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鱼池底部的增氧射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436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鱼池底部的增氧射流器,涉及鱼池增氧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气泡成型时与气流直接接触面积较小降低增氧效果的技术问题。其技术要点包括出水管、通气管与通水管,通气管与通水管于同一直线上一体成型,出水管一体连通于通气管与通水管之间的管壁上;出水管位于出水口处的内管壁上设置有挡水环板,出水管的管口侧壁上设置有出水板,出水板上开设有出水孔,通气管临近出水管一侧设置有封闭板,封闭板与出水板相邻面之间设置有吸气管,其一端连通至封闭板上开设有吸气孔,另一端连通至挡水环板内环孔一侧相邻开设有出气孔,出气孔的出气方向朝向出水管出水方向倾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保证气泡成型后含氧量,提升增氧效果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鱼池底部的增氧射流器
本技术涉及鱼池增氧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鱼池底部的增氧射流器。
技术介绍
在公告号为CN20662470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超微纳米气泡射流增氧器,包括有柱形壳体和喷头管,柱形壳体依次设有连接部、等径部、安装部,连接部用于连接高压水管,安装部上设有进气口,喷头管包括有紧套在安装部中的连接端,连接端中伸入安装部中的一侧设有与安装部间隙配合的尾部,另一侧设有露出安装部的头部,尾部与连接端之间设有连通进气口的环形凹槽。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增氧射流器,高压水管通过连接部连通至安装部内,空气经进气口进入环形凹槽,再经尾部与安装部之间的间隙进入安装部,在安装部与高压喷射水流形成超微纳米气泡射流,安装部处产生空气负压,空气持续从进气口进入安装部。高压喷射水流利用空穴原理将气流剪切成大量的直径极小的超微纳米气泡,从而大幅增加气泡在水中的停留时间以及气泡与水的传质面积,提高溶氧效率。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增氧射流器其出水口处通常设置有用以阻挡部分水流的管壁,使得从通水管进入增氧射流器内的水流与管壁碰撞产生大量气泡。现有的增氧射流器连接气管的进气方向通常垂直于射流器的进水方向,由于气泡是位于出水口处沿着水流进水方向碰撞产生的,而气流的进气方向位于临近进水口处垂直于进水方向,使得气泡成型时与气流之间的直接接触面积较小,影响气泡成型后的含氧量,降低了对鱼池内水体的增氧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鱼池底部的增氧射流器,其具有保证气泡成型后含氧量,提升增氧效果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鱼池底部的增氧射流器,包括相连接的出水管、通气管与通水管,所述通气管与通水管位于竖直方向上上下一体成型,所述出水管一体连通成型于通气管与通水管之间的管壁上,使得出水管、通气管与通水管一体成型呈T形管状;所述出水管位于出水口处的内管壁上设置有挡水环板,出水管临近通气管的管口侧壁上还设置有出水板,所述出水板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通气管临近出水管一侧设置有封闭板,所述封闭板与出水板的相邻面之间设置有吸气管,且其一端连通至封闭板上开设有吸气孔,另一端连通至出水板位于挡水环板内环孔一侧相邻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的出气方向朝向出水管的出水方向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增氧射流器时,将T形管状的射流器放置在鱼池池底部,通水管朝下且管道连接供水装置,通气管朝上且管道连接供气装置。供水装置与供气装置同时向射流器内加水加气,水流经过通水管与出水板撞击产生气泡并流入出水管,流入出水管后再次与挡水环板撞击产生更多的气泡。空气在气压作用下进入通气管并穿过吸气孔沿吸气管与出气孔进入出水管中,由于出气方向朝向出水方向倾斜,使得水流在穿过出水板时第一次与出气孔排出的气体相碰撞,二者的运动方向相重叠。在部分水流与挡水环板碰撞产生气泡回流时再次与排出的气体迎面相撞,水流气泡与气体迎面冲击增大了二者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气泡产生时其内部的含氧量,提升了增氧射流器对鱼池内水体的增氧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气孔与出气孔分别位于封闭板与出水板上倾斜开设,且倾斜方向朝向出水孔一侧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气孔与出气孔的倾斜开设用以对气流进行导向,在降低对气流气压的影响的同时改变出气路径,保证出气气压的大小从而保证气流与气泡的撞击溶氧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气管位于封闭板与出水板之间倾斜一体连接,且吸气管倾斜方向与吸气孔的开设方向相同位于同一直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气管的倾斜设置用以缩短气流从通气管进入出水管的路径长度,保证气流在的供气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水管穿过鱼池底面连接有进水管,所述通气管位于鱼池内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安装有进气调节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水管穿过鱼池底面由下至上向出水管内供水,进气管位于鱼池内由上至下向出水管内供气,同时可通过进气调节阀调节供气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孔的孔径小于挡水环板的内环直径且大于出气孔的孔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气孔的孔径最小以提升进气气压,保证气流与水流气泡的撞击效果。