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型市政道路雨水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8390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水型市政道路雨水灌溉系统,属于雨水灌溉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包括道路以及绿化带,绿化带下侧埋设有主水管,主水管一端固接有水泵,水泵上固接输水管,输水管的上端延伸出绿化带并固接有喷水器,喷水器趋向绿化带方向倾斜设置,绿化带上侧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放置有带植物的花盆,容纳槽底侧开设有多个渗水井,渗水井均向下延伸至与主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通过集蓄雨水来对市政道路两侧的绿化带进行灌溉从而达到节约市政用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水型市政道路雨水灌溉系统
本技术涉及雨水灌溉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节水型市政道路雨水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在我国,市政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乡)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桥梁,地铁,比如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管线:雨水,污水,上水,中水,电力(红线以外部分),电信,热力,燃气等,还有广场,城市绿化等的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市政道路雨水灌溉系统作为其中一个方面,通过建立雨水的集蓄系统对雨水合理利用,从而达到对道路两侧的绿化带进行灌溉的目的。但是现有的市政道路雨水灌溉系统存在以下缺陷:下雨时落在道路上的雨水因难以及时排出而造成道路积水,而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又需要另外的市政供水来满足灌溉需求,但是缺少必要的装置来直接利用雨水对绿化带进行灌溉,因此造成市政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水型市政道路雨水灌溉系统,实现了通过收集、存储和利用雨水来对市政道路两侧的绿化带进行灌溉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节水型市政道路雨水灌溉系统,包括道路以及绿化带,绿化带下侧埋设有主水管,主水管一端固接有水泵,水泵上固接有喷水器,喷水器向上延伸出地面且趋向绿化带方向倾斜设置,绿化带上侧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放置有带植物的花盆,容纳槽底侧开设有多个渗水井,渗水井均向下延伸至与主水管连通。r>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绿化带上侧的雨水能够汇入容纳槽中,容纳槽中雨水均能够进入到渗水井中,多个渗水井中的雨水最后汇入到主水管中进行存储,当需要灌溉时,主水管中的雨水在水泵的作用下向上输送到带喷头的喷水管中,从而对绿化带进行灌溉,整个雨水灌溉系统实现了通过集蓄雨水来对市政道路两侧的绿化带进行灌溉,从而达到节约市政用水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水器远离绿化带的一侧固接有进水管,进水管的远离喷水器的一端连接有水箱,水箱的内部固接有都能够将水箱中的水流输入到进水管中的水泵(图中未标识),喷水器与水箱之间的进水管上固接有水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主水管内无水时,打开水阀,水箱中的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喷水器中,对绿化带进行灌溉。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绿化带靠近路面的一端竖直开设有集水井,集水井下端与主水管连通,所述集水井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轴线水平设置的转动杆,转动杆中部固接有呈球状体的过滤器,过滤器的侧壁上还固接有多个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道路路面的雨水能够通过集水井流进入至主水管内进行存储,流入集水井的水流经过过滤器时,水流中的丝状异物被凸起缠绕而被阻挡住,从而降低集水井被丝状异物堵塞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器的内部开设有空腔,过滤器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外侧壁的过滤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过滤后的水流能够从过滤孔快速流下,加快排水速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井内侧壁的上端固接有支撑环,支撑环上侧放置有水平设置的过滤环,转动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于过滤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过滤器进行清理时,先将主过滤网移开,将放置在支撑环上的过滤环从集水井内部取出,对过滤器进行清理和维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井上端可拆卸连接有主过滤网,渗水井上端均可拆卸连接有分支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过滤网能够阻挡大颗粒异物随雨水进入到集水井中,防止集水井被堵塞,分支过滤网能够阻挡大颗粒异物随雨水进入到渗水井中,防止渗水井被堵塞。