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内空气原位净化的减速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5840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内空气原位净化的减速带,包括外壳部分和过滤装置部分;所述的外壳部分包括弹性壳体Ⅰ、弹性壳体Ⅱ、弹簧Ⅰ和弹簧Ⅱ;弹性壳体Ⅱ为内部为腔体结构,并在上部设有开口;所述的弹性壳体Ⅰ位于弹性壳体Ⅱ的开口上方;所述的弹性壳体Ⅱ内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设置有若干弹簧Ⅰ;所述的过滤装置部分设置于弹性壳体Ⅱ的腔体内下部,由自上而下依次层叠的多孔硅胶吸附板Ⅰ、有机金属气体吸附板、多孔硅胶吸附板Ⅱ和单向防水气体渗透膜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减速带不耗能,成本低,减速带性能优越,特别针对长隧道,能吸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等汽车尾气有害物质;具有良好的净化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内空气原位净化的减速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隧道内部空气净化
,具体是涉及一种隧道内空气原位净化的减速带。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日益加快,公路隧道建设越来越多,机动车的生产和使用量也在不断增加,隧道为半封闭空间,环境复杂,车辆经过隧道时排出的尾气、扬起的灰尘因空间限制无法迅速扩散,扬尘聚而不散,并与汽车尾气排出的污染物相互作用,加剧隧道内空气污染;且隧道潮湿容易滋生细菌,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现有的隧道空气净化技术占用空间大,成本高,不适于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内空气原位净化的减速带,能吸入减速带周围空气中的污染物,并过滤排出,以达到隧道内部净化空气的目的。该种减速带不耗能,成本低,桥涵内等空气具有良好的净化作用。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内空气原位净化的减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部分和过滤装置部分;所述的外壳部分包括弹性壳体Ⅰ、弹性壳体Ⅱ、弹簧Ⅰ和弹簧Ⅱ;所述的弹性壳体Ⅱ为内部带空腔的腔体结构,并在上部设有开口;所述的弹性壳体Ⅰ位于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内空气原位净化的减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部分和过滤装置部分;所述的外壳部分包括弹性壳体Ⅰ、弹性壳体Ⅱ、弹簧Ⅰ和弹簧Ⅱ;所述的弹性壳体Ⅱ为内部带空腔的腔体结构,并在上部设有开口;所述的弹性壳体Ⅰ位于弹性壳体Ⅱ的开口上方,且下部连接若干弹簧Ⅱ的上端,所述的弹簧Ⅱ的下端分别装在弹性壳体Ⅱ的内部下表面上;所述的弹性壳体Ⅱ内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设置有若干弹簧Ⅰ;所述的过滤装置部分设置于弹性壳体Ⅱ的腔体内下部,由自上而下依次层叠的多孔硅胶吸附板Ⅰ、有机金属气体吸附板、多孔硅胶吸附板Ⅱ和单向防水气体渗透膜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内空气原位净化的减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部分和过滤装置部分;所述的外壳部分包括弹性壳体Ⅰ、弹性壳体Ⅱ、弹簧Ⅰ和弹簧Ⅱ;所述的弹性壳体Ⅱ为内部带空腔的腔体结构,并在上部设有开口;所述的弹性壳体Ⅰ位于弹性壳体Ⅱ的开口上方,且下部连接若干弹簧Ⅱ的上端,所述的弹簧Ⅱ的下端分别装在弹性壳体Ⅱ的内部下表面上;所述的弹性壳体Ⅱ内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设置有若干弹簧Ⅰ;所述的过滤装置部分设置于弹性壳体Ⅱ的腔体内下部,由自上而下依次层叠的多孔硅胶吸附板Ⅰ、有机金属气体吸附板、多孔硅胶吸附板Ⅱ和单向防水气体渗透膜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内空气原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涵李剑夏涛宋欢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