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筒式分离机的叶轮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机械装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筒式分离机的叶轮结构。
技术介绍
筒式分离机与传统分离机械相比具有使用维护成本低,低能耗低、分离精度高、运行参数随时可调、占地面积小重量轻且可移动,解决了传统分离机械对于颗粒微小且粘度较大、分离彻底度要求高的固液分离无法达到的问题,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和产业支撑。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现实意义。单机处理量的大小及分离效果决定了分离机使用的广泛性。筒式分离机的关键部件—叶轮,对处理量的大小及分离效果起到决定使用,现有的叶轮多采用单层结构,分离后的液体上下互窜,叶导致固液分离效果下降。因此,需要研制一种筒式分离机的叶轮结构,叶轮分成上下两层,清液从上层排出,清液排出更加清澈,使分离机具有更好的分离效果。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202724824U,公开日为2013年02月13日,名称为“一种滚筒式固液分离机”,公开了一种滚筒式固液分离机,包括机架、与机架固定联接的外筒,及与外筒旋转式活动联接的内筒,所述的内筒设有用于容入物料的环形腔,内筒的外壁上设若干个固液分离孔;所述环形腔的上方设有进料口,环形腔的下端设有出料开关板。该专利将内筒设计成环形腔结构,使得需要固液分离的物料均处于内筒的最外边,所处位置的离心力相差无几,从而使得环形腔内的物料的固液分离效果基本上一致,还可以通过加大内筒的直径来降低内筒的转速,达到降低噪音和提高使用寿命的目的。但是该专利仍存在上述问题。 >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筒式分离机叶轮中的液体上下互窜,导致固液分离效果下降的问题,提供一种筒式分离机的叶轮结构,通过隔板将叶轮分成上下两层,清液从上层排出,清液排出更加清澈,分离效果更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筒式分离机的叶轮结构,包括圆筒、离心叶片和隔板,隔板固定在圆筒底部,隔板的中间设有通孔,通孔的直径小于圆筒的内径,隔板的外径大于圆筒的外径;离心叶片设置在的分布在圆筒的外侧壁上,叶片的底端设置在隔板的下方。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离心叶片均匀设置在的分布在圆筒的外侧壁上,叶轮部件加工完成后必需进行较高动平衡精度校准,从而保证机器运转工作时有较低的振动裂度。所述隔板将叶轮分成上下两层,分离过程中大量固渣流于下层,上层液体中的固渣含量较小,清液从上层排出,使得清液排出更加清澈,分离效果更好。需要分离的液体通过进水管直接伸入到隔板下方,经过分离后的液体回到圆筒的上方,再通过出液管排出。作为优选,所述离心叶片包括大叶片和小叶片,大叶片沿的径向尺寸大于小叶片的径向尺寸。大小叶片相间配置,可以在离心时相互扰动,保证更好的处理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大叶片和小叶片的数量比为1:2,两个大叶片之间均匀的设置有两个小叶片。所述大小叶片相间配置,且数量比为1:2,可以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大叶片数量为4个,所述小叶片的数量为8个。离心叶片的片数及大小都对分离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离心叶片的片数多了进料不畅,离心叶片的片数少了分离效果不好,离心叶片的直径大了料筒储渣能力下降,离心叶片的直径小了分离效果下降,大叶片数量为4个,小叶片的数量为8个是相对比较好的配置结构。作为优选,所述圆筒顶端设有上封板,上封板的外径大于离心叶片的径向尺寸,离心叶片的上端与上封板固定。离心叶片外侧的液体具有较大的固渣,上封板可以避免离心叶片外侧的液体从离心叶片上方回流到圆筒内,可以保证分离效果,同时上封板可以增加离心叶片的连接强度。作为优选,所述上封板的中间设有回流孔,回流孔的直径大于圆筒的外侧壁,回流孔与圆筒形成回流间隙,圆筒的侧壁为密封结构。离心叶片顶部中心的液体固渣含量最少,所述结构可以使所有回流液体均从离心叶片顶部的中心回流,保证分离液体的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离心叶片底端的外侧设有沉积缺口。沉积缺口可以保证料筒有足够大的储渣空间。作为优选,所述圆筒的下方设有下封板,下封板设置在离心叶片的中心位置,且与离心叶片固定,下封板的固定位置高于离心叶片的底端。下封板可以避免液体从离心叶片底端的中心回流,保证分离效果。作为优选,所述下封板的外径大于离心叶片的最小径向尺寸。