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收线鱼竿,包括鱼竿机构、支架机构和收线机构;鱼竿机构包括竿体、吊环和配重块;支架机构包括支撑柱、第一固定套环、蝴蝶螺钉、支撑杆、连接杆、固定管和第二固定套环;收线机构包括鱼线、收线盘、收线转轴、驱动电机、导线和电池组;通过调节第二固定套环的高度能够对连接杆的角度进行调节,进而调节支撑杆的角度,使得支架机构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而且增加配重块能够增加鱼竿底部和支架机构的重量,防止鱼儿咬钩将鱼竿拖走或支架倾倒的现象发生,解决了中老年人在钓鱼时无法长时间把握鱼竿,而且现有的鱼竿支架稳定性不够,无法防止防止鱼儿咬钩将鱼竿拖走或支架倾倒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收线鱼竿
本技术属于渔具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收线鱼竿。
技术介绍
目前,钓鱼已经成为一项日益普及的休闲活动,受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但在钓鱼过程中,钓鱼者需要耐心等待,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以便于根据鱼线或鱼漂的飘动确定是否有鱼上钩,从而决定是否提钓或收线。由于钓鱼者长时间等待,很多时候很难把握提钓的准确时机,尤其是在中老年垂钓爱好者中,很容易出现收线过晚,或反应迟钝的现象。申请号CN107211974A公开了一种公开了一种自动收线且能调节收线速度的钓竿,包括竿体、鱼线和自动收线安装座;自动收线安装座安装于所述竿体末端,自动收线安装座包括壳体、无刷电机、大齿轮、小齿轮、充电锂电池、电子调速器和线圈,壳体内设有线圈凹槽和无刷电机槽,线圈和无刷电机分别设于线圈凹槽内和无刷电机槽内,无刷电机的转轴与小齿轮相连,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相连,线圈通过固定螺丝固定于大齿轮上,充电锂电池通过电子调速器与无刷电机电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收线鱼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1)现有的自动收线鱼竿吊到大鱼时往往无法正常收线,而且钓鱼者长时间等待,很多时候很难把握提钓的准确时机,尤其是在中老年垂钓爱好者中,很容易出现收线过晚,或反应迟钝的现象;(2)中老年人在钓鱼时无法长时间把握鱼竿,而且现有的鱼竿支架稳定性不够,无法防止防止鱼儿咬钩将鱼竿拖走或支架倾倒的现象发生。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动收线鱼竿,包括鱼竿机构、支架机构和收线机构;鱼竿机构包括竿体、吊环和配重块,竿体下表面安装六个吊环,吊环与竿体一端平齐,竿体另一端安装配重块;支架机构包括支撑柱、第一固定套环、蝴蝶螺钉、支撑杆、连接杆、固定管和第二固定套环,固定管固定在支撑柱顶端,第一固定套环和第二固定套环安装在支撑柱表面,第一固定套环安装在第二固定套环上方,蝴蝶螺钉贯穿第一固定套环一侧表面与支撑柱接触,第一固定套环底端侧表面安装三个支撑杆,第二固定套环侧面安装三个连接杆;收线机构包括鱼线、收线盘、收线转轴、驱动电机、导线和电池组,鱼线贯穿吊环与收线盘连接,收线盘底端安装收线转轴,收线盘顶端固定在竿体下表面,收线盘侧面安装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导线与电池组连接,电池组安装在配重块底端下表面;竿体贯穿固定管与配重块连接,配重块底端下表面安装电池组,收线盘固定在竿体下表面。进一步地,鱼竿机构安装在支架机构顶端,收线机构安装在鱼竿机构下方,收线机构与鱼竿机构下表面接触。进一步地,连接杆一端与第二固定套环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与支撑杆连接。进一步地,鱼线一端贯穿吊环,鱼线另一端与收线盘连接。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自动收线鱼竿,包括鱼竿机构、支架机构和收线机构;支架机构中将第一固定套环和第二固定套环安装在支撑柱表面,第二固定套环可以在支撑柱表面纵向移动,第一固定套环安装在第二固定套环上方,第一固定套环底端侧表面安装三个支撑杆,第二固定套环侧面安装三个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与支撑杆连接,连接杆相对于支撑杆能够纵向移动,连接杆一端能够随着第二固定套环在支撑柱表面纵向移动,通过调节第二固定套环的高度能够对连接杆的角度进行调节,进而调节支撑杆的角度,使得支架机构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而且增加配重块能够增加鱼竿底部和支架机构的重量,防止鱼儿咬钩将鱼竿拖走或支架倾倒的现象发生,解决了中老年人在钓鱼时无法长时间把握鱼竿,而且现有的鱼竿支架稳定性不够,无法防止防止鱼儿咬钩将鱼竿拖走或支架倾倒的现象发生;(2)在使用过程中将竿体贯穿固定管与配重块连接,配重块底端下表面安装电池组,鱼线一端贯穿吊环,鱼线另一端与收线盘连接,将收线盘固定在竿体下表面,设置了收线转轴,防止鱼儿过大,电机无法顺利收线时,可以采用手动转动收线转轴进行收线,避免影响收线,解决了现有的自动收线鱼竿吊到大鱼时往往无法正常收线,而且钓鱼者长时间等待,很多时候很难把握提钓的准确时机,尤其是在中老年垂钓爱好者中,很容易出现收线过晚,或反应迟钝的现象。