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型市政道路雨水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8390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水型市政道路雨水灌溉系统,属于雨水灌溉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包括道路以及绿化带,绿化带下侧埋设有主水管,主水管一端固接有水泵,水泵上固接输水管,输水管的上端延伸出绿化带并固接有喷水器,喷水器趋向绿化带方向倾斜设置,绿化带上侧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放置有带植物的花盆,容纳槽底侧开设有多个渗水井,渗水井均向下延伸至与主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通过集蓄雨水来对市政道路两侧的绿化带进行灌溉从而达到节约市政用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水型市政道路雨水灌溉系统
本技术涉及雨水灌溉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节水型市政道路雨水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在我国,市政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乡)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桥梁,地铁,比如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管线:雨水,污水,上水,中水,电力(红线以外部分),电信,热力,燃气等,还有广场,城市绿化等的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市政道路雨水灌溉系统作为其中一个方面,通过建立雨水的集蓄系统对雨水合理利用,从而达到对道路两侧的绿化带进行灌溉的目的。但是现有的市政道路雨水灌溉系统存在以下缺陷:下雨时落在道路上的雨水因难以及时排出而造成道路积水,而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又需要另外的市政供水来满足灌溉需求,但是缺少必要的装置来直接利用雨水对绿化带进行灌溉,因此造成市政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水型市政道路雨水灌溉系统,实现了通过收集、存储和利用雨水来对市政道路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水型市政道路雨水灌溉系统,包括道路(1)以及绿化带(2),其特征在于:绿化带(2)下侧埋设有主水管(5),主水管(5)一端固接有水泵(6),水泵(6)上固接输水管(61),输水管(61)的上端延伸出绿化带(2)并固接有喷水器(7),喷水器(7)趋向绿化带(2)方向倾斜设置,绿化带(2)上侧开设有容纳槽(22),容纳槽(22)内放置有带植物的花盆(23),容纳槽(22)底侧开设有多个渗水井(24),渗水井(24)均向下延伸至与主水管(5)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水型市政道路雨水灌溉系统,包括道路(1)以及绿化带(2),其特征在于:绿化带(2)下侧埋设有主水管(5),主水管(5)一端固接有水泵(6),水泵(6)上固接输水管(61),输水管(61)的上端延伸出绿化带(2)并固接有喷水器(7),喷水器(7)趋向绿化带(2)方向倾斜设置,绿化带(2)上侧开设有容纳槽(22),容纳槽(22)内放置有带植物的花盆(23),容纳槽(22)底侧开设有多个渗水井(24),渗水井(24)均向下延伸至与主水管(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市政道路雨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器(7)远离绿化带(2)的一侧固接有进水管(81),进水管(81)远离喷水器(7)的一端连接有水箱(8),水箱(8)的内部固接有都能够将水箱(8)中的水流输入到进水管(81)中的水泵,喷水器(7)与水箱(8)之间的进水管(81)上固接有水阀(8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市政道路雨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带(2)靠近路面的一端竖直开设有集水井(3),集水井(3)下端与主水管(5)连通,所述集水井(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轴线水平设置的转动杆(43),转动杆(43)中部固接有呈球状体的过滤器(44),过滤器(44)的侧壁上还固接有多个凸起(4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水型市政道路雨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器(44)的内部开设有空腔,过滤器(44)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外侧壁的过滤孔(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谦陈进锭戴扬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