠背主体旋转式设置于坐垫上;所述靠背主体的前后两侧分别为第一靠背面和第二靠背面;所述的第一靠背面内设置有填充垫;所述填充垫的表面覆盖有带孔盖板;所述的第一靠背面上部开设有颈部护理区;所述的坐垫具有沿长度方向拉伸的副垫;所述的第二靠背面内设置有器械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具备传统功能的同时,其靠背可以360度转动,靠背的另一面具备器械区,内只有烤灯和服药背托盘。当病人结束护理过后,可以转动靠背,将器械区一面转至病人一侧,病人坐立于坐垫上,在使用烤灯或服药,减少病人移动次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中医康复护理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多功能中医康复护理装置,属于医用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中医护理装置是行动不便的病人在住院时使用的一种坐或趟的装置,方便病人在床上吃饭和服用中药。目前,中医医院里的护理用床大都设置有置物板,但是置物板的位置和高度不能调节,因而影响不同病人的使用。同时,很多术后的病人为了加快伤口愈合的速度,避免伤口的感染以及恶化,大都需要烤灯对伤口进行烘烤,但是现有的中医护理用床大都没有设置烤灯,当病人需要时,需要医护人员从别处配置,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并且,现有的中医用座椅,其只能提供功能单一的按摩功能或中药药包热敷,而由于座椅的局限性,无法集成较多的功能于一个座椅上,当病人行动不便,又不能随时更换护理位置。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中医康复护理装置,具备传统护理功能的同时,还集成有烘烤等功能,结构简单合理。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中医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坐垫和靠背主体;所述的靠背主体设置有扶手,所述的靠背主体通过转动机构旋转式设置于坐垫上;所述靠背主体的前后两侧分别为第一靠背面和第二靠背面;所述的第一靠背面内设置有填充垫;所述填充垫的表面覆盖有带孔盖板;所述的第一靠背面上部开设有颈部护理区;所述的坐垫具有沿长度方向拉伸的副垫;所述的第二靠背面内设置有器械区。优选的,所述的靠背主体底部的中心设置有可相对坐垫转动的轴体;所述的坐垫相对轴体设置有轴孔。使用时,可将靠背主体沿轴体转动。优选的,所述的轴体两侧设置有固定柱;所述的坐垫相对固定柱设置有接孔;所述固定柱的长度小于所述轴体的长度。转动之前,先将靠背主体向上提起,使得固定柱与接空分离,便可旋转靠背主体。优选的,所述的填充垫内为包裹有硅胶粉的纱布药包优选的,所述的纱布药包于中药复合液中浸泡而成。优选的,所述的填充层内侧设置有电加热板。电加热板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插上之后自动通电,加热。优选的,所述的颈部护理区呈凹字型;所述的护理区内设置有按摩球。病人坐立时,其颈部可以放置于颈部护理区内,通过按摩球按摩。优选的,所述的器械区开设于第二靠背面内;所述的器械区为方形槽体;所述的器械区内设置有烤灯和服药杯托盘。第一靠背面的护理完成后,转动靠背主体,将第二靠背主体朝向病人方向。优选的,所述的烤灯设置于旋转支撑臂上。通过旋转支撑臂将烤灯转出,烘烤身体上的伤口,保持伤口干燥。本技术在具备传统功能的同时,其靠背可以360度转动,靠背的另一面具备器械区,内只有烤灯和服药背托盘。当病人结束护理过后,可以转动靠背,将器械区一面转至病人一侧,病人坐立于坐垫上,在使用烤灯或服药,减少病人移动次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方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轴体结构示意图。图1为坐垫,1.1为接孔,2为靠背主体,2.1为第一靠背,2.2为第二靠背,2.1.1为填充垫,2.1.2为带孔盖板,2.1.3为颈部护理区,3为副垫,4为轴体,5为固定柱,6为烤灯,7为药杯托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技术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参见图1,一种多功能中医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坐垫1和靠背主体2;靠背主体2设置有扶手,靠背主体2通过旋转式设置于坐垫上;靠背主体2的前后两侧分别为第一靠背面2.1和第二靠背面2.2;第一靠背面2.1内设置有填充垫2.1.1;填充垫2.1.1的表面覆盖有带孔盖板2.1.2;第一靠背面2.1上部开设有颈部护理区2.1.3;坐垫1具有沿长度方向拉伸的副垫3;第二靠背面2.2内设置有器械区。进一步的说,靠背主体2底部的中心设置有可相对靠背主体转动的轴体4;坐垫2相对轴体4设置有轴孔。