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超微气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03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氢氧超微气泡装置,其包含一储存单元、一超微气泡制成单元及一压力均匀混合单元,储存单元包含一支架、一储存槽、一分岔管及一入气管,储存槽设置于支架上,分岔管连通储存槽并旁通入气管,超微气泡制成单元设置于支架并包含两个逆渗透泵组,两个逆渗透泵组分别连接分岔管,压力均匀混合单元设置于支架上并连接两个逆渗透泵组及储存槽且包含多个镁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氢氧超微气泡装置借由逆渗透泵组,让氢气及氧气压缩破裂成超微气泡,可消灭细小的混合物,且镁粒化学反应出氢气,抑菌又灭菌,具有杀菌的实用性及功能多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氢氧超微气泡装置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氢氧超微气泡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制备超微气泡以达到良好灭菌效果的氢氧超微气泡装置。
技术介绍
微气泡是一种直径细小的气泡,市面上常见的微气泡装置通常能制造出直径约为50微米的气泡,该微气泡装置所制造的微气泡注入水中后,因微气泡的直径以微米级别,微气泡于水中停留的时间相较于直径为毫米大小的气泡停留的时间要长,因而水会呈现浊白色,具有微气泡的水在通过微气泡的破裂崩解时所散发的能量,可使得水中的微生物、细菌或污染物等混合物受到微气泡崩解的破坏而消灭,微气泡崩解所散发的能量为物理性伤害而可达到物理性杀菌,目前使用该微气泡装置所制造的水已被用于农业灌溉、渔业养殖或食品加工等产业。现有微气泡装置以叶轮式泵将混合空气的水输送,该叶轮式泵包含一泵壳及一叶片,该泵壳具有一旋转空间、一入水口、一入气口及一出口,该旋转空间形成于该泵壳的内部,该入水口形成于该泵壳并连通该旋转空间,该入气口形成于该泵壳并连通该入水口,该出口形成于该泵壳并连通该旋转空间,该叶片可旋转的设置于该泵壳的旋转空间,在输送的过程中,该入水口输入的水跟该入气口输入的空气,让该叶轮式泵的叶片旋转打击,使得水中的氢气及氧气受到该叶片的打击而空气被击碎,进而产生细微的气泡。然而,现有微气泡装置的叶轮式泵的叶片打击,所能制造的气泡直径约为50微米,该微气泡装置所制造的气泡仅维持微米直径的级别,无法消灭直径比50微米更细小的微生物,因此目前该微气泡装置在消灭细菌的成效上受到局限,并且在制造微气泡的过程中,该入气口输入的空气为一般的空气,不论是在农业灌溉、渔业养殖或食品加工上均无任何创新的功效,造成该微气泡装置的功能性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氢氧超微气泡装置,借以改善现有微气泡装置只能制造直径约为50微米的微气泡,无法消灭比50微米更细小的微生物,造成杀菌效果不佳的问题,以及微气泡以一般空气制成,并无额外功效,造成微气泡装置功能性不足的问题。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氢氧超微气泡装置包含:一储存单元,该储存单元包含一支架、一储存槽、一分岔管、一气体流量计及一入气管,该储存槽设置于该支架上,该分岔管连通该储存槽并分岔为两个入水管,该气体流量计设置于该支架,该入气管设置于该支架上并经该气体流量计而连通该分岔管,该入气管的管径小于该分岔管的管径;一超微气泡制成单元,该超微气泡制成单元设置于该储存单元的支架,该超微气泡制成单元包含两个逆渗透泵组及一合并管,两个该逆渗透泵组连接该分岔管的两个入水管,两个该逆渗透泵组均连接该合并管;以及一压力均匀混合单元,该压力均匀混合单元设置于该支架并连接该合并管,该压力均匀混合单元包含一混合桶、多个镁粒及一循环管,该混合桶设置于该支架并连接该合并管,该多个镁粒置于该混合桶的内部,该循环管连接该混合桶并伸入该储存槽内,该储存单元、该超微气泡制成单元及该压力均匀混合单元形成一循环系统。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逆渗透泵组包含一第一逆渗透泵及一第二逆渗透泵,两个该第一逆渗透泵连接该分岔管的两个入水管,两个该第一逆渗透泵连接两个该第二逆渗透泵,使得每一第一逆渗透泵与对应连接的该第二逆渗透泵形成串联,两个该第二逆渗透泵均连接该合并管。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储存单元包含一空气泵,该空气泵设置于该支架并连接该入气管及该储存槽。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储存单元包含一空气泵,该空气泵设置于该支架并连接该入气管及该储存槽。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氢氧超微气泡装置包含一冷却单元,该冷却单元包含一冷媒盘管、一隔温层及一冷却机,该冷媒盘管设置于该储存槽的外侧,该隔温层设置于该冷煤盘管的外侧,该冷却机连接该冷媒盘管。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储存单元包含一过滤器,该过滤器设置于该支架,该分岔管流通该过滤器并于过滤器的后方分岔出的两个入水管。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储存单元包含一过滤器,该过滤器设置于该支架,该分岔管流通该过滤器并于过滤器的后方分岔出的两个入水管。