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下肢周围血管及周围神经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852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38
一种治疗下肢血管及周围神经的药物,解决了现在西医治疗下肢血管及周围神经费用高昂其效果较差的问题。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芪30~45份,党参20~30份,桃仁15~20份,鸡血藤15~20份、当归15~20份,没药15~20份,乳香10~20份,赤芍15~20份,全蝎6~10份,地龙6~10份,夏枯草15~20份,牛膝6~10份,独活6~10份,甘草4~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原料丰富,组方科学、合理,易于生产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应用方便,效果好,针对不同病因引起的下肢周围血管及周围神经都可进行调理治疗,纯中药制剂,无副作用产生,有实际的临床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治疗下肢周围血管及周围神经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剂
,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下肢周围血管及周围神经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周围血管疾病是指发生在肢体血管的疾病总称,根据病变累及血管可分为动脉疾病和静脉疾病。主要由相关基础疾病或不良生活习惯等所致,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肢体肿胀、肢体疼痛及间歇性跛行等;下肢周围血管病变等多因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曲张所导致,下肢浅静脉过于伸长、蜿蜒曲张主要是由于静脉壁软弱、瓣膜有缺陷和静脉内压力增高,长期腹压过高、瓣膜受过度的应力而松弛(尤其大隐静脉瓣)关闭不全,促使血液倒流,静脉淤血曲张,小腿尤为明显。周围神经病变是由感觉丧失,肌肉无力与萎缩,腱反射的减退以及血管运动症状,单独地或以任何组合方式形成的综合征。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多由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并发症所导致,以糖尿病引起的感觉运动型远端型多发性神经病变最为常见,可引起下肢麻木、疼痛、发凉、感觉减退、无力等症状。对于下肢周围血管及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问题,西医的指导原则是扩血管、营养神经等。病情较轻的,一般采用前列地尔、甲钴胺等药物治疗;对于血管病变较为严重的静脉曲张、静脉血栓、静脉瓣功能异常等疾病,多采用血栓清除、静脉瓣置或搭桥等手术治疗。单纯西医的保守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手术治疗费用高昂且会出现病情的反复。单纯西医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费用较高且会出现病情反复,治疗周期较长。中医认为,周围血管疾病及周围神经病变主要病机为气虚血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可以生血、行血、摄血;血能载气、养气,他们两个之间是相互依存,相生相伴的。《难经·二十二难》中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也就是说,气的功能主要是温煦,血的作用主要是濡养。气虚则运血无力,形成血瘀,血瘀可影响气血运行加重气虚,形成恶性循环。气虚,则肢体不温;血行受限,则导致周围血管和周围神经缺少营养物质,引起感觉异常、麻木、乏力等;血瘀导致局部不通,不通则痛。因此在治疗上以补气行血、活血化瘀为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下肢血管及周围神经的药物,有效的解决了现在西医治疗下肢血管及周围神经费用高昂其效果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组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芪30~45份,党参20~30份,桃仁15~20份,鸡血藤15~20份、当归15~20份,没药15~20份,乳香10~20份,赤芍15~20份,全蝎6~10份,地龙6~10份,夏枯草15~20份,牛膝6~10份,独活6~10份,甘草4~8份。优选的,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芪30份,党参20份,桃仁20份,鸡血藤15份、当归15份,没药15份,乳香10份,赤芍15份,全蝎6份,地龙6份,夏枯草15份,牛膝6份,独活6份,甘草4份。优选的,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芪37份,党参25份,桃仁17份,鸡血藤17份、当归17份,没药17份,乳香15份,赤芍17份,全蝎8份,地龙8份,夏枯草17份,牛膝8份,独活8份,甘草6份。优选的,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芪45份,党参30份,桃仁20份,鸡血藤20份、当归20份,没药20份,乳香20份,赤芍20份,全蝎10份,地龙10份,夏枯草20份,牛膝10份,独活10份,甘草8份。