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作业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油冷却器的作业车的技术。
技术介绍
以往,具备油冷却器的作业车的技术已变得众所周知。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具备油冷却器的拖拉机,该油冷却器与导入油的输油软管(油供给油路)和导出油的输油软管(油排出油路)连接。油冷却器具有在从正面观察时在左右方向上细长的大致矩形状的外形,在左右方向一侧端部从下方连接有油供给油路,在左右方向另一侧端部从下方连接有油排出油路。另外,在油冷却器设置有止回阀。止回阀配置于油冷却器的下方,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导入软管连接,并且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导出软管连接。这样,在所述拖拉机中,有效利用油冷却器的下方的空间。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拖拉机中,未设想如下情况:例如在油冷却器的左右方向一侧端部从侧方连接油供给油路和油排出油路这两个油路且设置止回阀,针对这种情况下的该油冷却器的侧方的空间的有效利用,并未作出考虑。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73240号公报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具备:/n油冷却器,该油冷却器形成为在从正面观察时呈大致矩形状,在该油冷却器的左右方向一侧的上下具有连接端口;/n油供给油路,该油供给油路与上下任意一方的所述连接端口连接,并且该油供给油路向所述油冷却器供给油;/n油排出油路,该油排出油路与上下另一方的所述连接端口连接,并且该油排出油路从所述油冷却器排出油;以及/n阀,该阀形成为长条状,并且根据该阀的长度方向一侧的液压而允许油在该阀中从该长度方向一侧朝向长度方向另一侧流动,/n所述阀的所述长度方向一侧的端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将一方的所述连接端口与所述油供给油路连接,并且所述阀的所述长度 ...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7 JP 2018-2445281.一种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具备:
油冷却器,该油冷却器形成为在从正面观察时呈大致矩形状,在该油冷却器的左右方向一侧的上下具有连接端口;
油供给油路,该油供给油路与上下任意一方的所述连接端口连接,并且该油供给油路向所述油冷却器供给油;
油排出油路,该油排出油路与上下另一方的所述连接端口连接,并且该油排出油路从所述油冷却器排出油;以及
阀,该阀形成为长条状,并且根据该阀的长度方向一侧的液压而允许油在该阀中从该长度方向一侧朝向长度方向另一侧流动,
所述阀的所述长度方向一侧的端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将一方的所述连接端口与所述油供给油路连接,并且所述阀的所述长度方向另一侧的端部连接于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将另一方的所述连接端口与所述油排出油路连接,所述阀被配置为所述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具有构成为能够使油在所述长度方向上流通的多个筒状部件,
所述多个筒状部件具有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一个筒状部件和其他筒状部件,
所述一个筒状部件和所述其他筒状部件的在所述长度方向的位置相互重叠的部分以能够隔着大致环状的第一密封部件而相对移动的方式一方相对于另一方插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筒状部件包括:
下侧部件,该下侧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
上侧部件,该上侧部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以及
中间部件,该中间部件在所述长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下侧部件与所述上侧部件之间,并且与所述下侧部件和所述上侧部件彼此相邻,
所述下侧部件和所述中间部件分别作为所述一个筒状部件和所述其他筒状部件而一方相对于另一方插入,
所述上侧部件和所述中间部件分别作为所述一个筒状部件和所述其他筒状部件而一方相对于另一方插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部件具有:
阀座,该阀座设置于所述中间部件的内部;
阀芯,该阀芯设置为在所述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朝田晃宏,赵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