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坤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型金属切削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694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型金属切削机床,其结构包括机床、立柱、驱动电机、摇臂、下滑座、上滑座、工作台。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设有的屑捋结构,对零件加工时所附着在表面的金属屑在浸泡液的清洗下仍旧存留的金属屑,做进一步的清除作用,以避免残留的金属屑出现台面加高导致待加工零件出现放置时的不平整现象,继而出现零件加工错位,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设有的汇灌机构对吸收的金属屑其表面附着有的金属液,以及因机械热而产生的热磁性做降温和液体净化作用,从而避免该金属屑在热磁性作用下,直接附着在设备零件的内部呈堆积状,导致内部零件因该金属屑而出现卡壳现象,影响运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金属切削机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切削机床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复合型金属切削机床。
技术介绍
随着大型机械设备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对机械设备内部零件的加工则具有严格的要求,以避免劣质零件的安装导致设备出现故障现象。其中在利用切削机床对较小零件的金属件做加工时,具有以下缺陷:零件由于加工产生有大量的金属屑直接附着在工作台面,在经过金属液的浸泡后,仍旧会有存在少量的金属屑附着,导致待加工零件放置在工作台表面进行加工时,因该金属屑而出现有晃动的现象,使得待加工零件出现加工时的错位现象。因金属屑在设备的高速运转加工作用下,其表面则会产生有大量的机械热,进而导致在对其做集中的收集处理时,直接附着在设备内部零件内部,从而出现有卡壳的影响,使得设备无法正常运转,同时其集中吸收的金属屑表面则附着有大量的金属液,做汇流吸收时,易使得内部零件因潮湿而生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型金属切削机床,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零件由于加工产生有大量的金属屑直接附着在工作台面,在经过金属液的浸泡后,仍旧会有存在少量的金属屑附着,导致待加工零件放置在工作台表面进行加工时,因该金属屑而出现有晃动的现象,使得待加工零件出现加工时的错位现象,因金属屑在设备的高速运转加工作用下,其表面则会产生有大量的机械热,进而导致在对其做集中的收集处理时,直接附着在设备内部零件内部,从而出现有卡壳的影响,使得设备无法正常运转,同时其集中吸收的金属屑表面则附着有大量的金属液,做汇流吸收时,易使得内部零件因潮湿而生锈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复合型金属切削机床,其结构包括机床、立柱、驱动电机、摇臂、下滑座、上滑座、工作台,所述立柱安装于机床上表面后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于立柱侧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摇臂安装于立柱前表面并通过扣合相连接,所述下滑座安装于机床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上滑座设于下滑座上表面,所述工作台设于上滑座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工作台包括安装板、屑捋结构、汇灌机构,所述屑捋结构设于安装板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汇灌机构设于屑捋结构左右两侧并通过电焊贯穿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屑捋结构包括套环、分流板、凸条、凹集槽、吸磁板、拉簧、扁圆框、限位弹簧,所述分流板设于套环中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凸条与凹集槽设有若干条且分别呈错开式均匀等距状安装于套环表面,所述凹集槽与汇灌机构通过贯穿相连接,所述吸磁板与凹集槽数量一致且分别安装于其表面并通过胶合相连接,所述扁圆框设于分流板下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扁圆框外侧表面与吸磁板通过拉簧相连接,所述限位弹簧设于扁圆框下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有利于对金属屑做吸力的吸附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吸磁板为硅胶结构且呈两两一组为非封闭式状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对零件加工所产生的金属屑做自动吸收处理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扁圆框表面中上部设有若干个通孔并为一体化结构,有利于实现对分流而下的金属液对屑捋结构整体提供动力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汇灌机构包括扣框、汇流环、分流网、抽拉箱,所述汇流环设于扣框中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汇流环上部与凹集槽通过电焊贯穿相连接,所述分流网共设有两个且分别呈对称状安装于汇流环表面,所述抽拉箱共设有两个且分别呈对称状安装于扣框左右两侧,所述抽拉箱与分流网呈相对应安装。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汇流环表面贴合设有自吸组件并通过胶合相连接,所述汇流环表面呈网状结构,有利于实现对分离后的金属液做分流,从而实现循环使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自吸组件包括吸棉、卡位弹簧,所述吸棉设有若干块且内部通过卡位弹簧与汇流环表面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对伴随金属屑的金属液做二者的分离。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抽拉箱内部气流呈吸附状,有利于实现对金属屑做抽离作用。专利技术有益效果相对比较于传统的一种复合型金属切削机床,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设有的屑捋结构,对零件加工时所附着在表面的金属屑在浸泡液的清洗下仍旧存留的金属屑,做进一步的清除作用,以避免残留的金属屑出现台面加高导致待加工零件出现放置时的不平整现象,继而出现零件加工错位。