挡水环板内环直径大于出水孔孔径以保证气泡水流进入鱼池内的出水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水环板朝向出水板的板面上沿圆周侧等间隔开设有若干弧形槽,若干弧形槽位于挡水环板上呈螺旋状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水环板上螺旋分布的弧形槽用以扩大出水口处水流气泡进入鱼池内的分散范围,提升增氧范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外管壁上固定有密封橡胶件,所述密封橡胶件临近通水管一端的横截面小于其远离通水管一端使得密封橡胶件呈圆台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进水管时预先在鱼池底部开设供进水管插入的安装孔,上小下大的密封橡胶件设置用于对进水管与鱼池底部之间进行防水密封的同时,对进水管的安装动作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射流器内出气路径的倾斜设置,提升射流器内气流与水流的碰撞溶氧效果,从而提升射流器内气泡含氧量以及对鱼池水体的增氧效果;2、通过进气通道的倾斜设置,缩短气流近期路径,提升进气效果;3、通过挡水环板上若干弧形槽的设置提升射流器中气泡的射出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出水管、通气管与通水管的剖视图。图中:1、出水管;11、挡水环板;12、出水板;13、出水孔;14、出气孔;15、弧形槽;2、通气管;21、封闭板;22、吸气管;23、吸气孔;3、通水管;4、进气管;41、进气调节阀;5、进水管;51、密封橡胶件。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与图2对一种用于鱼池底部的增氧射流器做进一步说明。一种用于鱼池底部的增氧射流器,如图1、2所示,包括呈T形管状一体连接的出水管1、通气管2与通水管3。出水管1出水口处的内管壁上设置有挡水环板11,出水管1临近通气管2的管口侧壁上还设置有出水板12,出水板12上开设有出水孔13。通气管2临近出水管1一侧设置有封闭板21,封闭板21与出水板12的相邻面之间设置有吸气管22,且其一端连通至封闭板21上开设有吸气孔23,另一端连通至出水板12位于挡水环板11内环孔相邻处开设有出气孔14,出气孔14的出气方向朝向出水管1的出水方向倾斜。通气管2内的气流经过吸气管22从出气孔14中倾斜射出与水流在进水方向上产生对撞以提升气泡的含氧效果。如图1、2所示,通气管2与通水管3在同一直线上上下分布,通气管2朝上位于鱼池内连接有进气管4,进气管4上安装有进气调节阀41以调节进气效率。通水管3朝下位于鱼池底部连接有竖直穿过鱼池底面的进水管5。鱼池底面预先开始有供进水管5穿过的安装孔,安装孔的孔径略大于进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鱼池底部的增氧射流器,包括相连接的出水管(1)、通气管(2)与通水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2)与通水管(3)位于竖直方向上上下一体成型,所述出水管(1)一体连通成型于通气管(2)与通水管(3)之间的管壁上,使得出水管(1)、通气管(2)与通水管(3)一体成型呈T形管状;所述出水管(1)位于出水口处的内管壁上设置有挡水环板(11),出水管(1)临近通气管(2)的管口侧壁上还设置有出水板(12),所述出水板(12)上开设有出水孔(13),所述通气管(2)临近出水管(1)一侧设置有封闭板(21),所述封闭板(21)与出水板(12)的相邻面之间设置有吸气管(22),且其一端连通至封闭板(21)上开设有吸气孔(23),另一端连通至出水板(12)位于挡水环板(11)内环孔一侧相邻开设有出气孔(14),所述出气孔(14)的出气方向朝向出水管(1)的出水方向倾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鱼池底部的增氧射流器,包括相连接的出水管(1)、通气管(2)与通水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2)与通水管(3)位于竖直方向上上下一体成型,所述出水管(1)一体连通成型于通气管(2)与通水管(3)之间的管壁上,使得出水管(1)、通气管(2)与通水管(3)一体成型呈T形管状;所述出水管(1)位于出水口处的内管壁上设置有挡水环板(11),出水管(1)临近通气管(2)的管口侧壁上还设置有出水板(12),所述出水板(12)上开设有出水孔(13),所述通气管(2)临近出水管(1)一侧设置有封闭板(21),所述封闭板(21)与出水板(12)的相邻面之间设置有吸气管(22),且其一端连通至封闭板(21)上开设有吸气孔(23),另一端连通至出水板(12)位于挡水环板(11)内环孔一侧相邻开设有出气孔(14),所述出气孔(14)的出气方向朝向出水管(1)的出水方向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鱼池底部的增氧射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孔(23)与出气孔(14)分别位于封闭板(21)与出水板(12)上倾斜开设,且倾斜方向朝向出水孔(13)一侧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昌桂马文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波仕顿水产养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