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用便携式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042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心内科用便携式担架,包括两个连接座、分别与两个连接座之间活动连接的两个第一担架杆和两个第二担架杆和两个外侧杆,第一担架杆包括连接筒和套接在连接筒内部的伸缩杆,伸缩杆通过紧固螺钉的挤压作用与连接筒之间固定连接,第二担架杆的结构与第一担架杆的结构设置为相同;第一担架杆或者第二担架杆通过销轴与第一销轴孔或者第二销轴孔的作用与连接座之间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担架杆和两个第二担架杆以及两个外侧杆组成担架框架,担架框架内圈还连接有承重带。解决了现有的心内科户外救助时用到的担架质量和体积较大,在医护人员携带时浪费体力,同时由于其体积较大有时候需要多人协助携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用便携式担架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担架
,具体涉及一种心内科用便携式担架。
技术介绍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在户外救助心内科方面的病人时,通常会用到担架将病人进行转移,便于医护人员的治疗。现有的心内科户外救助时用到的担架质量和体积较大,在医护人员携带时浪费体力,同时由于其体积较大有时候需要多人协助携带,极为浪费资源,影响心内科方面的医护人员户外救助病人时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心内科用便携式担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心内科户外救助时用到的担架质量和体积较大,在医护人员携带时浪费体力,同时由于其体积较大有时候需要多人协助携带,极为浪费资源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心内科用便携式担架,包括两个连接座、分别与两个连接座之间活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用便携式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连接座(3)、分别与两个连接座(3)之间活动连接的两个第一担架杆(1)和两个第二担架杆(2)以及两个外侧杆(4),所述第一担架杆(1)包括连接筒(11)和套接在连接筒(11)内部的伸缩杆(12),所述连接筒(11)具体为一端连通的中空筒且在其侧端开设有限位槽(13),所述伸缩杆(12)的侧端也开设有限位块(14),所述限位块(14)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槽(13)的内侧,所述连接筒(11)靠近连通端的位置螺纹连接有紧固螺钉(15),所述伸缩杆(12)通过紧固螺钉(15)的挤压作用与所述连接筒(1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担架杆(2)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用便携式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连接座(3)、分别与两个连接座(3)之间活动连接的两个第一担架杆(1)和两个第二担架杆(2)以及两个外侧杆(4),所述第一担架杆(1)包括连接筒(11)和套接在连接筒(11)内部的伸缩杆(12),所述连接筒(11)具体为一端连通的中空筒且在其侧端开设有限位槽(13),所述伸缩杆(12)的侧端也开设有限位块(14),所述限位块(14)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槽(13)的内侧,所述连接筒(11)靠近连通端的位置螺纹连接有紧固螺钉(15),所述伸缩杆(12)通过紧固螺钉(15)的挤压作用与所述连接筒(1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担架杆(2)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担架杆(1)的结构设置为相同;
所述连接座(3)的截面为U型且在其侧端开设有两个用于转动连接一个第一担架杆(1)和一个第二担架杆(2)的转轴孔(31),所述第一担架杆(1)和第二担架杆(2)的封闭端分别通过转轴(33)和所述转轴孔(31)的作用与连接座(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座(3)外圈处围绕转轴孔(31)的位置还分别开设有第一销轴孔(32)和第二销轴孔(34),所述第一担架杆(1)或者第二担架杆(2)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一销轴孔(32)或者第二销轴孔(34)的作用与所述连接座(3)之间固定连接;
一个所述外侧杆(4)固定在两个第一担架杆(1)的伸缩杆(12)的外端端部,另一个所述外侧杆(4)固定在两个第二担架杆(2)的伸缩杆(12)的外端端部;两个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采霞冉启事徐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德江县民族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