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磨骨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920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磨骨模板,属于医疗用具领域,包括主体和把手,所述把手位于所述主体上;所述主体用于划线和比较;所述把手用于手持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机械生产冲压原理、人机工程学、结合医生实际操作使用场景、机械力学相结合,完成一种用于神经刺激器植入前的辅助操作器械设计,从而帮助医生更加快捷、有效、正确地安装神经刺激器;减小了颅骨切割位置不准确、颅骨切割偏小或者偏大的风险,极大的帮助了医生对手术的进行,减轻了患者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磨骨模板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磨骨模板。
技术介绍
目前,在神经外科临床手术中,有源植入的医疗器械一般会包含神经刺激器,而神经刺激器又分为植入人体头部以下位置的神经刺激器和植入人体颅骨内的神经刺激器。在颅骨切除手术中,需要精确控制切割精度,包括切割位置、切割轮廓,需要一款制作方便、操作简单,即可用于确定切割范围又可用于检验切割正确与否的磨骨模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磨骨模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磨骨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主体和把手,所述的主体为曲面片体,所述主体的曲率与人体颅骨表面最小曲率相同;所述的把手凸出所述主体表面。上述方案中,主体和把手相互固定连接,主体用于与颅骨贴合并放置在颅骨表面,把手方便把持并控制主体与颅骨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主体为片体,其外周轮廓经过设计,沿主体外周轮廓可划线确定颅骨需要切割的精确位置,颅骨切割后的所形成的孔洞通过与主体的外周轮廓比较,可确定切割是否准确,进而确定是否需要对颅骨进行补充切割。作为优选,所述主体和把手一体成型。为方便制作,主体和把手初始状态为一大平面体,需用专用模具进行冲裁与冲压。其中主体外轮廓和把手的三侧边由模具冲裁而成(保留一边不冲裁,保持把手和主体的连接状态);随后由模具对把手位置和主体位置进行冲压;最终形成带有弧度和手柄的磨骨模板。作为优选,所述把手呈弯曲弧状。把手设置为弧状便于手持把握。作为优选,所述的主体外部轮廓为矩形。主体外部轮廓设置为矩形为一般颅骨切割的常规外形,且矩形切割均为直线便于切割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机械生产冲压原理、人机工程学、结合医生实际操作使用场景、机械力学相结合,完成一种用于神经刺激器植入前的辅助操作器械设计,从而帮助医生更加快捷、有效、正确地安装神经刺激器;减小了颅骨切割位置不准确、颅骨切割偏小或者偏大的风险,极大的帮助了医生对手术的进行;也防止了神经刺激器植入患者后因植入位置不合适,会凸起一小块的尴尬情况,减轻了患者痛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技术的构思前提下对本技术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用磨骨模板,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主体1和把手2,主体1为曲面片体,主体1的曲率与人体颅骨表面最小曲率相同,主体1外部轮廓为矩形;把手2凸出主体1表面,把手2呈弯曲弧状。上述方案中,主体1和把手2相互固定连接,主体1用于与颅骨贴合并放置在颅骨表面,把手2方便把持并控制主体1与颅骨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主体1为片体,其外周轮廓经过设计,沿主体1外周轮廓可划线确定颅骨需要切割的精确位置,颅骨切割后的所形成的孔洞通过与主体1的外周轮廓比较,可确定切割是否准确,进而确定是否需要对颅骨进行补充切割。为方便制作,主体1和把手2初始状态为一大平面体,需用专用模具进行冲裁与冲压。其中主体1外轮廓和把手2的三侧边由模具冲裁而成(保留一边不冲裁,保持把手2和主体1的连接状态);随后由模具对把手2位置和主体1位置进行冲压;最终形成带有弧度和手柄的磨骨模板。本技术的一种医用磨骨模板使用流程如下:1、切除头皮:医生在做脑部神经刺激器植入手术前,需手持磨骨模板把手2,拿捏时两手指所成的直线方向可与主体1长度方向一致,也可与主体1宽度方向一致;随后将主体1抵在患者头皮上,慢慢移动寻找头皮与主体1弧度相接近处,并判断此处是否符合神经刺激器植入条件;若符合,用划线笔在该处沿着主体1外延划线;随后,切割该处头皮,切割时尺寸可大于所划的线形成的框,预留一长边不切割,防止整块头皮掉落。2、切除颅骨:在神经刺激器即将植入前,医生手持磨骨模板把手2,将主体1抵在患者颅骨上,该处抵住颅骨位置与切割的头皮处在相近位置上;用划线笔在该处沿着主体1外延划线;随后,切割该处颅骨,并取出颅骨。3、切割操作正确与否确认比较:颅骨取出后,医生用手拿捏磨骨模板把手2,将其慢慢略微放入患者颅骨被切割处;若发现整个磨骨模板主体1可以放入该被切割处,说明切割到位;若无法放入,说明在切割时,切割发生了偏移,此时则需医生判断哪个位置切割不准确,然后进行二次颅骨切割,直至磨骨模板主体1可以放入该被切割处;4、神经刺激器植入:医生此时方可将刺激器托盘放入该被切割处,并进行托盘、刺激器相应的安装。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磨骨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主体(1)和把手(2),所述的主体(1)为曲面片体,所述主体(1)的曲率与人体颅骨表面最小曲率相同;所述的把手(2)凸出所述主体(1)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磨骨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主体(1)和把手(2),所述的主体(1)为曲面片体,所述主体(1)的曲率与人体颅骨表面最小曲率相同;所述的把手(2)凸出所述主体(1)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磨骨模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栋良姚松林崔贺强童安磊朱佳敏冷苗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诺为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