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效提高玉米籽粒机收质量的农艺学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技术,具体为一种有效提高玉米籽粒机收质量的农艺学方法,属于玉米机械化高效生产与籽粒机收
技术介绍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随着全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土地集中经营发展速度加快,玉米收获方式正面临着重大变革,机械化收获是实现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最后一关,对降成本提品质和增强产业竞争力以及为实现我国玉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西南玉米是我国第三大玉米生产区域,该地区的玉米生产除了受独特而复杂的生态气候类型影响以外,由于品种材料多而杂,田间管理粗放和农事操作不一致,再加上农机农艺融合程度低等诸多原因,导致机械化生产水平低,机收质量差,尤其又以收获时籽粒破碎率高的问题最为突出,严重制约现代玉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有效提高玉米籽粒机收质量的农艺学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有效提高玉米籽粒机收质量的农艺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r>步骤一、科学审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效提高玉米籽粒机收质量的农艺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科学审视玉米植株生物学型态,优化适宜机械收获材料的形态农艺评价方法,为实现机械收获和提高机收质量提供前提保障;/n步骤二、在步骤一基础上,合理评估玉米茎秆机械力学强度和茎秆病学侵染风险,完善适宜机械收获材料的茎秆抗性评价手段,增强机收玉米茎秆的抗倒伏倒折能力;/n步骤三、在步骤二基础上,精准考量玉米籽粒破碎强度和籽粒脱粒难易程度,改进适宜机械粒收材料的籽粒性能评价措施,提高机收玉米籽粒的静态机械力学强度,降低籽粒的脱粒力学强度;/n步骤四、在步骤三基础上,适当调控宜机材料的群体结构,协调群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提高玉米籽粒机收质量的农艺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科学审视玉米植株生物学型态,优化适宜机械收获材料的形态农艺评价方法,为实现机械收获和提高机收质量提供前提保障;
步骤二、在步骤一基础上,合理评估玉米茎秆机械力学强度和茎秆病学侵染风险,完善适宜机械收获材料的茎秆抗性评价手段,增强机收玉米茎秆的抗倒伏倒折能力;
步骤三、在步骤二基础上,精准考量玉米籽粒破碎强度和籽粒脱粒难易程度,改进适宜机械粒收材料的籽粒性能评价措施,提高机收玉米籽粒的静态机械力学强度,降低籽粒的脱粒力学强度;
步骤四、在步骤三基础上,适当调控宜机材料的群体结构,协调群体数量与籽粒质量之间的关系,降低玉米籽粒在机械脱粒时的碰撞动能,减轻机械损伤;
步骤五、在步骤四基础上,适时增加宜机材料籽粒成熟至机械收获期间的有效积温,促进籽粒耐破碎性能及非籽粒杂质比重的异向发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玉米籽粒机收质量的农艺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优化适宜机械收获材料的形态农艺评价方法包括以下要求:
(1)玉米从出苗至籽粒生理成熟所需≥10℃积温小于2800℃·天;
(2)植株高度小于340cm,变异系数小于0.08;
(3)穗位高度小于170cm,变异系数小于0.08;
(4)穗位高度所占植株高度的比例小于50%,变异系数小于0.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玉米籽粒机收质量的农艺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完善适宜机械收获材料的茎秆抗性评价手段包括以下要求:
(1)茎腐病的发病率小于5%,变异系数小于0.20;
(2)茎腐病的病情指数小于5,变异系数小于0.20;
(3)地上部茎秆第3节间12cm长度的三点弯折强度大于300N,变异系数小于0.20;
(4)地上部茎秆第3节间的穿刺强度大于40N,变异系数小于0.10;
(5)地上部茎秆第5节间12cm长度的弯折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恩,王超波,李文雪,保艳飞,王彪,陈奕帆,
申请(专利权)人:红河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