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生理导管及消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8471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生理导管及消融系统,可实现冷热联合消融,改善消融治疗的效果。其中消融系统包括控制装置、消融能量输出装置和电生理导管。实际应用时,控制装置控制消融能量输出装置选择性地向电生理导管提供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第二流体为冷冻液体,当消融能量输出装置提供第一流体时,控制装置控制电生理导管上的第一加热元件工作,以使第一加热元件对进入电生理导管的流体进行加热,而向球囊内表面喷射热消融气体,实现目标组织的热消融,且当消融能量输出装置提供冷冻液体时,控制装置则控制第一加热元件不工作,以向球囊内表面直接喷射冷冻液体,实现目标组织的冷冻消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生理导管及消融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电生理导管及消融系统。
技术介绍
房颤患者具有很高的脑卒中风险,当房颤时,心房不规律地快速跳动,失去了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随动脉进入脑中,即发生脑卒中。通过介入导管对肺静脉施以能量进行消融,从而隔离肺静脉电位,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高血压具有发病率高、知晓率低、危害大的特点。实验数据已证明高血压与患者的肾交感神经兴奋性偏高有关。通过消融阻断肾交感神经,不但能够使血压下降,并且还能够对交感神经过度激活造成的慢性器官特异性疾病产生影响。可以采用冷冻球囊消融的方式进行消融。冷冻球囊消融基于解剖学考虑,利用球囊与组织的接触进行冷冻,且具有一次性、连续性等特点。具体的,采用冷冻球囊导管,在导管的远端设置球囊,近端连接冷冻设备。手术过程中,术者将冷冻球囊导管经皮穿刺入路放置进入心腔,到达肺静脉口,并使球囊充盈,调整球囊外壁与心肌组织接触,进而冷冻球囊导管内进液管将冷冻液体直接向球囊内表面喷射,冷冻液受心肌温度传导热影响迅速气化吸热,使与球囊接触的心肌组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生理导管,包括导管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导管体之远端的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生理导管还包括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一温度传感器,且所述导管体包括流体输送管件;所述流体输送管件的远端设置于所述球囊内,用于向所述球囊释放流体;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流体输送管件的远端,用于对所述流体输送管件中的流体进行加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导管体的远端或所述第一加热元件上,用于采集所述导管体或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的温度信息;其中:/n当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工作时,所述流体输送管件用于向所述球囊释放热消融气体,当所述第一加热元件不工作时,所述流体输送管件用于向所述球囊释放冷冻液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生理导管,包括导管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导管体之远端的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生理导管还包括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一温度传感器,且所述导管体包括流体输送管件;所述流体输送管件的远端设置于所述球囊内,用于向所述球囊释放流体;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流体输送管件的远端,用于对所述流体输送管件中的流体进行加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导管体的远端或所述第一加热元件上,用于采集所述导管体或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的温度信息;其中:
当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工作时,所述流体输送管件用于向所述球囊释放热消融气体,当所述第一加热元件不工作时,所述流体输送管件用于向所述球囊释放冷冻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生理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生理导管还包括第二加热元件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流体输送管件的近端,用于对进入所述流体输送管件的流体进行预加热;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导管体的近端或所述第二加热元件上,用于采集所述导管体或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的温度信息;其中:
当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所述第二加热元件同时工作时,所述流体输送管件用于向所述球囊释放热消融气体,且当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所述第二加热元件均不工作时,所述流体输送管件用于向所述球囊释放冷冻液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生理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输送管件包括第一螺旋结构和与所述第一螺旋结构连通的第一纵向延伸部分;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纵向延伸部分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流体输送管件上,并靠近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的远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生理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结构上设置有多个流体喷射口,多个所述流体喷射口用于朝不同方向喷射流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生理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生理导管还包括手柄,与所述导管体的近端连接,且所述第二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手柄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生理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至少一个电性输入输出接口,一个流体输入接口和一个流体输出接口;
所述流体输入接口与所述流体输送管件的近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加热元件及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至少一个电性输入输出接口连接;所述流体输出接口用于将导管体内的流体排出所述导管体。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生理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流体输送管件上,并靠近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的远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生理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包括第二螺旋结构和与所述第二螺旋结构电连接的第二纵向延伸部分,所述第二螺旋结构围绕所述流体输送管件设置,所述第二纵向延伸部分沿着所述流体输送管件的管壁延伸并与所述导管体近端上的一电性输入输出接口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生理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或所述第二加热元件为电阻丝或感应线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生理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生理导管还包括第三加热元件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球囊上,用于对一目标区域进行加热;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球囊上,用于采集所述第三加热元件的温度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生理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生理导管还包括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球囊和/或所述导管体上,用于采集所述球囊和/或所述导管体的温度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生理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体还包括外管和中空的芯杆,所述流体输送管件和所述芯杆均穿设于所述外管内,且所述芯杆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外管内;所述球囊的远端与所述芯杆连接,近端与所述外管连接;且所述流体输送管件的远端螺旋缠绕于所述芯杆上。


13.一种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消融能量输出装置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生理导管;所述消融能量输出装置与所述电生理导管相连通,用于向所述电生理导管提供流体;
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消融能量输出装置选择性地向流体输送管件提供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所述第二流体为冷冻液体;
所述控制装置还被配置为,当所述消融能量输出装置向流体输送管件提供所述第一流体时,控制第一加热元件工作,以使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对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兆华梁波孙毅勇沈刘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