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救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041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急救包,包括急救包本体,急救包本体下表面固定有若干块支撑板,若干块支撑板沿急救包本体宽度方向排列,支撑板之间平行且等距,每块支撑板的前后位置分别开设有连接通孔,急救包本体边缘处的两块的支撑板底部安装后万向轮,中部的支撑板的前部位置连接有推拉杆;推拉急救包本体时,一根连接杆分别穿过所有支撑板上前部的连接通孔,另一根连接杆分别穿过所有支撑板上后部的连接通孔,若干块支撑板连成一个整体;不推拉急救包本体时,两根连接杆放置于急救包本体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带轮子的急救包不方便携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救包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领域为一种急救包。
技术介绍
急救包是装有急救药品及消过毒的纱布、绷带等的小包,在人们出现意外情况下应急使用的救援物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使用对象,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按不同使用对象不同可分为家用急救包、户外急救包、车用急救包、礼品急救包、地震急救包等,防灾急救包,适合突发灾害事故时恶劣环境下使用,内部功能分区合理,物品取用更方便,配置全面、科学,独家配置了适合地震、火灾等意外灾害事故时的防灾应急自救用品,满足从日常保健到灾难自救逃生、从户外旅行到野外作业防护的全面需求。传统的急救包一般为手提式或肩挎式,当急救包内部物品较多时,大大增加急救包的重量,长时间手提或肩挎容易疲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带有滑轮的急救包,但是,由于这种急救包的底部为一块完整的硬板,在一些不方便推拉的地方,急救包无论是手提还是肩挎都十分不便,因此需要一种既方便长途远行,又便于携带的急救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救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带轮子的急救包不方便携带的问题。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救包,包括急救包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包本体(1)下表面固定有若干块支撑板(4),若干块支撑板(4)沿急救包本体(1)宽度方向排列,支撑板(4)之间平行且等距,每块支撑板(4)的前后位置分别开设有连接通孔(401),急救包本体(1)边缘处的两块的支撑板(4)底部安装后万向轮(6),中部的支撑板(4)的前部位置连接有推拉杆(7);推拉急救包本体(1)时,一根连接杆(5)分别穿过所有支撑板(4)上前部的连接通孔(401),另一根连接杆(5)分别穿过所有支撑板(4)上后部的连接通孔(401),若干块支撑板(4)连成一个整体;不推拉急救包本体(1)时,两根连接杆(5)放置于急救包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救包,包括急救包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包本体(1)下表面固定有若干块支撑板(4),若干块支撑板(4)沿急救包本体(1)宽度方向排列,支撑板(4)之间平行且等距,每块支撑板(4)的前后位置分别开设有连接通孔(401),急救包本体(1)边缘处的两块的支撑板(4)底部安装后万向轮(6),中部的支撑板(4)的前部位置连接有推拉杆(7);推拉急救包本体(1)时,一根连接杆(5)分别穿过所有支撑板(4)上前部的连接通孔(401),另一根连接杆(5)分别穿过所有支撑板(4)上后部的连接通孔(401),若干块支撑板(4)连成一个整体;不推拉急救包本体(1)时,两根连接杆(5)放置于急救包本体(1)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急救包本体(1)边缘处的两块的支撑板(4)上的连接通孔(401)朝向外侧的一端设有永久磁铁(402),所述连接杆(5)的一端设有磁铁块(501),所述磁铁块(501)的横切面面积大于连接通孔(401)的横切面面积,所述连接杆(5)与支撑板(4)通过永久磁铁(402)与磁铁块(501)之间的吸引力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救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瑞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