本专利技术氢氧超微气泡装置借由该超微气泡制成单元的逆渗透泵组,由该储存槽的水流入该超微气泡制成单元前,该入气管会输入空气让水中混有空气,含有空气的水送入两个该入水管并进入两个该逆渗透泵组时,两个该逆渗透泵组让水中的氢气及氧气压缩破裂并减小变成细微气泡,并且该储存单元、该超微气泡制成单元及该压力均匀混合单元形成一循环系统,让水中的氢气及氧气压缩破裂形成超微气泡,可消灭水中细小的微生物、细菌或污染物等混合物,并且由该多个镁粒化学反应出的氢气,让氢气超微气泡达到抑菌及灭菌的效果,达到杀菌的实用性以及提升功能的多样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氢氧超微气泡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氢氧超微气泡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操作形态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氢氧超微气泡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操作形态的局部放大的侧视示意图。图中:10储存单元;11支架;12储存槽;121填装管;122完成管;13分岔管;14气体流量计;15入气管;16入水管;17空气泵;18过滤器;20超微气泡制成单元;21逆渗透泵组;22合并管;23第一逆渗透泵;24第二逆渗透泵;30压力均匀混合单元;31混合桶;32镁粒;33循环管;40冷却单元;41冷媒盘管;42隔温层;43冷却机;50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氢氧超微气泡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由附图可知,本专利技术氢氧超微气泡装置包含一储存单元10、一超微气泡制成单元20及一压力均匀混合单元30。如图1至图3所示,该储存单元10包含一支架11、一储存槽12、一分岔管13、一气体流量计14及一入气管15,该储存槽12设置于该支架11上,该分岔管13连通该储存槽12并分岔为两个入水管16,该气体流量计14设置于该支架11,该入气管15设置于该支架11并流经该气体流量计14并连通该分岔管13,该入气管15的管径小于该分岔管13的管径,其中,该储存单元10包含一空气泵17及一过滤器18,该空气泵17设置于该支架11并连接该入气管15及该储存槽12,该过滤器18设置于该支架11,该分岔管13流通该过滤器18并于过滤器18的后方分岔出两个入水管16,进一步,该储存槽12具有一填装管121及一完成管122,该填装管121及该完成管122均设置于该储存槽12并连通该储存槽12。如图1及图2所示,该超微气泡制成单元20设置于该储存单元10的支架11,该超微气泡制成单元20包含两个逆渗透泵组21及一合并管22,两个该逆渗透泵组21分别连接该分岔管13的两个入水管16,两个该逆渗透泵组21分别连接该合并管22,其中,每一逆渗透泵组21包含一第一逆渗透泵23及一第二逆渗透泵24,两个该第一逆渗透泵23分别连接该分岔管13的两个入水管16,两个该第一逆渗透泵23分别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氢氧超微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储存单元,该储存单元包含一支架、一储存槽、一分岔管、一气体流量计及一入气管,该储存槽设置于该支架上,该分岔管连通该储存槽并分岔为两个入水管,该气体流量计设置于该支架,该入气管设置于该支架上并经该气体流量计而连通该分岔管,该入气管的管径小于该分岔管的管径;/n一超微气泡制成单元,该超微气泡制成单元设置于该储存单元的支架,该超微气泡制成单元包含两个逆渗透泵组及一合并管,两个该逆渗透泵组连接该分岔管的两个入水管,两个该逆渗透泵组均连接该合并管;以及/n一压力均匀混合单元,该压力均匀混合单元设置于该支架并连接该合并管,该压力均匀混合单元包含一混合桶、多个镁粒及一循环管,该混合桶设置于该支架并连接该合并管,该多个镁粒置于该混合桶的内部,该循环管连接该混合桶并伸入该储存槽内,该储存单元、该超微气泡制成单元及该压力均匀混合单元形成一循环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氧超微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储存单元,该储存单元包含一支架、一储存槽、一分岔管、一气体流量计及一入气管,该储存槽设置于该支架上,该分岔管连通该储存槽并分岔为两个入水管,该气体流量计设置于该支架,该入气管设置于该支架上并经该气体流量计而连通该分岔管,该入气管的管径小于该分岔管的管径;
一超微气泡制成单元,该超微气泡制成单元设置于该储存单元的支架,该超微气泡制成单元包含两个逆渗透泵组及一合并管,两个该逆渗透泵组连接该分岔管的两个入水管,两个该逆渗透泵组均连接该合并管;以及
一压力均匀混合单元,该压力均匀混合单元设置于该支架并连接该合并管,该压力均匀混合单元包含一混合桶、多个镁粒及一循环管,该混合桶设置于该支架并连接该合并管,该多个镁粒置于该混合桶的内部,该循环管连接该混合桶并伸入该储存槽内,该储存单元、该超微气泡制成单元及该压力均匀混合单元形成一循环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氧超微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逆渗透泵组包含一第一逆渗透泵及一第二逆渗透泵,两个该第一逆渗透泵连接该分岔管的两个入水管,两个该第一逆渗透泵连接两个该第二逆渗透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境界
申请(专利权)人:四季洋圃生物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