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舌侧自锁托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979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舌侧自锁托槽,包括连接于牙齿的底板、连接于底板的托槽体、开设于托槽体的弓丝槽、滑动连接于托槽体且封闭弓丝槽的盖板、连接于托槽体且锁定盖板的锁定机构,所述盖板上表面开设有标识槽,所述弓丝槽的轴线与底板的纵轴线之间的夹角为60°或45°,所述盖板封闭弓丝槽后,所述弓丝槽为梯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弓丝槽设为梯形结构,盖板在限位弓丝时不会对弓丝进行挤压,即弓丝可以在弓丝槽内稍微做移动调整,实现轻力矫治。同时弓丝槽的轴线与底板的纵轴线之间的夹角设置成60度(上前牙)或45度(下前牙),可以使矫治者处于最舒适的牙齿矫治状态,不存在弓丝硬邦邦矫治牙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舌侧自锁托槽
本技术属于牙齿正畸用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舌侧自锁托槽。
技术介绍
随着口腔正畸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美观的要求逐渐提高,舌侧隐形正畸正逐渐成为口腔正畸学的热门。在传统的唇侧正畸中由于托槽位于牙齿的唇侧面,影响患者的美观,使很多人因此而放弃了正畸治疗。而舌侧托槽矫治器位于牙齿的舌侧面,可以真正实现完全隐形,满足了很多对美观要求较高的成人患者的需求。舌侧托槽通常采用金属或陶瓷等材料制成,在正畸治疗中,首先采用专用黏结剂将舌侧托槽固定于牙齿表面,随后通过舌侧托槽固定正畸弓丝,使得正畸弓丝的矫治力能够传递到牙齿,从而达到牙齿矫正的效果。如申请号为:CN201720219317.3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舌侧托槽,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的托槽本体,设置于托槽本体且用于穿设正畸弓丝的槽沟,底板上设置有用于舌侧托槽定位的定位件。该方案通过定位件的设置,达到使舌侧托槽能够快速安装的目的。但是传统的舌侧托槽需要采用结扎丝或橡皮圈来维持正畸弓丝和托槽之间的接触,因而会对正畸弓丝产生较大的压力,使正畸弓丝与弓丝槽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妨碍了正畸弓丝的正常移动,影响正畸治疗的效果。现有自锁结构的托槽,在盖板自锁后形成的弓丝槽是矩形结构,弓丝穿设于弓丝槽后被限位,使得弓丝在矫治过程中产生的矫治力大从而使得矫治者在矫治过程中存在不舒服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了一种轻力矫治、矫治效果好的舌侧自锁托槽。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r>一种舌侧自锁托槽,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于牙齿的底板、连接于底板的托槽体、开设于托槽体的弓丝槽、滑动连接于托槽体且封闭弓丝槽的盖板、连接于托槽体且锁定盖板的锁定机构,所述盖板上表面开设有标识槽,所述弓丝槽的轴线与底板的纵轴线之间的夹角为60°或45°,所述盖板封闭弓丝槽后,所述弓丝槽为梯形结构。本技术通过盖板与锁定机构的配合,使得正畸弓丝被抵接于弓丝槽内,从而使得正畸弓丝被限位的同时,不对正畸弓丝产生过大的摩擦力,将弓丝槽设为梯形结构,盖板在限位弓丝时不会对弓丝进行挤压,即弓丝可以在弓丝槽内稍微做移动调整,实现轻力矫治。同时弓丝槽的轴线与底板的纵轴线之间的夹角设置成60度(上前牙)或45度(下前牙),可以使矫治者处于最舒适的牙齿矫治状态,不存在弓丝硬邦邦矫治牙齿。而且本技术的盖板上设置标识槽,通过标识槽使得医生可以根据不同标识部识别出不同牙齿所用的舌侧自锁托槽,而且不用外加标识部件,结构上更简单可靠。进一步,所述弓丝槽的宽度范围为0.016-0.022英寸,高度范围为0.022-0.028英寸。进一步,所述托槽体包括第一工作翼、第二工作翼,所述第一工作翼、第二工作翼分别位于弓丝槽两侧,所述第一工作翼和第二工作翼均为单翼结构;所述第一工作翼上远离第二工作翼的一端突出设置有第一翼片,在第二工作翼远离第一工作翼的一端上突出设置有第二翼片,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均为弯曲设置且两者的朝向相反。本技术的舌侧自锁托槽可以实现自锁封闭弓丝槽,由此不需要采用结扎丝或橡皮圈来维持弓丝和托槽之间的接触,由此弓丝槽两侧的第一工作翼和第二工作翼均设置成单翼结构,加强工作翼的结构强度,且便于加工生产。弯曲设置大大减少了舌侧自锁托槽损伤口腔内部的可能性。进一步,所述盖板靠近弓丝槽的端部是斜面结构,端部的斜面斜度与弓丝槽的斜度一致,当盖板端部与第一工作翼的壁面接触时完全封闭弓丝槽。进一步,所述托槽体的第二工作翼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盖板滑动连接于滑槽内并完全位于滑槽内,从而不会有相对托槽体的凸起部,降低了舌侧托槽的整体高度,更难对舌头造成损伤。进一步,所述盖板的底面开设有卡接槽,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开设于托槽体的锁定槽、一端固定于锁定槽且另一端抵接于卡接槽的弹性元件。进一步,所述卡接槽包括分别可与弹性元件抵接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之间通过形变槽连通,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相同,形变槽截面小于第一卡槽,所述弹性元件于形变槽发生形变后离开第一卡槽进入第二卡槽或离开第二卡槽进入第一卡槽。