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井内侧壁的上端设置有倒锥形的引流部,引流部位于主过滤网与过滤器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部能够提高水流流入到集水井中的顺畅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公路靠近集水井的一侧趋向集水井倾斜向下设置有导水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水部能够便于水流的流动,加快排水速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坡体靠近集水井的一侧固接有堤坝,堤坝的上端高于公路的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堤坝能够使水流汇入到集水井内,阻挡水流进而降低水流对绿化带的冲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喷水器包括固接于输水管上端具有韧性的外管,外管内插接有与外管同轴线设置的内管,内管上端固接有喷头,内管侧壁上开设有贯穿内管侧壁的多个喷水孔,外管外侧壁套设有能够完成内管与外管相对位置固定的半环卡箍,且两个半环卡箍的两端均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绿化带进行灌溉时,先沿远离喷水器的方向拉伸内管,使内管在外管内部滑移至固定的位置,然后挤压外管使外管内侧壁与密封圈的外侧壁紧密抵接,密封圈的内侧壁与内管的外侧壁紧密抵接后,通过挤压螺栓连接的两个半环卡箍夹紧外管进而使外管形变向内挤压,进而夹紧内管,从而完成内管与外管的相对位置的固定,打开水泵,水流沿输水管向上输送到喷水器中,喷水器中的水通过内管上的喷水孔以及喷头对绿化带由远及近的区域进行灌溉。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一种节水型市政道路雨水灌溉系统,包括道路以及与道路连接的绿化带,绿化带下侧埋设有主水管,主水管一端固接有水泵,水泵上固接有带喷头的喷水器,喷水器向上延伸出地面且其喷头趋向绿化带方向倾斜设置,绿化带上侧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上端低于道路路面,容纳槽内放置有带植物的花盆,容纳槽底侧开设有多个渗水井,渗水井均向下延伸至与主水管连通,落到马道路路面的雨水能够汇入到低于道路路面的容纳槽中,汇入到容纳槽中雨水和落到容纳槽中雨水均能够进入到渗水井中,多个渗水井中的雨水最后汇入到主水管中,当对绿化带进行灌溉时,主水管中的雨水在水泵的作用下向上输送到带喷头的喷水管中,对绿化带进行灌溉,整个雨水灌溉系统实现了通过集蓄雨水来对市政道路两侧的绿化带进行灌溉,从而达到节约市政用水的有益效果;2.主过滤网能够阻挡大颗粒异物随雨水进入到集水井中,降低集水井被堵塞的可能性,分支过滤网能够阻挡大颗粒异物随雨水进入到渗水井中,降低渗水井被堵塞的可能性;3.通过设置可以伸缩喷水器,当对绿植进行灌溉时,通过控制喷水器中内管的长度并通过卡紧件固定内管的在外管中的位置,从而实现喷水器对绿化带的不同区域进行灌溉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喷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道路;11、导水部;2、绿化带;21、堤坝;22、容纳槽;23、花盆;24、渗水井;25、分支过滤网;3、集水井;31、主过滤网;32、引流部;4、支撑环;41、过滤环;42、通孔;43、转动杆;44、过滤器;45、过滤孔;46、凸起;5、主水管;6、水泵;61、输水管;7、喷水器;71、内管;711、喷头;72、外管;73、密封圈;74、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水型市政道路雨水灌溉系统,包括道路(1)以及绿化带(2),其特征在于:绿化带(2)下侧埋设有主水管(5),主水管(5)一端固接有水泵(6),水泵(6)上固接输水管(61),输水管(61)的上端延伸出绿化带(2)并固接有喷水器(7),喷水器(7)趋向绿化带(2)方向倾斜设置,绿化带(2)上侧开设有容纳槽(22),容纳槽(22)内放置有带植物的花盆(23),容纳槽(22)底侧开设有多个渗水井(24),渗水井(24)均向下延伸至与主水管(5)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水型市政道路雨水灌溉系统,包括道路(1)以及绿化带(2),其特征在于:绿化带(2)下侧埋设有主水管(5),主水管(5)一端固接有水泵(6),水泵(6)上固接输水管(61),输水管(61)的上端延伸出绿化带(2)并固接有喷水器(7),喷水器(7)趋向绿化带(2)方向倾斜设置,绿化带(2)上侧开设有容纳槽(22),容纳槽(22)内放置有带植物的花盆(23),容纳槽(22)底侧开设有多个渗水井(24),渗水井(24)均向下延伸至与主水管(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市政道路雨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器(7)远离绿化带(2)的一侧固接有进水管(81),进水管(81)远离喷水器(7)的一端连接有水箱(8),水箱(8)的内部固接有都能够将水箱(8)中的水流输入到进水管(81)中的水泵,喷水器(7)与水箱(8)之间的进水管(81)上固接有水阀(8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市政道路雨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带(2)靠近路面的一端竖直开设有集水井(3),集水井(3)下端与主水管(5)连通,所述集水井(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轴线水平设置的转动杆(43),转动杆(43)中部固接有呈球状体的过滤器(44),过滤器(44)的侧壁上还固接有多个凸起(4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水型市政道路雨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器(44)的内部开设有空腔,过滤器(44)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外侧壁的过滤孔(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谦陈进锭戴扬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