所述结构可以保证下封板的分隔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隔板将叶轮分成上下两层,清液从上层排出,清液排出更加清澈,分离效果更好;(2)大叶片和小叶片相间配置,可以在离心时相互扰动,保证更好的处理效果;(3)所有回流液体均从离心叶片顶部的中心回流,保证分离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仰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叶轮的安装示意图;。图中:圆筒1、离心叶片2、大叶片2.1、小叶片2.2、沉积缺口2.3、隔板3、通孔3.1、上封板4、回流孔4.1、下封板5、回流间隙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筒式分离机的叶轮结构,包括圆筒1、离心叶片2和隔板3,隔板3固定在圆筒1底部,隔板3的中间设有通孔3.1,通孔3.1的直径小于圆筒1的内径,隔板3的外径大于圆筒1的外径;离心叶片2设置在的分布在圆筒1的外侧壁上,叶片的底端设置在隔板3的下方。离心叶片2底端的外侧设有沉积缺口2.3。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离心叶片2包括大叶片2.1和小叶片2.2,大叶片2.1沿的径向尺寸大于小叶片2.2的径向尺寸;大叶片2.1数量为4个,所述小叶片2.2的数量为8个,两个大叶片2.1之间均匀的设置有两个小叶片2.2。如图1所示,所述圆筒1顶端设有上封板4,上封板4的外径大于离心叶片2的径向尺寸,离心叶片2的上端与上封板4固定。所述上封板4的中间设有回流孔4.1,回流孔4.1的直径大于圆筒1的外侧壁,回流孔4.1与圆筒1形成回流间隙6。所述圆筒1的下方设有下封板5,下封板5设置在离心叶片2的中心位置,且与离心叶片2固定,下封板5的固定位置高于离心叶片2的底端;下封板5的外径大于离心叶片2的最小径向尺寸。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离心叶片2均匀设置在的分布在圆筒1的外侧壁上,叶轮部件加工完成后必需进行较高动平衡精度校准,从而保证机器运转工作时有较低的振动裂度。所述隔板3将叶轮分成上下两层,分离过程中大量固渣流于下层,上层液体中的固渣含量较小,清液从上层排出,使得清液排出更加清澈,分离效果更好。叶轮安装在固渣料桶内,需要分离的液体通过进水管直接伸入到隔板3下方,经过离心叶片分离后的液体回到达叶片上方的中间位置,再通过回流间隙6达到圆筒1内,再通过圆筒1内的出液管排出,固渣则留在固渣料桶的底部和内侧壁上,可以定期更换固渣料桶,或者再固渣料桶上设置固渣排出结构。大小叶片2.2相间配置,可以在离心时相互扰动,保证更好的处理效果。离心叶片2顶部中心的液体固渣含量最少,所述结构可以使所有回流液体均从离心叶片2顶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式分离机的叶轮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圆筒、离心叶片和隔板,隔板固定在圆筒底部,隔板的中间设有通孔,通孔的直径小于圆筒的内径,隔板的外径大于圆筒的外径;离心叶片设置在的分布在圆筒的外侧壁上,叶片的底端设置在隔板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式分离机的叶轮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圆筒、离心叶片和隔板,隔板固定在圆筒底部,隔板的中间设有通孔,通孔的直径小于圆筒的内径,隔板的外径大于圆筒的外径;离心叶片设置在的分布在圆筒的外侧壁上,叶片的底端设置在隔板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式分离机的叶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离心叶片包括大叶片和小叶片,大叶片沿的径向尺寸大于小叶片的径向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筒式分离机的叶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大叶片和小叶片的数量比为1:2,两个大叶片之间均匀的设置有两个小叶片。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筒式分离机的叶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大叶片数量为4个,所述小叶片的数量为8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筒式分离机的叶轮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伟勇,王建伟,陈连富,姬志国,项乐群,蓝丽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