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自动收线鱼竿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支架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第二固定套环结构示意图。图中:1、鱼竿机构;11、竿体;12、吊环;13、配重块;2、支架机构;21、支撑柱;22、第一固定套环;23、蝴蝶螺钉;24、支撑杆;25、连接杆;26、固定管;27、第二固定套环;3、收线机构;31、鱼线;32、收线盘;33、收线转轴;34、驱动电机;35、导线;36、电池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自动收线鱼竿包括鱼竿机构1、支架机构2和收线机构3,鱼竿机构1安装在支架机构2顶端,收线机构3安装在鱼竿机构1下方,收线机构3与鱼竿机构1下表面接触;如图1所示,鱼竿机构1包括竿体11、吊环12和配重块13,竿体11下表面安装六个吊环12,吊环12与竿体11一端平齐,竿体11另一端安装配重块13;如图1、2和3所示,支架机构2包括支撑柱21、第一固定套环22、蝴蝶螺钉23、支撑杆24、连接杆25、固定管26和第二固定套环27,固定管26固定在支撑柱21顶端,第一固定套环22和第二固定套环27安装在支撑柱21表面,第二固定套环27可以在支撑柱21表面纵向移动,第一固定套环22安装在第二固定套环27上方,蝴蝶螺钉23贯穿第一固定套环22一侧表面与支撑柱21接触,第一固定套环22底端侧表面安装三个支撑杆24,第二固定套环27侧面安装三个连接杆25,连接杆25一端与第二固定套环27连接,连接杆25另一端与支撑杆24连接,连接杆25相对于支撑杆24能够纵向移动,连接杆25相对于第二固定套环27能够纵向移动,连接杆25一端能够随着第二固定套环27在支撑柱21表面纵向移动;如图1所示,收线机构3包括鱼线31、收线盘32、收线转轴33、驱动电机34、导线35和电池组36,鱼线31贯穿吊环12与收线盘32连接,收线盘32底端安装收线转轴33,收线盘32顶端固定在竿体11下表面,收线盘32侧面安装驱动电机34,驱动电机34通过导线35与电池组36连接,电池组36安装在配重块13底端下表面;如图1-3所示,竿体11贯穿固定管26与配重块13连接,配重块13底端下表面安装电池组36,鱼线31一端贯穿吊环12,鱼线31另一端与收线盘32连接,收线盘32固定在竿体11下表面。本技术一种自动收线鱼竿的使用过程及原理如下所示:(1)将第一固定套环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收线鱼竿,其特征在于,包括鱼竿机构(1)、支架机构(2)和收线机构(3);/n鱼竿机构(1)包括竿体(11)、吊环(12)和配重块(13),竿体(11)下表面安装六个吊环(12),吊环(12)与竿体(11)一端平齐,竿体(11)另一端安装配重块(13);/n支架机构(2)包括支撑柱(21)、第一固定套环(22)、蝴蝶螺钉(23)、支撑杆(24)、连接杆(25)、固定管(26)和第二固定套环(27),固定管(26)固定在支撑柱(21)顶端,第一固定套环(22)和第二固定套环(27)安装在支撑柱(21)表面,第一固定套环(22)安装在第二固定套环(27)上方,蝴蝶螺钉(23)贯穿第一固定套环(22)一侧表面与支撑柱(21)接触,第一固定套环(22)底端侧表面安装三个支撑杆(24),第二固定套环(27)侧面安装三个连接杆(25);/n收线机构(3)包括鱼线(31)、收线盘(32)、收线转轴(33)、驱动电机(34)、导线(35)和电池组(36),鱼线(31)贯穿吊环(12)与收线盘(32)连接,收线盘(32)底端安装收线转轴(33),收线盘(32)顶端固定在竿体(11)下表面,收线盘(32)侧面安装驱动电机(34),驱动电机(34)通过导线(35)与电池组(36)连接,电池组(36)安装在配重块(13)底端下表面;/n竿体(11)贯穿固定管(26)与配重块(13)连接,配重块(13)底端下表面安装电池组(36),收线盘(32)固定在竿体(11)下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收线鱼竿,其特征在于,包括鱼竿机构(1)、支架机构(2)和收线机构(3);
鱼竿机构(1)包括竿体(11)、吊环(12)和配重块(13),竿体(11)下表面安装六个吊环(12),吊环(12)与竿体(11)一端平齐,竿体(11)另一端安装配重块(13);
支架机构(2)包括支撑柱(21)、第一固定套环(22)、蝴蝶螺钉(23)、支撑杆(24)、连接杆(25)、固定管(26)和第二固定套环(27),固定管(26)固定在支撑柱(21)顶端,第一固定套环(22)和第二固定套环(27)安装在支撑柱(21)表面,第一固定套环(22)安装在第二固定套环(27)上方,蝴蝶螺钉(23)贯穿第一固定套环(22)一侧表面与支撑柱(21)接触,第一固定套环(22)底端侧表面安装三个支撑杆(24),第二固定套环(27)侧面安装三个连接杆(25);
收线机构(3)包括鱼线(31)、收线盘(32)、收线转轴(33)、驱动电机(34)、导线(35)和电池组(36),鱼线(31)贯穿吊环(12)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强,
申请(专利权)人:界首市超强渔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