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理疗按摩床
本技术涉及按摩床领域,尤其涉及便携理疗按摩床。
技术介绍
现有的按摩床多为固定结构,在使用后不便于进行搬运及存放。特别是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其内部的填充物还易受到污染,影响按摩床的清洁。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将按摩床进行集中摆放的方式给予解决。但因为按摩床本身的体积较大,从而还需要较大的存放空间对按摩床给予存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是提供一种便携理疗按摩床,包括,一个第一床板、一个第一床垫及一个第二床板。其中,一个第一床板具有一个能够躺卧的第一支撑面,第一床板具有一个垂直于第一支撑面的第一相邻面,第一床板具有一个平行于第一支撑面的第一底面,第一底面上形成第一凹腔,第一凹腔的一个或三个方向的侧壁向其中心伸出固定部。第一床垫可拆卸的设置于第一凹腔中。第二床板具有一个能够躺卧的第二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具有一个垂直于第二支撑面的第二相邻面,第二床板具有一个平行于第二支撑面的第二底面,第二相邻面通过一个枢轴与第一相邻面活动连接,枢轴的轴线平行于第一相邻面的延伸方向,以使第一支撑面与第二支撑 ...
【技术保护点】
1.便携理疗按摩床,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个第一床板,其具有一个能够躺卧的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床板具有一个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第一相邻面,所述第一床板具有一个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第一底面,所述第一底面上形成第一凹腔,所述第一凹腔的一个或三个方向的侧壁向其中心伸出形成固定部;/n一个第一床垫,所述第一床垫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第一凹腔中;以及/n一个第二床板,其具有一个能够躺卧的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具有一个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撑面的第二相邻面,所述第二床板具有一个平行于所述第二支撑面的第二底面,所述第二相邻面通过一个枢轴与所述第一相邻面活动连接,所述枢轴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理疗按摩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第一床板,其具有一个能够躺卧的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床板具有一个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第一相邻面,所述第一床板具有一个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第一底面,所述第一底面上形成第一凹腔,所述第一凹腔的一个或三个方向的侧壁向其中心伸出形成固定部;
一个第一床垫,所述第一床垫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第一凹腔中;以及
一个第二床板,其具有一个能够躺卧的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具有一个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撑面的第二相邻面,所述第二床板具有一个平行于所述第二支撑面的第二底面,所述第二相邻面通过一个枢轴与所述第一相邻面活动连接,所述枢轴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相邻面的延伸方向,以使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第二支撑面能够同时位于同一设定平面,且使所述第二底面能够绕所述枢轴覆盖于所述第一底面且能够遮挡所述第一凹腔的腔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理疗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面上形成第二凹腔,所述便携理疗按摩床还包括:
一个第二床垫,所述第二床垫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第二凹腔中;
所述第二底面能够在覆盖于所述第一底面时,所述第一底面能够遮挡所述第二凹腔的腔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理疗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床板或所述第二床板上形成一个头部支撑通孔,所述头部支撑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支撑面垂直,所述头部支撑通孔形成并贯通所述第一床垫。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理疗按摩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对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凹腔活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个转动位置时位于所述第一凹腔内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轴线能够平行于所述第一底面,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个转动位置时位于所述第一凹腔的外部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底面;以及
一对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凹腔活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能够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个转动位置时位于所述第二凹腔内且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底面,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能够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个转动位置时位于所述第二凹腔的外部且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底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理疗按摩床,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和/或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沿其第一支撑杆或第二支撑杆轴线开设调节孔,在第一支撑杆的外圆周面上沿第一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光全,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邱氏百年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