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候车座椅及信息投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841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候车座椅及信息投放装置,所述信息投放装置适于被安装于座椅的扶手,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具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适于安装于该座椅的该扶手;和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信息投放装置能够在满足乘客乘坐需求的同时,还能够满足乘客接收投放信息和为电子设备充电等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候车座椅及信息投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座椅领域,进一步地涉及一种多功能候车座椅及信息投放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铁路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火车和高铁里程逐年增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人们出行频率的增加,人们在火车站、高铁站等场所停留的时间也在不断增加,车站候车室成了人们出行过程中的重要的场所,车站内的候车座椅便成为人们在候车过程中重要的休憩工具。可以理解的是,在旅行过程中,尤其是在长时间的旅行过程中,乘客不仅会容易感到疲惫,而且会感到无聊,尤其是在长时间的候车过程中。而传统车站候车室内的座椅通常只具有供乘客乘坐的功能,功能较为单一,不能够满足乘客更多的需求。另一方面,在长时间的旅行过程中,乘客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被高频使用,对电子设备的电池的续航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现在的候车室中,充电装置往往与候车座椅相距较远,乘客无法在使用候车座椅的过程中对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另一种解决办法是乘客在乘车过程中携带移动充电装置充电,但是移动式充电装置往往具有较大的重量,不便于携带。综上所述,需要对传统候车座椅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候车座椅及信息投放装置,其能够在满足乘客乘坐需求的同时,还能够满足乘客接收投放信息和为电子设备充电等需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信息投放装置,适于安装于座椅的扶手,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具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适于安装于该座椅的该扶手;和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所述第二安装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具有一个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尺寸与该座椅的该扶手的尺寸相适配,其中所述安装腔贯通所述安装座的所述第一安装部,该座椅的该扶手的中间部位能够被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所述安装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包括一个第一壳体和一个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一个第一水平壳、一个第一槽体和一个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水平壳的两端,并位于所述第一水平壳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一个第二水平壳、一个第三槽体和一个第四槽体,所述第三槽体和所述第四槽体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水平壳的两端,并位于所述第二水平壳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三槽体相互连接,并形成一个第一通道,所述第二槽体和所述第四槽体相互连接,并形成一个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形成所述安装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进一步包括一个安装盖板,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相互间隔一定的距离,所述第三槽体与所述第四槽体相互间隔一定的距离,所述第一水平壳、所述第二水平壳、所述第一槽体、所述第二槽体、所述第三槽体以及所述第四槽体围绕形成一个装配槽;所述安装盖板包括一个顶板、一个第一侧板以及一个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被设于所述顶板,并位于所述顶板的同一侧,所述顶板、所述第一侧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板围绕形成一个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盖板被安装于所述装配槽,并且所述安装空间、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形成所述安装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信息投放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组安装加强筋,所述安装加强筋被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安装加强筋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并且所述安装加强筋环绕于该座椅的该扶手,以加强所述安装座与该扶手安装的结构强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信息投放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盖板固定件,所述盖板固定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并自所述第二壳体向所述装配槽延伸,所述安装盖板的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盖板固定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信息投放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一旋转安装件和两个第二旋转安装件,所述显示设备被安装于所述第一旋转安装件,两个所述第二旋转安装件被相互对应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旋转安装件被可旋转地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二旋转安装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信息投放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电源安装箱和一个电源,所述电源安装箱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底部,所述电源安装于所述电源安装箱,并且所述电源电连接于所述显示设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信息投放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充电接头,至少一个所述充电接头安装于所述安装座,并且电连接于所述电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多功能候车座椅,包括:上述所述的信息投放装置;座椅主体;以及扶手,所述扶手被安装于所述座椅主体,所述投放装置适于安装于所述扶手。本专利技术方案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有益效果:1、能够为使用候车座椅的乘客推送信息;2、能够为使用候车座椅的乘客充电;3、信息投放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候车座椅的扶手,不影响候车座椅的使用,并且不需要改变现有候车座椅的结构。附图说明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方案、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信息投放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信息投放装置的另一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信息投放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信息投放装置的折叠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信息投放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信息投放装置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信息投放装置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信息投放装置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信息投放装置的安装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多功能候车座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多功能候车座椅的以可选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0信息投放装置,10安装座,20显示设备,30电源,41第一旋转安装件,42第二旋转安装件,50安装加强筋,60电源安装箱;11第一安装部,12第二安装部,13第一壳体,14第二壳体,15安装盖板,16安装腔,170装配槽,18盖板固定件;131第一水平壳,132第一槽体,133第二槽体,130第一通道,141第二水平壳,142第三槽体,143第四槽体,140第二通道,151顶板,152第一侧板,153第二侧板,150安装空间,154避让槽,1320第一凹槽,1330第二凹槽,1420第三凹槽,1430第四凹槽,1530盖板固定孔;200多功能候车座椅,201座椅主体,202扶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信息投放装置,适于安装于座椅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具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适于安装于该座椅的该扶手;和/n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所述第二安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息投放装置,适于安装于座椅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具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适于安装于该座椅的该扶手;和
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所述第二安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安装座具有一个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尺寸与该座椅的该扶手的尺寸相适配,其中所述安装腔贯通所述安装座的所述第一安装部,该座椅的该扶手的中间部位能够被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所述安装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安装座包括一个第一壳体和一个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一个第一水平壳、一个第一槽体和一个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水平壳的两端,并位于所述第一水平壳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一个第二水平壳、一个第三槽体和一个第四槽体,所述第三槽体和所述第四槽体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水平壳的两端,并位于所述第二水平壳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三槽体相互连接,并形成一个第一通道,所述第二槽体和所述第四槽体相互连接,并形成一个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形成所述安装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安装座进一步包括一个安装盖板,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相互间隔一定的距离,所述第三槽体与所述第四槽体相互间隔一定的距离,所述第一水平壳、所述第二水平壳、所述第一槽体、所述第二槽体、所述第三槽体以及所述第四槽体围绕形成一个装配槽;所述安装盖板包括一个顶板、一个第一侧板以及一个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被设于所述顶板,并位于所述顶板的同一侧,所述顶板、所述第一侧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板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义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易豪智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李义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