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收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416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座椅收折结构,包括座管、连动管、底管、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及锁定机构,所述座管与所述连动管的端部枢接,所述连动管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座;所述底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连接,所述座管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沿所述底管的中心轴方向滑动地设置,所述锁定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内并对所述底管及第一连接座锁定,藉此调整所述连动管,以实现座椅角度调整或收折。本发明专利技术座椅收折结构的角度可调且能收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座椅收折结构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611035691.4,申请日为2016年11月15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座椅收折结构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座椅,尤其涉及一种角度可调且能收折的座椅收折结构。
技术介绍
可折叠儿童座椅由于可按实际需要随时打开或折叠,从而使用携带均相当方便,使得其使用越发广泛。现有的儿童座椅一般包括座椅本体及支撑所述座椅本体的前、后支脚,在使用时打开前、后支撑并且使用锁定组件锁定以支撑所述座椅本体,不使用时可以折叠收合前、后支脚,以方便携带或存放。然而,现有的儿童座椅一般都缺少调整座椅角度的功能,而有些具备这种功能的座椅则结构复杂,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度可调且能收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座椅收折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座椅收折结构包括座管、连动管、底管、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及锁定机构,所述座管与所述连动管的端部枢接,所述连动管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座;所述底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连接,所述座管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沿所述底管的中心轴方向滑动地设置,所述锁定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内并对所述底管及第一连接座锁定,藉此调整所述连动管,以实现座椅角度调整或收折。由于本专利技术设置座管、连动管及底管,将所述连动管与所述座管枢接并通过第一连接座与所述底管连接,再将所述底管通过第二连接座与所述座管枢接,从而使所述座管、连动管及底管形成三角形支架的结构,利用所述第一连接座相对所述底管移动,从而使所述座管可摆动,达到调整角度或收折的目的;并且利用锁定机构将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底管进行锁定,从而使调整状态保持稳定,保证使用的安全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较佳地,所述底管与所述第二连接座的枢接部枢接,所述座椅收折结构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锁定块,所述锁定块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底管内,所述第二连接座的枢接部开设有锁定部,展开时,所述锁定块插入于所述锁定部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座。通过将所述第二连接座枢接于所述底管,并利用所述锁定块对其进行锁定或解锁,可以使所述座椅收折结构收折得更加扁平,占用空间更小。具体地,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复位元件,所述复位元件设置于所述底管内并提供一使所述锁定块插入所述锁定部的弹性力。所述复位元件使所述锁定块自动插入所述锁定部,保证所述第二连接座有效地固定。具体地,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及所述锁定块,以使所述第一连接座带动所述锁定块滑动。通过设置所述连接件,可以在操作所述第一连接座时同时对所述锁定块进行联动,使操作更加简单,使用更方便。更具体地,所述连接件为柔性连接件。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座开设有限位长形孔,所述连动管向外突伸出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插入于所述限位长形孔中。所述限位长形孔与所述限位柱的配合一方面可以限制调整角度的范围,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对最大及最小角度的快速定位,使调整更快速方便。较佳地,所述座椅收折结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能拆卸的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与所述底管固定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座椅收折结构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座椅收折结构的实施例一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座椅收折结构的实施例一的锁定机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座椅收折结构的实施例一的锁定机构的分解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座椅收折结构的实施例一的锁定机构的剖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座椅收折结构的实施例一的操作件的剖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座椅收折结构的实施例一的第一连接座的结构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座椅收折结构的实施例一完全收折时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座椅收折结构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座椅收折结构的实施例二的侧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座椅收折结构的实施例二的锁定机构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座椅收折结构的实施例二的锁定机构的分解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座椅收折结构的实施例二的锁定机构的剖面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座椅收折结构的实施例二解锁时的剖面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座椅收折结构的实施例二锁定时的剖面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座椅收折结构的实施例二的第二安全锁的剖面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座椅收折结构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座椅收折结构的实施例三的剖面示意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座椅收折结构的实施例三的定位组件的结构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座椅收折结构的实施例三完全收折时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图1至图8展示了本专利技术座椅收折结构的实施例一,具体如下: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座椅收折结构100包括座管1、连动管2、底管3、第一连接座4、第二连接座5、滑动管6、锁定机构7及底座8,所述座管1由两个U型管对接形成,所述连动管2也呈U型;所述座管1的中部与所述连动管2的两端部枢接;所述连动管2的中部转动地套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座4内;所述底管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5固定连接,所述座管1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座5;所述滑动管6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底管3且与所述第一连接座4固定连接,所述滑动管6使所述第一连接座4能沿所述底管3的中心轴方向滑动,实现调节第一连接座4的位置的目的;所述锁定机构7安装于滑动管6内,并对所述滑动管6及底管3进行锁定,藉此调整第一连接座4的位置以锁定连动管2相对座管1的角度,以实现座椅角度调整或收折。所述底座8上安装有能拆卸的立柱81,所述立柱81的上端与所述底管3固定连接。请参阅图3-图6,所述锁定机构7包括驱动件71、定位座72、卡合销73、弹性元件74、操作件75及连接销76,所述底管3沿中心轴方向开设有多个卡合孔31,滑动管6上设置有一供卡合销73穿过的通孔61。所述定位座72固定于所述滑动管6,所述驱动件71移动地置于所述滑动管6内,移动方向沿所述底管3的中心轴方向,所述卡合销73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定位座72的滑动孔72a内,所述滑动孔72a沿垂直于所述底管3的中心轴方向开设;所述驱动件71的一端的侧面设有驱动斜槽71a,所述连接销76穿设于所述驱动斜槽71a、卡合销73及定位座72。所述弹性元件74设置于所述定位座72及所述驱动件71之间,以使所述驱动件71回复到原始状态。所述驱动件71移动进而驱动所述卡合销73在所述滑动孔72a上、下移动以同时退出或插入所述底管3的卡合孔31、及滑动管6的通孔61中。由于所述底管3与所述滑动管6相互套接并且各自开设有卡合孔31、通孔61,因此,当所述底管3及所述滑动管6的卡合孔重合时,便可通过驱动件71驱动所述卡合销73,使所述卡合销73同时插入所述卡合孔31、通孔61中,即可使所述底管3及滑动管6实现锁定的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由于所述驱动件71沿所述底管3的中心轴方向设置,而所述卡合孔31是垂直于所述底管3的中心轴,因此,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收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座管、连动管、底管、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及锁定机构,所述座管与所述连动管的端部枢接,所述连动管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座;所述底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的枢接部枢接,所述座管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沿所述底管的中心轴方向滑动地设置,所述锁定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内并对所述底管及第一连接座锁定,藉此调整所述连动管,以实现座椅角度调整或收折;所述座椅收折结构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锁定块,所述锁定块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底管内,所述第二连接座的枢接部开设有锁定部,展开时,所述锁定块插入于所述锁定部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座。/n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117 CN 201510790443X1.一种座椅收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座管、连动管、底管、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及锁定机构,所述座管与所述连动管的端部枢接,所述连动管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座;所述底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的枢接部枢接,所述座管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沿所述底管的中心轴方向滑动地设置,所述锁定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内并对所述底管及第一连接座锁定,藉此调整所述连动管,以实现座椅角度调整或收折;所述座椅收折结构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锁定块,所述锁定块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底管内,所述第二连接座的枢接部开设有锁定部,展开时,所述锁定块插入于所述锁定部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收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鹏杨涛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