本专利技术利用设有的汇灌机构对吸收的金属屑其表面附着有的金属液,以及因机械热而产生的热磁性做降温和液体净化作用,从而避免该金属屑在热磁性作用下,直接附着在设备零件的内部呈堆积状,导致内部零件因该金属屑而出现卡壳现象,影响运转。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复合型金属切削机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工作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屑捋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屑捋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屑捋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扁圆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汇灌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汇流环的工作示意图。图中:机床-1、立柱-2、驱动电机-3、摇臂-4、下滑座-5、上滑座-6、工作台-7、安装板-7a、屑捋结构-7b、汇灌机构-7c、套环-7b1、分流板-7b2、凸条-7b3、凹集槽-7b4、吸磁板-7b5、拉簧-7b6、扁圆框-7b7、限位弹簧-7b8、通孔-g、扣框-7c1、汇流环-7c2、分流网-7c3、抽拉箱-7c4、自吸组件-7c21、吸棉-f1、卡位弹簧-f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如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型金属切削机床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复合型金属切削机床,其结构包括机床1、立柱2、驱动电机3、摇臂4、下滑座5、上滑座6、工作台7,所述立柱2安装于机床1上表面后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设于立柱2侧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摇臂4安装于立柱2前表面并通过扣合相连接,所述下滑座5安装于机床1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上滑座6设于下滑座5上表面,所述工作台7设于上滑座6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工作台7包括安装板7a、屑捋结构7b、汇灌机构7c,所述屑捋结构7b设于安装板7a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汇灌机构7c设于屑捋结构7b左右两侧并通过电焊贯穿相连接。如图3-图6所示,所述屑捋结构7b包括套环7b1、分流板7b2、凸条7b3、凹集槽7b4、吸磁板7b5、拉簧7b6、扁圆框7b7、限位弹簧7b8,所述分流板7b2设于套环7b1中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凸条7b3与凹集槽7b4设有若干条且分别呈错开式均匀等距状安装于套环7b1表面,所述凹集槽7b4与汇灌机构7c通过贯穿相连接,所述吸磁板7b5与凹集槽7b4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金属切削机床,其结构包括机床(1)、立柱(2)、驱动电机(3)、摇臂(4)、下滑座(5)、上滑座(6)、工作台(7),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安装于机床(1)上表面后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设于立柱(2)侧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摇臂(4)安装于立柱(2)前表面并通过扣合相连接,所述下滑座(5)安装于机床(1)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上滑座(6)设于下滑座(5)上表面,所述工作台(7)设于上滑座(6)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n所述工作台(7)包括安装板(7a)、屑捋结构(7b)、汇灌机构(7c),所述屑捋结构(7b)设于安装板(7a)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汇灌机构(7c)设于屑捋结构(7b)左右两侧并通过电焊贯穿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金属切削机床,其结构包括机床(1)、立柱(2)、驱动电机(3)、摇臂(4)、下滑座(5)、上滑座(6)、工作台(7),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安装于机床(1)上表面后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设于立柱(2)侧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摇臂(4)安装于立柱(2)前表面并通过扣合相连接,所述下滑座(5)安装于机床(1)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上滑座(6)设于下滑座(5)上表面,所述工作台(7)设于上滑座(6)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
所述工作台(7)包括安装板(7a)、屑捋结构(7b)、汇灌机构(7c),所述屑捋结构(7b)设于安装板(7a)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汇灌机构(7c)设于屑捋结构(7b)左右两侧并通过电焊贯穿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金属切削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屑捋结构(7b)包括套环(7b1)、分流板(7b2)、凸条(7b3)、凹集槽(7b4)、吸磁板(7b5)、拉簧(7b6)、扁圆框(7b7)、限位弹簧(7b8),所述分流板(7b2)设于套环(7b1)中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凸条(7b3)与凹集槽(7b4)设有若干条且分别呈错开式均匀等距状安装于套环(7b1)表面,所述凹集槽(7b4)与汇灌机构(7c)通过贯穿相连接,所述吸磁板(7b5)与凹集槽(7b4)数量一致且分别安装于其表面并通过胶合相连接,所述扁圆框(7b7)设于分流板(7b2)下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扁圆框(7b7)外侧表面与吸磁板(7b5)通过拉簧(7b6)相连接,所述限位弹簧(7b8)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坤
申请(专利权)人:王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