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助起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助起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底板的正面固定有两个矩形板,所述矩形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为L形结构,所述转动板顶端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底板顶端固定有扶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转动板和转盘等结构的设置,让病人在下床时,屁股可以坐在转盘上转动,减少了屁股与床面的直接接触转动,减少了病人下床时臀部可能受到的伤害,同时将病人的站起转变成转动板的转动,减少了病人腿部的发力,使得病人站起更加容易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助起器
本技术属于助起器
,具体的说是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助起器。
技术介绍
神经内科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骨骼肌疾病的临床医学,主要通过内科手段进行研究。疾病种类有脊髓、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脱髓鞘性疾病,运动障碍疾病,癫痫,头痛,变性疾病,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等。神经内科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等。神经内科在进行检查时,有时需要病人站起,由于部分病人下肢无力,在下床的时候,需要医务人员搀扶,这直接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并且病人在转动身体时,屁股与床面接触,会对身体产生伤害,据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助起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助起器,通过转动板和转盘等结构的设置,让病人在下床时,屁股可以坐在转盘上转动,减少了屁股与床面的直接接触转动,减少了病人下床时臀部可能受到的伤害,同时将病人的站起转变成转动板的转动,减少了病人腿部的发力,使得病人站起更加容易和安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助起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底板的正面固定有两个矩形板,所述矩形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为L形结构,所述转动板顶端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底板顶端固定有扶手,工作时,因神经内科在进行检查时,有时需要病人站起,由于部分病人下肢无力,在下床的时候,需要医务人员搀扶,这直接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并且病人在转动身体时,屁股与床面接触,会对身体产生伤害,通过转动板和转盘等结构的设置,将底板平放在检查床上,在病人需要站起时,先将身体坐直,此时病人的臀部位于转盘上方,接着病人手扶扶手,手部发力使得身体产生转动,由于转动是转盘转动带动的,转盘与病人臀部之间并没有转动摩擦,从而使得病人的臀部受到的伤害减少,然后病人将脚抵在转动板底部,手部发力可以使得转动板转动,转动板转动的过程中病人的腿部也逐渐与地面垂直,最终,病人处于直立状态,此时只需要走下转动板即可,在病人上床时也可以逆向操作,以减少病人腿部的发力,当然,这一切可以由病人自己独立操作,也可以在医务人员的陪同下完成,本技术通过转动板等结构的设置,使得病人在站起时更加便捷,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也减少了病人在上下床时身体可能受到的伤害。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两个矩形槽,两个矩形槽内均固定有气囊,两个气囊上均设有两个单向阀,工作时,病人在上床时,若手部没控制好,转动板在转动到快与底板接触时,转动板会在重力作用下猛烈的与底板接触,可能会导致病人的身体受伤,安装的气囊高度高于矩形槽的高度,且气囊上的两个单向阀的工作方向相反,单向阀使得空气既能进入气囊也能排出气囊,在转动板转动的过程中,转动板会压迫气囊,使得气囊排出其内部的气体,在气囊排气的过程中,气囊会阻碍转动板的转动,使得转动板缓慢转动,并平稳的与底板接触,减少了转动板与底板的接触碰撞程度,不仅提高了病人的使用安全性,减少了病人可能受到的伤害几率,也减少了转动板因碰撞导致的损坏,提高了转动板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气囊内腔固定有两个以上的弹簧,工作时,在转动板与底板接触时,气囊会被压瘪,在转动板远离安装槽后,气囊会产生一定的回弹,以保证下一次的缓冲,但是这种回弹幅度小,使得下一次的缓冲效果变差,弹簧的设置,使得气囊在弹簧的作用下,可以迅速且最大幅度的回弹,保证了气囊的缓冲作用,避免了因气囊的缓冲作用不够导致的病人受伤情况发生,另外,弹簧在受压后可以给转动板一个推力,在转动板转为直立状态时,可以给转动板一个助力,使得病人可以用更小的力来带动转动板的转动,这直接提高了本技术的可操作性,使得本技术可以适用于更多的使用人群。优选的,所述底板的正面固定有两个以上的限位弹簧,限位弹簧与底板之间夹角为45°~60°,工作时,在转动板转为直立状态时,可能会猛的加快速度,使得病人向前倾倒,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而通过限位弹簧的设置,对转动板的转动幅度进行限制,且当转动板与限位弹簧接触后,限位弹簧对转动板起到阻碍作用,使得转动板的转速下降,提高了转动板的转动平稳性,另外,限位弹簧与底板之间有一定的夹角,避免了转动板与限位弹簧接触之后不会滑动,保证了限位弹簧的工作性能,防止因限位弹簧的滑动导致的转动板与地面之间产生猛烈碰撞,减少了病人前倾的事故发生。优选的,所述转动板底端固定有两个以上的缓冲垫,工作时,转动板在转向直立的过程中,最终转动板底端会与地面接触,从而使得转动板能停止转动,当转动板与地面硬接触时,一方面会产生振动,对病人的身体可能会造成不适,另一方面,长时间的碰撞会导致地面和转动板的损坏,而增加的缓冲垫能对转动板与地面接触时进行缓冲,一方面使得转动板不会产生猛烈的振动,减少病人的不适感,另一方面,减少了转动板与地面的碰撞,减少了转动板以及地面的损坏,使得转动板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也可以减少地面的后期保养以及维修。优选的,所述转盘顶端固定有魔术贴,工作时,因转动板在转动过程中,病人的腿部从与底板平行状态变成与底板垂直状态,这一过程若是病人没掌握好技巧可能会站立不稳,从而从转动板上往前倾倒,这会造成病人的摔伤,而增设的魔术贴,可将病人的腰部或者大腿根部绑紧,在病人变为站立状态时,对病人起到约束作用,使得病人不会猛地向前倾倒,减少了医疗事故的发生几率,保证了病人的安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助起器,包括转动板等结构,使得病人在上下床时可以通过转动转动板来完成,而不用通过下肢的站立来完成,为下肢无力的病人带来方便,使得下肢无力的病人在无需搀扶的情况下也能轻松完成下床,同时也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助起器,包括转盘等结构,在病人上下床的过程中,不用强行的转动身体,减少了病人臀部与床面的摩擦,减少了病人臀部可能受到的伤害,减少了病人的痛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三维图;图2是底板的三维图;图3是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是转动板的三维图;图5是气囊的侧面剖视图;图中:底板1、安装槽2、矩形板3、转动板4、转盘5、扶手6、矩形槽7、气囊8、弹簧9、限位弹簧10、缓冲垫11、魔术贴1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助起器,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端设有安装槽2,所述底板1的正面固定有两个矩形板3,所述矩形板3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板4,所述转动板4为L形结构,所述转动板4顶端转动连接有转盘5,所述底板1顶端固定有扶手6,工作时,因神经内科在进行检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助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端设有安装槽(2),所述底板(1)的正面固定有两个矩形板(3),所述矩形板(3)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板(4),所述转动板(4)为L形结构,所述转动板(4)顶端转动连接有转盘(5),所述底板(1)顶端固定有扶手(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助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端设有安装槽(2),所述底板(1)的正面固定有两个矩形板(3),所述矩形板(3)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板(4),所述转动板(4)为L形结构,所述转动板(4)顶端转动连接有转盘(5),所述底板(1)顶端固定有扶手(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助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内设有两个矩形槽(7),两个矩形槽(7)内均固定有气囊(8),两个气囊(8)上均设有两个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涵,
申请(专利权)人:沈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