治疗下周周围血管及周围神经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黄芪30~45份,党参20~30份,桃仁15~20份,鸡血藤15~20份、当归15~20份,没药15~20份,乳香10~20份,赤芍15~20份,全蝎6~10份,地龙6~10份,夏枯草15~20份,牛膝6~10份,独活6~10份,甘草4~8份;S2:将以上药物粉碎,制成散剂或150目筛得到混合粉末;S3:将散剂或混合粉末用透气药包包装,并放入干燥剂。优选的,将所述药物制成粉剂或散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原料丰富,组方科学、合理,易于生产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应用方便,效果好,针对不同病因引起的下肢周围血管及周围神经都可进行调理治疗,纯中药制剂,无副作用产生,有实际的临床意义。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组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芪30~45份,党参20~30份,桃仁15~20份,鸡血藤15~20份、当归15~20份,没药15~20份,乳香10~20份,赤芍15~20份,全蝎6~10份,地龙6~10份,夏枯草15~20份,牛膝6~10份,独活6~10份,甘草4~8份。制备方法:S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黄芪30~45份,党参20~30份,桃仁15~20份,鸡血藤15~20份、当归15~20份,没药15~20份,乳香10~20份,赤芍15~20份,全蝎6~10份,地龙6~10份,夏枯草15~20份,牛膝6~10份,独活6~10份,甘草4~8份;S2:将以上药物粉碎,制成散剂或150目筛得到混合粉末;S3:将散剂或混合粉末用透气药包包装,并放入干燥剂;将所述药物制成粉剂或散剂。实施例二: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芪30份,党参20份,桃仁20份,鸡血藤15份、当归15份,没药15份,乳香10份,赤芍15份,全蝎6份,地龙6份,夏枯草15份,牛膝6份,独活6份,甘草4份。制备方法:S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黄芪30份,党参20份,桃仁20份,鸡血藤15份、当归15份,没药15份,乳香10份,赤芍15份,全蝎6份,地龙6份,夏枯草15份,牛膝6份,独活6份,甘草4份;S2:将以上药物粉碎,制成散剂或150目筛得到混合粉末;S3:将散剂或混合粉末用透气药包包装,并放入干燥剂;将所述药物制成粉剂或散剂。实施例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芪37份,党参25份,桃仁17份,鸡血藤17份、当归17份,没药17份,乳香15份,赤芍17份,全蝎8份,地龙8份,夏枯草17份,牛膝8份,独活8份,甘草6份。制备方法:S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黄芪37份,党参25份,桃仁17份,鸡血藤17份、当归17份,没药17份,乳香15份,赤芍17份,全蝎8份,地龙8份,夏枯草17份,牛膝8份,独活8份,甘草6份;S2:将以上药物粉碎,制成散剂或150目筛得到混合粉末;S3:将散剂或混合粉末用透气药包包装,并放入干燥剂;将所述药物制成粉剂或散剂。实施例四: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芪45份,党参30份,桃仁20份,鸡血藤20份、当归20份,没药20份,乳香20份,赤芍20份,全蝎10份,地龙10份,夏枯草20份,牛膝10份,独活10份,甘草8份。制备方法:S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黄芪37份,党参25份,桃仁17份,鸡血藤17份、当归17份,没药17份,乳香15份,赤芍17份,全蝎8份,地龙8份,夏枯草17份,牛膝8份,独活8份,甘草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治疗下肢周围血管及周围神经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芪30~45份,党参20~30份,桃仁15~20份,鸡血藤15~20份、当归15~20份,没药15~20份,乳香10~20份,赤芍15~20份,全蝎6~10份,地龙6~10份,夏枯草15~20份,牛膝6~10份,独活6~10份,甘草4~8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治疗下肢周围血管及周围神经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芪30~45份,党参20~30份,桃仁15~20份,鸡血藤15~20份、当归15~20份,没药15~20份,乳香10~20份,赤芍15~20份,全蝎6~10份,地龙6~10份,夏枯草15~20份,牛膝6~10份,独活6~10份,甘草4~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下肢周围血管及周围神经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芪30份,党参20份,桃仁20份,鸡血藤15份、当归15份,没药15份,乳香10份,赤芍15份,全蝎6份,地龙6份,夏枯草15份,牛膝6份,独活6份,甘草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下肢周围血管及周围神经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芪37份,党参25份,桃仁17份,鸡血藤17份、当归17份,没药17份,乳香15份,赤芍17份,全蝎8份,地龙8份,夏枯草17份,牛膝8份,独活8份,甘草6份。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小琴程雪高鹏毛富强赵璐袁占盈许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