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番茄采摘机器人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番茄采摘机器人。
技术介绍
番茄作为最受欢迎的蔬菜之一,全球每年的产量可达到六千万吨。果蔬采摘机器人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采用的收获方式主要有机械震摇式和气动震摇式,其缺点是果实易损,效率不高。此后,随着电子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工业机器人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采摘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内对采摘机器人的研究有一定的成果,但大多还停留在研究阶段,而这些采摘机器人体积比较大,制作成本比较高,智能化程度不是很高,距离完全应用在实际农业中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国内番茄采摘作业基本上依靠手工完成,增加了工人的体力消耗,影响工作效率,且工人休息时得不到很好的休息条件,特别是在天气炎热时,不能充分放松,影响后续的工作。因此,研发自动化的采摘机器人非常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番茄采摘机器人,替代人工操作,完成番茄的智能采摘动作,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节省人力成本。为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番茄采摘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所述底盘的上端且前方设有雷达扫描装置(2),所述雷达扫描装置的上方设有显示装置(3),所述显示装置的上方设有图像采集结构(4);所述底盘的上端且后方设有电气控制箱(7),所述底盘的上方设有收纳装置(6);所述底盘的上端且中部设有机械手结构(8);所述底盘的下端设于滚轮结构(5);/n所述图像采集结构(4)包括相机(41)和机架(42),所述相机通过机架与所述显示装置的壳体连接;所述机架设有驱动相机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沿支架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直线模组(43),所述直线模组包括滑台,所述相机连接于滑台;所述支架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番茄采摘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所述底盘的上端且前方设有雷达扫描装置(2),所述雷达扫描装置的上方设有显示装置(3),所述显示装置的上方设有图像采集结构(4);所述底盘的上端且后方设有电气控制箱(7),所述底盘的上方设有收纳装置(6);所述底盘的上端且中部设有机械手结构(8);所述底盘的下端设于滚轮结构(5);
所述图像采集结构(4)包括相机(41)和机架(42),所述相机通过机架与所述显示装置的壳体连接;所述机架设有驱动相机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沿支架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直线模组(43),所述直线模组包括滑台,所述相机连接于滑台;所述支架与所述显示装置的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转盘(44),所述转盘连接转动电机;
所述收纳装置包括中转筐(61)和收纳筐(62),所述中转筐设于电气控制箱的上端,所述中转筐与所述电气控制箱可拆卸连接,所述收纳筐设于电气控制箱的侧边,所述电气控制箱的侧壁的下端设有安装架(63),所述收纳筐放置于安装架上;所述收纳筐的截面为矩形,所述收纳筐的四个角分别设有导柱(65),所述收纳筐内设有与其截面形状相适应的搁板(66),所述搁板的四个角分别设有圆孔,所述搁板设于收纳筐内且四个圆孔分别套于导柱,所述导柱为上粗下细的圆柱形状,所述导柱的上端的直径大于圆孔的直径;
所述搁板与所述收纳筐的底壁之间设有若第一缓冲装置,所述第一缓冲装置包括第一弹簧(671)、第二弹簧(672)和第三弹簧(673),所述第一弹簧设于第二弹簧的外周,所述第二弹簧设于第三弹簧的外周,所述第一弹簧的高度大于第二弹簧的高度,所述第二弹簧的高度高于第三弹簧的高度;
所述机械手结构(8)包括机械手臂(81)和采摘手(82),所述机械手臂的一端连接底盘,另一端通过固定板连接采摘手;所述采摘手包括手爪(821)和收纳斗(822),所述收纳斗设于手爪的下方;
所述手爪通过安装座(825)固定连接固定板(823),所述安装座内设有空腔且空腔内设有夹持结构(84),所述夹持结构包括第一夹持块(841)、第二夹持块(842)、第一齿条(8411)、第二齿条(8421)和夹持齿轮(845),所述第一夹持块的后端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二夹持块的后端设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相对设置,所述夹持齿轮设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所述夹持齿轮的上端与第一齿条相啮合且下端与第二齿条相啮合,所述夹持齿轮的转轴连接第一电机(846)的输出轴,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于安装座的内部;所述手爪包括第一夹臂(8211)和第二夹臂(8212),所述第一夹臂连接第一夹持块的前端,所述第二夹臂连接第二夹持块的前端,所述第一电机驱动夹持齿轮正反转从而驱动第一、第二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涛,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博尔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