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可在轴体4的顶端和中部位置设置凸沿,两个凸沿之间即为靠背主体2上下移动的空间。进一步的说,轴体4两侧设置有固定柱5;坐垫1相对固定柱5设置有接孔;固定柱5的长度小于轴体4的长度。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柱4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到靠板主体2转动到位后,固定柱5插入接孔,便可避免靠背主体2的周向转动。进一步的说,填充垫2.1.1内为包裹有硅胶粉的纱布药包。进一步的说,纱布药包于中药复合液中浸泡而成。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中药复合液具有乳香、黄芪、薄荷、生姜等成分,加热过后,起到安神醒脑、增强免疫力的效果。进一步的说,填充层2.1.1内侧设置有电加热板。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电加热板采用市面上可以获取到的带温控或不带温控功能的电加热板,若选用不带温控功能,则必须采用恒温式的,以保证其不会发生短路等现象,引发安全问题。市面上所购买的电加热板都带有电源导线,购买后可直接使用,因此,其电路原理图不再详细描述。进一步的说,颈部护理区2.1.3呈凹字型;颈部护理区2.1.3内设置有按摩球。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凹字型的颈部护理区2.13可配套一个与其尺寸相同的承托块,若不需要颈部护理时,可将承托块放置于颈部护理区内2.1.3,填补其凹字型缺口。按摩球优选的采用肌肉放松筋膜球或经络健身球,将其通过一中心轴连接于颈部护理区2.1.3两侧即可。进一步的说,器械区开设于第二靠背面内;器械区为方形槽体;器械区内设置有烤灯6和服药杯托盘7。进一步的说,烤灯6设置于旋转支撑臂上。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烤灯6可采用专用的理疗烤灯,如飞利浦、仙鹤牌等,安装时,将其底部支架拆除,并将灯身部分和导线部分安装于悬臂上,使用时插电即可。工作原理:由于靠背主体2可以旋转,需要使用第二靠背的器械区时,向上提起,并转动靠背主体2,病者可将手上的药杯放置在药杯托盘7上,然后坐于坐垫1上使用烤灯6,方便快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中医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坐垫(1)和靠背主体(2);所述的靠背主体(2)设置有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主体(2)旋转式设置于坐垫(1)上;所述靠背主体(2)的前后两侧分别为第一靠背面(2.1)和第二靠背面(2.2);所述的第一靠背面(2.1)内设置有填充垫(2.1.1);所述填充垫的表面覆盖有带孔盖板(2.1.2);所述的第一靠背面上部开设有颈部护理区(2.1.3);所述的坐垫具有沿长度方向拉伸的副垫(3);所述的第二靠背面(2.2)内设置有器械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中医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坐垫(1)和靠背主体(2);所述的靠背主体(2)设置有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主体(2)旋转式设置于坐垫(1)上;所述靠背主体(2)的前后两侧分别为第一靠背面(2.1)和第二靠背面(2.2);所述的第一靠背面(2.1)内设置有填充垫(2.1.1);所述填充垫的表面覆盖有带孔盖板(2.1.2);所述的第一靠背面上部开设有颈部护理区(2.1.3);所述的坐垫具有沿长度方向拉伸的副垫(3);所述的第二靠背面(2.2)内设置有器械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中医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主体(2)底部的中心设置有可相对靠背主体转动的轴体(4);所述的坐垫相对轴体(4)设置有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中医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体(4)两侧设置有固定柱(5);所述的坐垫(1)相对固定柱(5)设置有接孔(1.1);所述固定柱的长度小于所述轴体(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旭玲,罗茜,王晓君,张珍艳,胡周静,卢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市太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