进一步,所述弹性元件为柱状弹性片,所述锁定槽呈孔状,所述柱状弹性片与锁定槽同轴设置且抵接于锁定槽内壁,从而使得弹性元件牢固的固定于锁定槽内。进一步,所述柱状弹性片上开设有缺口,便于弹性元件形变。进一步,所述锁定槽的轴线方向垂直于盖板运动方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盖板与锁定机构的配合,使得正畸弓丝被抵接于弓丝槽内,从而使得正畸弓丝被限位的同时,不对正畸弓丝产生过大的摩擦力,将弓丝槽设为梯形结构,盖板在限位弓丝时不会对弓丝进行挤压,即弓丝可以在弓丝槽内稍微做移动调整,实现轻力矫治。2、弓丝槽的轴线与底板的纵轴线之间的夹角设置成60度(上前牙)或45度(下前牙),可以使矫治者处于最舒适的牙齿矫治状态,不存在弓丝硬邦邦矫治牙齿。3、盖板上设置标识槽,通过标识槽使得医生可以根据不同标识部识别出不同牙齿所用的舌侧自锁托槽,而且不用外加标识部件,结构上更简单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上前牙用的舌侧自锁托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上前牙用的舌侧自锁托槽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上前牙用的舌侧自锁托槽的部分结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上前牙用的舌侧自锁托槽的托槽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上前牙用的舌侧自锁托槽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上前牙用的舌侧自锁托槽的盖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上前牙用的舌侧自锁托槽的弹性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下前牙用的舌侧自锁托槽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下前牙用的舌侧自锁托槽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11-定位件,2-托槽体,21-锁定槽,22-第一工作翼,23-第二工作翼,24第一翼片,25-第二翼片,3-弓丝槽,4-盖板,41-延伸块,42-拨动槽,43-卡接槽,44-第一卡槽,45-第二卡槽,46-形变槽,5-滑槽,51-延伸槽,6-标识槽,7-弹性元件,71-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技术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技术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舌侧自锁托槽,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于牙齿的底板、连接于底板的托槽体、开设于托槽体的弓丝槽、滑动连接于托槽体且封闭弓丝槽的盖板、连接于托槽体且锁定盖板的锁定机构,所述盖板上表面开设有标识槽,所述弓丝槽的轴线与底板的纵轴线之间的夹角为60°或45°,所述盖板封闭弓丝槽后,所述弓丝槽为梯形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舌侧自锁托槽,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于牙齿的底板、连接于底板的托槽体、开设于托槽体的弓丝槽、滑动连接于托槽体且封闭弓丝槽的盖板、连接于托槽体且锁定盖板的锁定机构,所述盖板上表面开设有标识槽,所述弓丝槽的轴线与底板的纵轴线之间的夹角为60°或45°,所述盖板封闭弓丝槽后,所述弓丝槽为梯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舌侧自锁托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弓丝槽的宽度范围为0.016-0.022英寸,高度范围为0.022-0.028英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舌侧自锁托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槽体包括第一工作翼、第二工作翼,所述第一工作翼、第二工作翼分别位于弓丝槽两侧,所述第一工作翼和第二工作翼均为单翼结构;所述第一工作翼上远离第二工作翼的一端突出设置有第一翼片,在第二工作翼远离第一工作翼的一端上突出设置有第二翼片,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均为弯曲设置且两者的朝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舌侧自锁托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靠近弓丝槽的端部是斜面结构,端部的斜面斜度与弓丝槽的斜度一致,当盖板端部与第一工作翼的壁面接触时完全封闭弓丝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彼得·唐纳德·谢菲尔德邵小军康盈焦朝飞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德泰克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